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446)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曾令宇徐开林化静刘迷迷房婷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内皮
  • 7篇内皮祖细胞
  • 6篇祖细胞
  • 6篇骨髓
  • 5篇小鼠
  • 5篇骨髓移植
  • 4篇移植后
  • 4篇异基因
  • 4篇造血
  • 4篇静脉
  • 4篇基因
  • 3篇异基因骨髓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3篇肝静脉
  • 3篇肝静脉闭塞

机构

  • 8篇徐州医学院附...
  • 5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11篇曾令宇
  • 8篇化静
  • 8篇徐开林
  • 6篇刘迷迷
  • 5篇房婷
  • 4篇宋国梁
  • 4篇齐昆明
  • 3篇吴进燕
  • 3篇安立才
  • 3篇黄玉金
  • 3篇潘彬
  • 2篇孙海英
  • 2篇付金玉
  • 2篇陈翀
  • 2篇闫志凌
  • 1篇董红燕
  • 1篇许世娟
  • 1篇张滢
  • 1篇贾路
  • 1篇于红丽

传媒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国际输血及血...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小鼠骨髓移植预处理中肝脏内皮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联合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小鼠骨髓移植预处理中肝脏内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1)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仅作为正常对照;(2)单纯照射组:单次给予全身照射(TBI)预处理,不进行骨髓移植;(3)单纯移植组:给予单纯照射组相同的TBI预处理,TBI后4h内经小鼠尾静脉输注C57BL/6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5×10^6/只;(4)联合移植组,小鼠的处理方式与单纯移植组相同,仅在骨髓移植的同时经尾静脉输注C57BL/6小鼠EPC5×10^5/只。TBI后第2、4、7、14、21天,检测各组小鼠肝脏重量的变化情况,并于TBI后第4、7、14、21天对各组小鼠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单纯照射组、单纯移植组和联合移植组小鼠肝脏重量均于TBI后第2天开始明显增加,于第14天达到高峰,峰值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65±0.15)倍(P〈0.05)、(1.61±0.06)倍(P〈0.05)和(1.11±0.40)倍(P〈0.05);以后均呈下降趋势,第21天时单纯照射组和单纯移植组肝脏重量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联合移植组小鼠肝脏重量已完全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单纯照射组小鼠肝窦内皮损伤明显,肝细胞水肿及严重的炎症细胞浸润,第7天时肝细胞水肿、坏死较前明显加重,几乎无存活的肝血窦内皮细胞;第14天时单纯移植组小鼠肝窦内皮损伤较前有所减轻,但到第21天时仍未恢复正常;联合移植组小鼠第7天时肝窦内皮及肝细胞水肿、坏死程度均较轻,到第14天时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会造成受者肝脏内皮损伤,且此损伤持续存在;移植时联合输注EPC能修复肝窦内皮的损伤。
齐昆明许世娟贾路宋国梁闫志凌陈翀徐开林曾令宇
关键词:骨髓移植小鼠肝脏
骨髓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模型的鉴定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模型并探索其发生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单纯照射组和单纯骨髓移植组。于移植后第0、5、10、15和20天检测各组小鼠肝重、外周血胆红素总量(TBi1)以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浓度的变化,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小鼠肝重和TBi1均于骨髓移植后第5天开始升高,第15天达到高峰。骨髓移植第5、10天小鼠肝脏以充血、水肿变化为主,肝组织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第15、20天小鼠肝脏充血、水肿及坏死减轻,以肝脏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炎症浸润明显。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射后10d内全部死亡,肝脏充血、水肿严重。与NS组小鼠相比较,单纯骨髓移植组小鼠TNF-a、IL-6和MCP-1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模型。肝静脉闭塞病的机制与全身照射后造成的肝脏内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及移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
孙海英徐开林安立才齐昆明潘彬房婷化静刘迷迷曾令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肝静脉闭塞性疾病细胞因子类
NF-κB信号通路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并发肝静脉闭塞病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在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H VOD)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0只8~10周龄雄性BALB/c(H-2Kd)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小鼠经致死剂量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根据移植方案不同,将其分为骨髓移植(BMT)组(n=20)和骨髓联合内皮祖细胞(EPC)移植组(EPC组)(n=20);另设TBI对照组(n=5)和正常对照组(n=5)(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于移植后7d、15d和33 d,检测移植后受鼠肝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受鼠肝脏组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Masson染色法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WB)法检测受鼠肝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 ①移植后,EPC组受鼠与BMT组相比,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后第7天,EPC组受鼠TNF-α表达量为(138.73±10.42)pg/mL,显著高于BMT组的(95.31±19.09) pg/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7,P<0.05),而IL-6的表达量为(169.50±10.21) pg/mL,低于BMT组的(215.01±22.1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2,P<0.05);第15天EPC组受鼠的IL-6水平升高至(201.49±14.97) pg/mL,明显高于BMT组的(151.51±26.43)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P<0.05).③移植后第33天,EPC组受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CXCL2、CCL2和CCR2水平均较BMT组明显降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移植后小鼠肝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IKKβ于移植后第15天达峰值.IKKβ的活化、IκBα的磷酸化及P65的活化水平与IKKβ的表达水平一致.结论 allo-BMT并发HVOD受鼠早期肝细胞内N
吴进燕刘迷迷黄玉金化静徐开林曾令宇
关键词:骨髓移植肝静脉闭塞病内皮祖细胞
移植预处理后肝脏内皮的电镜制作方法
2011年
目的介绍一种移植预处理后肝脏内皮的电镜制作方法。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A组(60Co 7.5 Gy致死量照射)、B组(60Co 5.0 Gy减低剂量照射)和C组(正常对照),通过透射电镜定期观察肝脏内皮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A组肝脏内皮细胞核碎裂、内皮破坏严重;B组染色质边集,内皮无明显损伤;C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肝脏组织进行恰当的处理后,透射电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内皮细胞表面结构和内壁损伤的形态改变。
于红丽齐昆明宋国梁闫志凌陈翀董红燕曾令宇
关键词:透射电镜
内皮祖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骨髓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中,通过输注内皮祖细胞(EPC)对骨髓内皮细胞(Ec)进行修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雌性BALB/c(H一2)小鼠随机分为单纯骨髓移植(a11o—BMT)组和联合EPC移植(allo—BMT+EPC)组,经60Co照射后,allo—BMT组输注C57BL/6(H-2“)小鼠骨髓有核细胞5×10。/只,allo—BMT-I-EPC组在allo—BMT组输注细胞的基础上联合输注EPC5×10’/只。移植后通过常规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受鼠骨髓中Ec的形态学变化,同时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含量及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供鼠EPC成功归巢至受鼠骨髓腔中,allo—BMT组受鼠骨髓Ec破坏严重,allo—BMT+EPC组骨髓EC结构基本正常,移植后10d和15d,allo—BMT+EPC组骨髓腔中Lin—C—kit’Sca.1’细胞含量为(20.31-4-2.65)×103/只和(10.26±2.19)×103/只,allo—BMT组相应含量为(9.61±0.98)×103/只和(4.09±1.34)×103/只;移植后15d,allo—BMT+EPC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比例分别为(1.20±0.11)×109/L和(2.35±0.30)%,allo—BMT组相应含量分别为(0.654-0.10)X109/L和(1.63±0.20)%。结论小鼠allo—BMT中,联合输注EPC可修复受者骨髓EC并促进造血重建。
张滢宋国梁潘彬化静徐开林曾令宇
关键词: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小鼠
内皮祖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输注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预处理后建立C57BL/6供BABL/c小鼠allo—HSCT模型。受鼠随机分为4组:未处理组、BU/CY预处理组、单纯移植组和EPC联合移植组。移植后动态观察受鼠骨髓病理变化,MECA32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髓窦内皮和微血管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内干、祖细胞比例及血清细胞因子;并行外周血血细胞计数。结果①联合EPC输注组小鼠骨髓中造血组织、骨髓窦内皮及微血管的损伤较单纯移植组轻。②予EPC输注后,受鼠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比例在移植后21天(+21d)内明显增高,联合移植组小鼠HSC于+14d达高峰,明显高于单纯移植组(0.1743对0.0787)(P〈0.05),骨髓造血祖细胞移植后持续增高,+21d时联合EPC组显著高于单纯移植组(0.4550对0.3905)(P〈0.05)。③联合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早期始终高于单纯移植组,+14d达到高值,(0.74×10^9/L对0.47×10^9/L)(P〈0.05),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于+14d升至最高,联合EPC移植组显著高于单纯移植组(1228.9×10^9/L对977.12×10^9/L)(P〈0.05)。结论allo—HSCT联合EPC输注可促进小鼠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化静房婷刘迷迷黄玉金付金玉吴进燕徐开林曾令宇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
内皮祖细胞抑制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肝小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抑制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肝小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Balb/c小鼠分为3组,单纯骨髓移植组的小鼠在全身照射后经尾静脉输注C57BL/6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5×10^5/只;联合EPC移植组则在单纯骨髓移植的基础上同时输注伤7BL/6小鼠的EPC5X10^5/只;正常对照组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移植后第0、5、10、15和20天时,计算各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小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及肝细胞及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电镜下观察肝小静脉、肝血窦内皮、肝细胞损伤及血小板黏附情况,检测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比例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c0浓度的变化。结果移植后第0、5、10、15和20天时,单纯骨髓移植和联合EPC移植组的活化血小板比例、肝脏指数和外周血TNF-a浓度均呈现上升趋势,至第15天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联合EPC移植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单纯骨髓移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骨髓移植组比较,联合EPC移植组的血小板黏附减少,肝小静脉血栓形成较少,肝细胞水肿和坏死程度均较轻,且肝脏损伤修复较快。绪论小鼠骨髓移植时联合输注EPC能显著抑制肝小静脉血栓形成,明显减轻肝脏损伤。
安立才孙海英徐开林齐昆明宋国梁潘彬曾令宇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异基因骨髓移植
内皮祖细胞对BU/CY预处理小鼠骨髓移植后免疫重建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联合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接受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方案预处理小鼠移植后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周龄为8~10周龄,体重为(22~24)g的健康SPF级雄性BALB/c小鼠58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0.2mL;BU/CY预处理组(n=9):移植前7d至前2d接受Bu/CY方案预处理后,经尾静脉注射PBS0.2mL;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BMT组)(n=20):BU/CY方案预处理后,经尾静脉注射供者骨髓细胞;EPC联合移植组(EPC组)(n=20):BU/CY方案预处理后,经尾静脉注射供者骨髓细胞及EPC。于移植后第14,21,28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骨髓中B系祖(ProB)细胞(CD19+c-kit+IgM-)数量、胸腺中CD4+,CD8+,双阳性(DP)及双阴性(DN)T淋巴细胞比例及脾脏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比例,并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组织结构的恢复及损伤血管内皮的修复情况。结果移植后BMT及EPC组小鼠骨髓中ProB细胞数量持续增高,第14天时,EPC组(0.83×10^6)显著高于BMT组(0.14×10^6)(χ2=7.2,P〈0.05);胸腺中DP细胞比例于第21天达峰值,EPC组(0.58%)较BMT组(0.39%)显著增高(χ2=6.49,P〈0.05);脾脏中CD4+T细胞比例持续增高,第28天时,EPC组(3.64%)较BMT组(2.47%)显著增高(χ2=7.2,P〈0.05);CD8+T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21天达峰值,EPC组(3.64%)较BMT组(3.21%)显著增高(χ2=5.42,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显示EPC组小鼠的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组织结构恢复较BMT组快,组织中实质细胞数量恢复较BMT组快;对脾脏血窦内皮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也显示,EPC组小鼠脾血窦内皮完整性的恢复较BMT组快。结论BU/C
刘迷迷房婷化静付金玉黄玉金吴进燕徐开林曾令宇
关键词:骨髓移植内皮祖细胞免疫重建
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在肝静脉闭塞病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研究探讨野百合碱诱导的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在肝静脉闭塞病中的作用。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生理盐水组(n=15)和野百合碱组(n=15),分别按10 ml/kg和200 mg/kg灌胃,连续3 d。灌胃后第3、4、6、8和10天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肝脏指数及活化血小板比例;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肝脏纤维化程度等;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炎细胞浸润及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显示,野百合碱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均可见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大量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央静脉和肝血窦纤维化;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野百合碱组外周血活化血小板比例升高(P<0.05),肝脏指数升高(P<0.05),肝功能异常并有腹水形成。结论:野百合碱诱导的肝窦内皮细胞损伤是肝静脉闭塞病的始动因素,且该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可能具有自限性,但纤维化持续存在。
房婷安立才刘迷迷化静徐开林曾令宇
关键词:肝窦内皮细胞肝静脉闭塞病野百合碱造血干细胞移植
长链非编码RNA在人类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3年
长链非编码RNA(1ncRNAs)以RNA形式通过不同机制在多种层面上调控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s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参与细胞生命活动、染色质修饰、转录调节及RNA稳定性调节等,并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随着越来越多肿瘤特异性lncRNAs被发现,lncRNAs不仅可能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的生物标志,而且还可能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靶点。研究证实,lncRNAs在肿瘤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故笔者就lncRNAs及其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化静曾令宇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转录调节肿瘤疾病发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