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5051)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张友玉龙倩文艳清李海涛李承志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荧光
  • 3篇纳米
  • 3篇金纳米粒子
  • 2篇电化学
  • 2篇适配体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
  • 2篇配体
  • 1篇电化学制备
  • 1篇电化学阻抗
  • 1篇电化学阻抗谱
  • 1篇电极
  • 1篇信号放大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氧化钇
  • 1篇荧光分析
  • 1篇荧光共振能量...

机构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湖南安全技术...

作者

  • 7篇张友玉
  • 3篇姚守拙
  • 2篇刘美玲
  • 2篇李海涛
  • 2篇文艳清
  • 2篇龙倩
  • 1篇雷春华
  • 1篇李承志
  • 1篇邓建辉

传媒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荧光碳点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分析应用
荧光碳点(C-dots)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拥有出色的光致发光性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近年来,在C-dots的制备、性质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众多的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法制备C-dot...
卢求钧刘美玲张友玉
关键词: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文献传递
金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和应用
金纳米粒子(AuNPs)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化学及催化性质[1]而在光电化学传感器、催化、纳米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然而在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面,一些有毒化学药品的使用往往会限制其在生物方面的应用,并且还会污...
卢求钧邓建辉侯雨昕尹帮达张友玉姚守拙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催化
文献传递
双重信号放大高灵敏检测凝血酶方法研究
2023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标记双重信号放大的简单、超灵敏的配体传感器,采用电化学阻抗法检测凝血酶,用氧化还原探针[Fe(CN)_(6)]^(3-/4-)分析表征电极表面电荷传递阻抗的变化(ΔR et),凝血酶与其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形成的“三明治”夹心结构,以及双链DNA刚性结构的增敏作用,可实现双重放大信号的作用,提高目标物的测定灵敏度。结果显示,线性范围良好,为0.02~10 nmol·L^(-1),检出限低,达0.22 pmol·L^(-1),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高,能用于人血清样品中凝血酶的检测。
文艳清龙倩张友玉李海涛
关键词:适配体凝血酶
基于上转换纳米粒子简单灵敏的检测鱼精蛋白和肝素
肝素和鱼精蛋白是两种在手术过程中广泛使用的聚离子药物[1]。肝素常作为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抗凝血药物。然而,肝素的过量使用可诱导潜在的致命性出血并发症,为避免出血并发症,通常外科手术中使用解毒剂鱼精蛋白扭转它的抗凝血活性[2...
龙倩吴琼琼张友玉姚守拙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鱼精蛋白肝素
文献传递
氧化钇(铒,镱)的合成及上转换发光
2013年
采用均相沉淀,马弗炉煅烧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Y2O3: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该类材料在波长为980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64nm的绿色和662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4S3/2/2H11/2→4I15/2和4F9/2→4I15/2跃迁。探讨了不同合成条件对其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波长的影响,发现沉淀时的pH值,煅烧温度和沉淀中Er3+、Y b3+的相对浓度对其发光有显著影响。
唐基冬雷春华王习婷李承志张友玉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均相沉淀
无标记硅量子点的分析应用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与大块材料不同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2]。很多纳米材料,如金纳米颗粒,量子点,磁性纳米颗粒[,以及碳纳米材料等广泛应用与生物分析领域。通常而言,应用纳米材料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检测生物...
张友玉刘美玲易银辉陈琼姚守拙
关键词:硅量子点
文献传递
基于ZrO_(2)/AuNPs膜修饰电极的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凝血酶的检测研究
2023年
提出了一种简单、无标记、可再生的电化学方法研究适配体和凝血酶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亚甲基蓝(MB)做电化学指示剂,氧化锆(ZrO_(2))-金纳米粒子(AuNPs)涂层修饰玻碳电极(GCE)。利用金-硫键及杂交化学反应,捕获探针和适配体依次修饰到电极表面,亚甲基蓝插入到DNA上,形成适配体传感器。电极表面的DNA双链在凝血酶的存在下发生解旋,MB在DNA上的吸附量随之减少,峰电流也显著降低,达到检测凝血酶的目的。实验显示,凝血酶在20 pmol/L~150 nmol/L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的减小量随凝血酶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检出限为20.6 fmol/L。该方法简单、灵敏、选择性好,并成功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文艳清龙倩张友玉李海涛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适配体凝血酶亚甲基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