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007-2009) 作品数:41 被引量:224 H指数:8 相关作者: 钟芸诗 侯明 许剑民 秦新裕 傅德良 更多>>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术的35例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结直肠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黏膜内癌患者资料,评价ESD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35例患者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21例,黏膜内癌1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3~87(62±12)岁。低位直肠(据肛缘7cm以下)病变14例,中高位直肠7例,乙状结肠4例,肝区病变5例和盲升结肠病变5例。病灶直径2.0~8.5(2.4±2.3)cm。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切除手术,手术时间15~114(中位数38)min,出血量5~400(中位数32)ml。其中术中穿孔3例,术中出血7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35例患者均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3~23(11±5)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ESD治疗较大的、扁平的结直肠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钟芸诗 姚礼庆 周平红 陈世耀 徐美东 马丽黎 王萍 王红美关键词:结直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癌前期病变 黏膜内癌 TAE和MA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急性白血病(AL)是血液科常见恶性疾病,常规一线化疗方案可获得60%~70%的完全缓解率^[1],复发难治者应用二线化疗方案。TAE(吡柔比星+阿糖胞苷+足叶乙甙)和MAE(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足叶乙甙)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二线化疗方案,但上述两方案尚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AL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王艳丽 秦平 陈峰 赵川莉 宋强 纪春岩 朱愿超 陈晨 侯明关键词: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TAE 一线化疗方案 足叶乙甙 结直肠癌肺转移外科手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收治的77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手术切除,分析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同时性肺转移38例,行手术治疗2例,平均生存时间25个月;未行手术治疗36例,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异时性肺转移39例,行手术治疗28例,未手术者11例,手术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58.5%,中位生存时间为26.7个月;未手术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38.8%和19.1%,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肺转移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梁立 吕世旭 许剑民 王群 钟芸诗 任黎 韦烨 秦新裕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生存率 13号染色体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随着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MM)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提高,其中13号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约占50%.定位于13号染色体上的肿瘤抑制基因和微小RNA在MM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过去的10年里研究者普遍认为13号染色体缺失(△13)是MM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预后价值有赖于其他染色体的异常,且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应用,其不良预后可以被逆转. 王燕婴(综述) 安刚 邱录贵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子宫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受力后胶原合成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宫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在应力情况下,I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脯氨酰羟化酶(PH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研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8例患者,术中切取宫骶韧带0.8~1.0cm,以组织块法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对细胞进行加力(另设不加力的静力对照细胞),逆转录PCR技术检测I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PH4及M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应力持续24h,当应力为8%时,I型胶原蛋白(1.13±0.24)、Ⅲ型胶原蛋白(1.05±0.31)和PH4(1.11±0.31)mRNA的表达均较静力对照细胞(mRNA表达水平均为1)有增加趋势;当应力为4%和12%时,I型胶原蛋白(0.86±0.26和0.85±0.25)、Ⅲ型胶原蛋白(0.74±0.29和0.83±0.38)mRNA的表达均较静力对照细胞有减少趋势。应力持续1h之后去除,当应力为4%时,随去除后时间的延长,I型胶原蛋白(1d为0.79±0.40、2d为0.97±0.24、3d为1.46±0.75)、Ⅲ型胶原蛋白(1d为0.86±0.40、2d为0.99±0.60、3d为1.59±0.82)和PH4(1d为1.11±0.51、2d为1.17±0.54、3d为1.37±0.39)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至撤力后3d达较高值;当应力为8%时,I型胶原蛋白(1d为1.16±0.62、2d为1.01±0.51、3d为1.05±0.80)mRNA的表达在1d时达较高值,随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而Ⅲ型胶原蛋白(1d为0.99±0.69、2d为1.59±0.55、3d为1.03±0.91)和PH4(1d为1.05±0.31、2d为1.07±0.80、3d为0.85±0.31)mRNA的表达在2d时达较高值,随后下降;当应力为4%和8%时随撤力时间变化,MMP-1mRNA的表达水平均在1d(分别为1.44±0.42、2.04±0.38)达到较高值。结论适当的应力可以促进盆底胶原的合成,应力过大或过小 李晓伟 苗娅莉 王建六 魏丽惠 蒋励关键词:子宫 骶骨 成纤维细胞 胶原 子宫脱垂 压力性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B细胞活化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研究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瘕(ITP)患者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调节性T(Treg)细胞的变化,以及BAFF对Treg细胞的作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1例慢性活动性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AFF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中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BAFF水平[(599.70±199.40)pg/m1]较正常对照[(454.50±132.50)pg/m1]明显升高(P〈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1.56±6.73)%](P〈0.01);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ITP患者的BAFF水平[(296.9±119.7)p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5.94±2.22)%](P〈0.01),且高于正常对照[(4.08±1.08)%](P〈0.01)。ITP患者BAFF水平和Treg比例与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P〉0.05)。体外实验显示,rhBAFF0组和rhBAFF20组Treg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慢性ITP患者的BAFF水平增高,Treg细胞数量减少。大剂量地塞米松可降低患者的BAFF水平,增加Treg细胞的数量。BAFF对Treg细胞无明显影响。 王春燕 朱效娟 侯明 石艳 彭军 孙建芝 秦平 冀学斌 王琳 王谦关键词:地塞米松 B细胞活化因子 调节性T细胞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中低位直肠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9年 早期直肠癌的内镜下切除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就内镜下切除技术的发展、适应证、操作方法及在中低位直肠肿瘤中的应用做一综述。重点介绍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器械、技术要点、术后处理和疗效评价。 姚礼庆 钟芸诗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直肠肿瘤 亮氨酸转运核糖核酸1基因突变与线粒体病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在线粒体疾病中,亮氨酸转运核糖核酸1(tRNA1)基因突变是最为常见的致病突变之一,我们回顾性分析亮氨酸tRNA1基因突变所导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以及与突变负荷的关系。方法经测序确认的亮氨酸tRNA1基因突变(MTFL1*3243A〉G,3271A〉T)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线粒体亮氨酸转运核糖核酸1(MTFL1)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病理学特点、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MTTL1突变导致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表型最多(13例),其次可见于糖尿病(1例)、进行性眼外肌麻痹(1例)以及Leigh综合征(1例)和未分类的线粒体病(2例)。多数患者为散发,有5例患者为母系遗传。表型与突变负荷无显著相关。结论MTFL1基因突变具有高度的表型变异,表型与突变负荷无明显关系。 王康 焉传祝 王国相 焦劲松 金淼 顾卫红关键词:RNA 亮氨酸 MELAS综合征 线粒体疾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随着抗CD20单克隆性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R)的应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疗效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患者整体长期缓解率提高30%以上.针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几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开展,确立了DLBCL依据危险度、年龄等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的策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基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利妥昔单抗的最佳疗程数和最佳联合方案的确立,放疗在DLBCL治疗中的地位,年轻高危DLBC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等.我们就DLBCL的治疗现状及下一步研究方向作一介绍. 易树华 邱录贵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利妥昔单抗 DLBCL LYMPHOMA 标准治疗方案 环孢素眼液治疗继发性Sjogren综合征干眼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0年 Sjogren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眼部表现为泪液分泌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SS患者的眼部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泪腺和结膜组织(以T细胞为主),而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进一步发现其角膜中央可见大量郎格尔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s)分布。S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庄宏 马晓昀 徐建江 朱文卿 王文韬 王艳 何琳萍关键词:SJOGREN综合征 继发性 干眼 环孢素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郎格尔汉斯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