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79007)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杜晓蓉臧敦刚王燕娜黄忠强蔡云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传染渠道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美国金融危机到底以何种方式在全球传播,以至于演变成全球经济海啸,一直是近几年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对外传播的贸易传染渠道为切入点,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伙伴型传染和贸易竞争对手型传染这两个贸易传染子渠道对东亚新兴经济体的溢出程度。对面板数据进行的GLS实证结果显示,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染渠道的溢出,与大部分东亚新兴经济体经济波动之间存在10%以上显著性水平的相关性,因而贸易传染渠道是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溢出的一个重要机制。
- 杜晓蓉蔡云
- 关键词:面板数据分析
- 市场预期及其影响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关系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了这两类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关系。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此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得出的结论是:市场预期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在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走强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活动、上一期人民币汇率、中美利差变动和2005年人民币新汇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在不同方向上改变了市场预期,从而间接影响了人民币汇率走势。
- 杜晓蓉
-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 构建中国新型金融危机的早期预警体系模型被引量:5
- 2010年
- 以次贷危机为主要特征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与前三代金融危机类型在表现形式和作用机理上均有自身特点,因此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属于一种新型金融危机的类型之一。以这个界定为基础,本文构建了新型金融危机的早期预警体系。并将中国相关危机指标数据代入该早期预警体系中,利用probit模型对中国发生新型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表明,M2增长率和房价上涨是导致中国可能发生新型金融危机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并且相应的危机预测图显示,尽管中国发生新型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2008年初有所下降,但目前这种可能性又开始有所增加。因此构建危机早期预警体系对中国金融风险监控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杜晓蓉
- 关键词:新型金融危机PROBIT模型次货危机美国金融危机
- 中国外汇储备积累与中央银行非对称外汇市场干预被引量:7
- 2010年
- 一、研究现状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快速积累外汇储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跃居全球首位。以预防动机模型、缓冲库存模型等为基础的传统储备需求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中国超常规模的外汇储备积累。从本质上看,一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该国国际收支顺差有密切关系。就此看来,中国外汇储备是长期“双顺差”的结果。然而国际收支顺差只是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
- 杜晓蓉黄忠强王燕娜
- 关键词: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市场干预中央银行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长
- 人民币升值压力中非对称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人民币升值问题始于2003年,但2005年的汇改并未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币升值压力,反而形成了新一轮升值预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升温,美国"汇率操纵国"的大棒拟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升格为政治问题。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在形式上是由经济基本面所为,而本质上是由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本文选取我国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这一非对称性因素,运用联立方程组等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支持该结论。
- 臧敦刚杨陈晨
-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汇率形成机制
-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评估被引量:1
- 2013年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我国果断采取了相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正逐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模型估计、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了我国2008-2012年期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偏低;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处于失衡状态;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力度负面效应较大,应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
- 臧敦刚王莹莹
-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VAR模型实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