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10004203)

作品数:30 被引量:239H指数:9
相关作者:赵嘉咏夏胜利黄学勇许汴利穆玉姣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第307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原学
  • 6篇耐药
  • 5篇药敏
  • 5篇药敏测试
  • 5篇沙门菌
  • 5篇脉冲场
  • 4篇电泳
  • 4篇伤寒
  • 4篇脉冲场凝胶电...
  • 4篇病原学研究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伤寒沙门菌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分型
  • 3篇副伤寒
  • 3篇腹泻
  • 3篇病毒

机构

  • 10篇河南省疾病预...
  • 7篇解放军第30...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州军区疾病...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赵嘉咏
  • 8篇许汴利
  • 8篇黄学勇
  • 8篇夏胜利
  • 7篇尹秀云
  • 7篇于农
  • 7篇陈建魁
  • 7篇穆玉姣
  • 7篇张白帆
  • 6篇曾利军
  • 5篇苏佳
  • 5篇蒋虔
  • 5篇陈水平
  • 4篇李一鹤
  • 4篇杨哲
  • 3篇王鸣柳
  • 3篇金欣
  • 3篇王琳
  • 3篇曾竣
  • 3篇蒋震羚

传媒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军事医学
  • 2篇灾害医学与救...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一起布鲁菌病疫情的实验室诊断及病原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2014年安徽省一起人感染布鲁菌疑似患者进行表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经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可疑菌落进行种型鉴定。结果 136份高危者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22份阳性,31份患者、病羊和外环境采样标本经荧光PCR检测5份阳性。2株安徽省分离株经传统方法和种型特异性PCR均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结论从患者和病羊均分离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安徽省此次疫情由人直接接触病羊而感染布鲁菌所致。
袁媛孙永曹明华张永根栗薇薇胡万富
关键词:布鲁菌病疫情核酸扩增
临床少见丝状真菌的实验室诊断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少见丝状真菌的分离和分析鉴定,探讨尖端赛多孢子菌、裂褶菌、短柄帚霉、匍枝根霉、茄病镰刀菌等临床不常见丝状真菌的实验诊断方法,为临床明确诊断真菌感染种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临床标本培养出的5株真菌用形态学方法未能作出准确鉴定,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分析核糖体转录间隔区域ITS和ITS2序列,在NCBI网站应用Blastn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及利用Gen Bank中的系统发育软件自动生成系统发育树,以确定丝状真菌的种。结果 r DNA-ITS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分析,5株菌均可鉴定到种的水平,鉴定结果分别是:尖端赛多孢子菌、裂褶菌、短柄帚霉、匍枝根霉和茄病镰刀菌。结论传统形态学方法,极易受检验人员经验水平影响,对于罕见菌株甚至不能作出鉴定,利用真菌的ITS序列的特异性,可快速、准确将大部分丝状真菌鉴定到种水平。
尹秀云梁钰英于农曾利军李一鹤蒋虔徐建民杨哲李好莲陈建魁陈水平
关键词:RDNA丝状真菌内转录间隔区形态学鉴定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医院恶性血液病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3 609份,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整理、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送检的3 609份血培养标本中254份阳性,阳性率为7.0%;共分离出病原菌261株,革兰阴性菌173株占66.3%,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71株占27.2%,前3位为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7株占2.7%,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2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等的耐药率均<10.0%;葡萄球菌属及屎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中分离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严重,及时有效进行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曾利军尹秀云于农陈水平陈建魁蒋虔王琳李一鹤杨哲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北京市东城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方法2011年10月-2015年9月在东城区第二妇幼保健院收集1754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便标本,用RT—PCR和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标本腹泻病毒总检出率为36.0%(632/1754);轮状病毒检出率12.4%;诺如病毒检出率10.1%;札如病毒检出率5.4%;肠道腺病毒检出率9.4%;星状病毒检出率3.5%。腹泻病毒检出高峰为每年10月一次年2月。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以24~60月龄患儿检出率较高,其余几种病毒以6~24月龄检出率较高;男女性别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x^2=0.276,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病人中5种病毒均有检出,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肠道腺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周莹祁亮梁俊荣孙昊许宝麟王鑫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病原学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多发性曲霉菌骨髓炎的诊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黄曲霉菌引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多发性骨感染的试验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免疫低下患者多发性曲霉菌骨髓炎的诊治措施。方法通过行C型臂透视引导下椎间隙穿刺活检术对患者进行取材做真菌培养,根据真菌培养菌落特点和镜下形态鉴定致病真菌,采用MIC方法进行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从患者腰椎间隙内采集的血性液体标本经培养、鉴定为黄曲霉菌,对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有较低的MIC值,分别为0.25、0.03μg/ml;随后选用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治疗有效;经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未见有关白血病患者合并曲霉菌性骨髓炎的中文报道,国外报道文献4篇(4例),但未见曲霉菌属引起白血病患者多发感染的报道。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合并黄曲霉菌造成的多发性骨感染极其罕见,且难诊断、难治疗,病死率极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应尽快对感染部位进行穿刺取活检或抽取液体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积极获取病原学证据;早期诊断和及时进行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高病死率的关键。
尹秀云陈建魁曾利军蒋虔于农宋世平宁红梅黄媛金欣左向华陈祎霏
关键词:黄曲霉菌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
2013-2015年郑州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与耐药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郑州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型别特征。方法 于2013—2015年,从郑州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系统2个哨点医院内,分离经病例血培养和粪便培养的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其中2013年11株,2014年7株,2015年49株。根据国际PulseNet网络实验室公布的沙门菌PFGE分型操作规程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沙门菌K-B法药敏试验方案,对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与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有65株为多重耐药株(97.0%),其中耐2~3种的为5株(7.5%),耐5~8种的为41株(61.2%),耐9~10种的为11株(16.4%),耐11~12种的为8株(11.9%)。经Xba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共获得10种带型(PTYA1~10),每种带型包含1~48株菌株,相似度为94.31%~100%。其中PTYA3包含48株菌,为其优势带型;PTYA1、9包含6株菌;PTYA2、4、5、6、7、8、10各包含1株菌。结论 郑州市临床分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普遍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聚集性。
赵嘉咏张胜勇张白帆穆玉姣苏佳黄学勇许汴利
关键词:沙门菌甲型副伤寒脉冲场
消化道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为其预防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消化道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真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0.5%,其次为消化道占17.2%;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真菌90株,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4.4%,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占13.3%、11.1%;真菌感染患者中53例发生二重感染,发生率60.9%,发生二重感染的细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分别占28.3%、24.5%;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1.4%、60.0%,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高,无耐药菌检出。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最多见;二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检出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菌主要肺炎克雷伯菌;对晚期肿瘤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根据检验结果合理应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尹秀云于农曾利军蒋虔王琳宋世平张伟李一鹤杨哲徐建民陈建魁陈水平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真菌感染二重感染抗菌药物
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脏蛋白质电泳图谱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气管滴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后小鼠肺组织在蛋白质水平上的改变。方法小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48 h后做小鼠肺CT、肺病理切片及测肺湿/干重比用于观察肺损伤程度;并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测定,对获取的蛋白图谱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实验组肺CT显示明显炎症表现;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组织水肿充血改变明显,肺泡中有大量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损伤评分和肺湿/干重比正常组增加;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比正常组小鼠的肺组织总蛋白数增加,蛋白质点数为(100±2),其中有21个表达的蛋白差异点,通过蛋白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检索结果显示蛋白质过氧化物酶6在实验组和正常组中有明显差异,其可能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相关。结论通过向小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可以诱发急性肺损伤,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中蛋白质过氧化物酶6表达的增加,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张自丽胡璇刘慧莹柏长青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脂多糖蛋白质双向电泳
河南省26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聚集性病例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2015年3-7月份河南省登封市分离自临床诊断为副伤寒聚集性病例的甲型副伤寒(S.Paratyphi A)沙门菌病原学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关联。方法采集副伤寒病例患者的静脉血8~10mL,双相血培养瓶37℃培养4~7d,沙门菌科玛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系统生化鉴定,丹麦SSI分型血清进行沙门菌O抗原及H1/2相鞭毛诱导血清凝集试验。根据PulseNet China病原体分子分型网络实验室公布的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操作指南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其进行XbaI/BlnI双酶切PFGE分子分型与聚类分析及8类13种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从29例病人血培养物中共分离到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其经XbaI与BlnI限制性双酶切和PFGE电泳后带型完全一致(PTYA1);药敏测试结果显示2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表型一致。结论病原学诊断及PFGE分子分型结果证实了26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间可能存在高度的聚集性与分子流行病学关联,为进一步的追踪溯源和调查取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赵嘉咏张白帆穆玉姣苏佳黄学勇夏胜利谢志强许汴利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聚集性病例药敏测试PFGE
中越边境鼠疫防制健康教育知晓率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鼠疫防制健康教育现状,掌握群众对鼠疫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对7个监测点随机选择不同人群进行鼠疫防治知识认知调查.结果 ①认知途径中"老人"组与"医生"组,"老人"组与"看电视"组比较,其卡方值分别为34.54和6.83,均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差异;②"熟人"组与"医生"和"看电视"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卡方值分别为14.26和9.64;③"医生"组与"看电视"和"看报纸"组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卡方值分别为59.68与6.91;④干预前、干预后的鼠疫防治知识(5#~12#)知晓率进行比较,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卡方值分别为 χ2=104.78(5#)、58.43(6#)、67.36(7#)、271.12(8#)、243.10(9#)、241.69(10#)、223.25(11#)、317.93(12#).结论 不同职业人群鼠疫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存在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干预后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参与鼠疫防控的主动性,有利于降低鼠疫发生的可能性.
黄德蕙李寿生曾竣蒋震羚王鸣柳
关键词:鼠疫健康教育知晓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