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516A17-19)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6
相关作者:费世民何亚平陈秀明蒋俊明徐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云南松
  • 2篇油松
  • 2篇云南松林
  • 2篇松林
  • 2篇种群
  • 2篇林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森林资源
  • 1篇山松
  • 1篇偏冠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部
  • 1篇种群更新
  • 1篇资源分配
  • 1篇立木
  • 1篇林窗更新
  • 1篇邻体干扰
  • 1篇枯立木
  • 1篇华山松

机构

  • 7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7篇何亚平
  • 7篇费世民
  • 6篇蒋俊明
  • 6篇陈秀明
  • 4篇徐嘉
  • 2篇郭志华
  • 1篇刘建全

传媒

  • 4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灾迹地油松和白桦种群更新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研究了水灾迹地油松和白桦种群的更新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种群大小结构模式为单峰曲线偏右分布,不存在坡向差异;白桦种群则为单峰曲线偏左分布,仅在阴坡有个体分布。油松和白桦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不同,油松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Ⅱ型,而白桦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Ⅲ型。与白桦相比,油松种群水灾迹地的更新过程主要受立地条件的影响;与油松相比,白桦种群更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种源远近、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条件。
何亚平费世民蒋俊明陈秀明
关键词:油松白桦种群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窗边界木偏冠现象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07年
树冠偏倚是树冠外部形态受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该文研究了川西南山地阳性树种云南松的偏冠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云南松边界木偏冠现象普遍存在,树冠偏倚程度大于0.5的个体达到了95%(偏冠率1)和93%(偏冠率2).自然地理条件下,云南松边界木偏冠方向和方位可能有关,树冠偏向南方的边界木近80%,与地形和光照等非生物环境有关.云南松边界木偏冠程度受云南松自身特征的影响,偏冠率1和胸径、年龄、侧树间距、后树间距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和树高、枝下高间关系不显著.云南松偏冠受邻体树木分布影响,偏冠率2和侧树距离有关,和胸径、年龄、树高、枝下高、后树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云南松树冠偏倚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受自身特征、邻体分布和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
何亚平费世民徐嘉陈秀明蒋俊明涂代伦
关键词:偏冠云南松邻体干扰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窗更新特征被引量:12
2008年
调查四川省攀枝花市原始云南松林中的65个林窗,研究林窗的面积、年龄和开阔度对云南松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干扰有利于云南松天然更新;小林窗中云南松幼苗更新密度最大,大林窗中云南松幼树及成树的密度较大;幼苗和幼树在幼年林窗中密度较大,而成树在老年林窗中密度最大;云南松幼苗密度随开阔度的提高而降低,幼树和成树的密度则增加;开阔度越大云南松个体也越大,但在开阔度低于0.6的林窗中,云南松更新困难;林窗和非林窗下云南松的重要值均排第1位,表明未来该研究区仍以云南松为优势种。
徐嘉费世民何亚平蒋俊明陈秀明郭志华涂代伦
关键词:林窗更新云南松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本文以川西南山地阳性树种云南松为例,调查其林窗边界木的主要特征。分析结果如下:(1)云南松林林窗边界木主要组成树种为云南松,边界木为5~9株的林窗数量最多(74%);(2)单个林窗边界木平均高度多数在18m^22 m之间(61%),平均胸径多数在35 cm^50 cm之间(82%);(3)边界木偏冠现象明显,偏冠率1均大于0.5,单个林窗边界木偏冠率1平均值集中在0.6~0.8之间(75%);(4)边界木的个体大小随林窗面积增大而增加。
徐嘉费世民何亚平涂代伦
关键词:云南松林窗森林资源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过熟林上层枯立木和活立木竞争强度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邻体干扰是种群自疏的原因。但在云南松过熟林中,邻体干扰是否影响到枯立木的死亡呢?本文选用Weiner指数、Hegyi指数和张跃西指数计算竞争强度,研究了云南松过熟林径级相当的枯立木和活立木的邻体竞争强度。将8 m范围内邻体分为三类:云南松、壳斗科类和其它类,分别占42.83%、20.65%、36.52%(枯立木)和44.29%、22.49%、33.22%(活立木)。分别受枯立木和活立木周围邻体的分布格局差异的影响,邻体对云南松枯立木的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相当,对云南松活立木的竞争以种内竞争占优势。邻体对云南松枯立木的竞争强度小于活立木的,但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由于枯立木死亡后大小不变,三个指数所得枯立木竞争强度均大于枯立木死亡时的竞争强度。因此,活立木的竞争强度比目前枯立木死亡时受到的竞争强度还要大,这表明枯立木死亡受邻体竞争影响的可能性较低。由于Weiner指数、Hegyi指数和张跃西指数的构建参数不同,同样数据所得竞争强度各不相同,随距离的变化趋势也各异,但在计算云南松枯立木和活立木竞争强度时获得了一致结果。
徐嘉费世民何亚平蒋俊明陈秀明涂代伦
关键词:云南松林枯立木
秦岭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更新种群数量特征被引量:26
2008年
不同植物种群种间比较研究利于揭示种群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秦岭地区蔡玉河流域范家庄段水灾迹地恢复17年后群落优势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华山松(P.armandii)的种群数量特征。水灾灾后第一年(1989年)就有油松和华山松个体进入迹地,由于较大的高生长速度和侧生长速度,油松种群的平均高度和地径高于华山松,占据了较大的垂直和水平空间。相对来说,油松和华山松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模式不同,二者均是小个体数量居多,大个体数量极少,但油松中等大小个体多于华山松。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不同,油松的为单峰右偏曲线,华山松的则近似于正态分布。坡向对油松的年龄结构模式没有影响,但对华山松种群有影响。油松和华山松种群不同高度级、径级和年龄级之间存在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缺少一致性,表明种群大小结构不一定反映年龄结构。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密度动态和存活曲线类型一致,均为Ⅱ型,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种群动态。总体上说,油松和华山松具有不同的树种生物学特性,使得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同,但对种群更新存活动态没有影响。
费世民何亚平陈秀明蒋俊明郭志华
关键词:种群油松华山松
海北地区草地退化对蕀豆植物资源分配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草地退化干扰对蕀豆植物资源分配的影响。弃耕地13年草地恢复为垂穗披硷草群落,为退化草地;未退化草地为高寒草甸典型群落类型--矮嵩草草甸。垂穗披硷草群落盖度较小(95%),矮嵩草草地盖度较大(100%),透光状况不同,二者高度一致(30 cm)。退化草地蕀豆植物花枝稍多,根系较深而细,开花物候提前;未退化草地花枝较少,根系较浅而粗,开花物候较晚。退化草地对蕀豆植物根系投资较多,未退化草地对枝叶投资较多,而生殖投资基本没有差异,这种资源分配对策对各自草地生态环境因子的适应。蕀豆植物的资源分配在退化和未退化草地均是个体大小依赖的,资源的相对和绝对投资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加,个体依赖性不受环境影响。蕀豆植物资源分配受个体器官间权衡关系的影响,使得生殖投资基本没有差异。总体上说,草地退化干扰对蕀豆植物的资源分配对策有重要影响。需要注意,生殖投资研究需要考虑如何科学测定当年各器官分配资源的量。
何亚平费世民段元文刘建全陈秀明蒋俊明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资源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