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CRRF08011)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汪承润施翠娥王昊王臣李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曲霉
  • 2篇黑曲霉
  • 2篇
  • 1篇单细胞
  • 1篇单细胞凝胶
  • 1篇单细胞凝胶电...
  • 1篇单细胞凝胶电...
  • 1篇电泳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多环芳烃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遗传毒性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植物修复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三磷酸
  • 1篇三磷酸腺苷酶

机构

  • 4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汪承润
  • 2篇施翠娥
  • 2篇王臣
  • 2篇王昊
  • 1篇姜传军
  • 1篇方炎明
  • 1篇谢影
  • 1篇刘玲
  • 1篇伍娅婷
  • 1篇陈芬芬
  • 1篇游朝群
  • 1篇李二千
  • 1篇江丹
  • 1篇程涛
  • 1篇陈敬宇
  • 1篇胡玲玲
  • 1篇李海燕
  • 1篇赵士明

传媒

  • 2篇稀土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植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PAHs的效果、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刘玲谢影汪承润方炎明
关键词: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环境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植物细胞核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依次包括载玻片的预处理和编号、细胞核的分离、包埋、解旋、电泳、中和、脱水、染色、摄像及其结果的软件分析等过程。并应用该方法检测了暴露于镉离子污染后的蚕豆幼苗叶片组织细胞核的DNA损伤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环境毒理学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中推广和应用。
汪承润王臣姜传军王昊程涛陈敬宇胡玲玲陈芬芬
关键词:环境毒理学DNA损伤遗传毒性
镧对黑曲霉生理代谢的Hormesis效应被引量:8
2012年
应用含有梯度外源镧(La)(0、16mg/L、64mg/L、256mg/L、512mg/L和1024 mg/L)的液体培养基培养黑曲霉,每间隔8h取样测定黑曲霉对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培养3天后,测定黑曲霉质膜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淀粉酶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64mg/L外源La作用下,黑曲霉对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率、质膜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胞内LDH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La3+的增加而升高,而MDA呈现下降趋势。在64mg/L~1024mg/L剂量范围内,上述生理指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La3+诱导了黑曲霉生理代谢的Hormesis效应。
施翠娥江丹汪承润游朝群伍娅婷李海燕
关键词:黑曲霉乳酸脱氢酶
镧对黑曲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应用含有梯度浓度La3+(1、4、16、64、256和512mg/L)的液体培养基培养黑曲霉,3天后测定黑曲霉菌球的生物量及其孢子内SOD、CAT、APX和POD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mg/L~64mg/LLa3+剂量范围内,菌体生物量及胞内SOD、CAT、APX和POD酶活性随着La3+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超过此剂量范围则呈现下降趋势。稀土La3+对黑曲霉菌体的生长及其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具有"低促高抑"效应。
施翠娥赵士明李二千王臣王昊汪承润
关键词:稀土黑曲霉生物量抗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