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473)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立实王亚男王怡净郭亚杰帅培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突变
  • 6篇基因
  • 6篇基因突变
  • 6篇TK基因
  • 6篇TK基因突变
  • 5篇TK6细胞
  • 3篇诱变性
  • 3篇抗诱变
  • 3篇抗诱变性
  • 3篇长春花碱
  • 2篇细胞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遗传毒性
  • 1篇杂合性
  • 1篇杂合性丢失
  • 1篇蒜素
  • 1篇体外微核试验
  • 1篇秋水
  • 1篇秋水仙碱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出入境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9篇张立实
  • 5篇王亚男
  • 3篇王怡净
  • 3篇丁晓琴
  • 3篇帅培强
  • 3篇郭亚杰
  • 1篇陈杰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癌变.畸变....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用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葛根素的抗诱变性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与目的:用TK6人类淋巴母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葛根素的抗诱变性。材料与方法:设溶剂对照组、5μg/ml甲基磺酸甲酯(MMS)组、5μg/mlMMS分别加葛根素25μg/ml、50μg/ml、100μg/ml的各试验组、5μg/mlMMS+100μg/mlVitC对照组,共6组。按上述分组加入葛根素与MMS处理4h后测定第0d的平板接种效率(PE0)、第3d的平板接种效率(PE3)、细胞悬浮生长率(RSG)和总突变频率(TMF)。结果:100μg/ml葛根素剂量组能显著降低MMS诱导的TK基因突变频率。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葛根素在较高剂量范围可抑制MMS诱导的TK6细胞TK基因突变,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丁晓琴陈杰张立实
关键词:TK6细胞葛根素抗诱变性
用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大蒜素的抗诱变性
2007年
[目的]用TK6人类淋巴母细胞的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大蒜素的抗诱变性,为大蒜素抗诱变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提供毒理学依据,并为TK基因突变试验在抗诱变性检测方面的应用及推广积累资料。[方法]设溶剂对照组、5μg/ml MMS组、5μg/ml MMS+大蒜素0.1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试验组、5μg/ml MMS+100μg/ml VitC对照组。分别采用同时处理和后处理两种方法测定PE0、PE3、RS和TFT。[结果]大蒜素在两种处理条件下均能显著降低MMS诱导的TK基因突变频率,并呈较好的量效关系,两种处理条件的作用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大蒜素可抑制MMS诱导的TK6细胞TK基因突变,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丁晓琴王亚男张立实
关键词:TK6细胞大蒜素抗诱变性
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叶绿素的抗诱变性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用人的类淋巴母细胞TK6的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叶绿素的抗诱变性。方法:不加S9活化的条件下,用叶绿素10、20、40、80μg/ml与阳性致突变物丝裂霉素C(MMC)0.5μg/ml同时处理TK6细胞3 h,采用微孔板法进行平板接种效率和突变频率的测定。结果:随受试物剂量的增加,叶绿素对MMC诱变性的拮抗作用增大,当剂量达到40μg/ml以上时总突变频率较MMC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叶绿素具有拮抗MMC诱导的tk基因突变的作用。
郭亚杰王亚男张立实
关键词:TK6细胞TK基因突变叶绿素
长春花碱3和24h处理TK6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用长春花碱对人淋巴母细胞TK6处理3h和24h的诱变性。[方法]用长春花碱对TK6细胞分别进行3h和24h染毒处理,用微孔板法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计算TK6细胞的接种效率(PE)、相对存活率RS、相对悬浮增值率RSG、总的相对增长率RTG、突变频率MF。[结果]在3h处理条件下,随长春花碱浓度的增加,RS、RTG和RSG等均降低,中、高剂量水平已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但各剂量水平的MF与溶剂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h处理条件下,其MF随VB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较长时间处理对于长春花碱等细胞周期依赖性的毒物是必要的。
王亚男郭亚杰张立实
关键词:长春花碱
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诱导TK6和TK6-E6细胞TK基因突变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TK6和TK6-E6人类淋巴母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对2种纺锤体毒物——长春花碱(VBL)和秋水酰胺(CCM)检出情况的差异。方法用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处理TK6和TK6-E6细胞24小时,进行常规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细胞毒性及tk位点突变频率。结果随着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浓度的增加,TK6和TK6-E6细胞的相对存活率(RS%)和相对悬浮生长率(RSG%)均降低。相同剂量下,TK6-E6细胞的RS%和RSG%均比TK6高。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对TK6和TK6-E6细胞均有致突变性,TK6-E6细胞的诱发和自发突变频率高于TK6,而除了突变频率(MF)中CCM5·0ng/ml组和SC%中CCM0·625ng/ml组外,其它相同剂量下,TK6-E6的MF和慢生长集落百分比(SC%)均高于TK6细胞(P<0·05)。结论两种细胞都可用于TK基因突变试验,但由于TK6-E6所用细胞量少,倍增时间较短,故建议使用TK6-E6细胞。
王亚男帅培强丁晓琴张立实
关键词:长春花碱
长春花碱诱导TK6细胞tk位点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2006年
目的建立用人类淋巴母细胞TK 6检测纺锤体毒物——长春花碱的TK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同时探讨长春花碱的遗传毒性分子机理。方法使用长春花碱0.625 ng/mL、1.250 ng/mL、2.500 ng/mL和5.000 ng/mL对TK 6细胞染毒24 h,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RS%)、相对悬浮增长率(RTG%)、tk位点突变频率(M F)和缓慢生长集落的百分比(SC%),同时对突变集落tk位点杂合性丢失(LOH)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长春花碱浓度的增加,TK 6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和相对悬浮增长率均降低,而tk位点突变频率逐渐增加,且有剂量反应关系。tk位点杂合性分析表明长春花碱诱发的突变集落中有96.4%为LOH丢失,其中半合子LOH为39.3%,纯合子LOH为57.1%。结论长春花碱可诱导TK 6细胞tk基因突变,主要以LOH为主。
王亚男帅培强郭亚杰张立实
关键词:长春花碱TK6细胞杂合性丢失
用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碱的遗传毒性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有丝分裂抑制剂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碱的遗传毒性,并比较短期和长期tk基因突变试验的检出灵敏度.方法用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碱对小鼠淋巴瘤细胞分别进行3h及24h染毒,用微孔板法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计算相对悬浮生长、接种效率、相对存活率、相对总生长及突变频率等指标,并比较短期和长期处理的结果.结果两种受试物3h处理均未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而24h连续处理后,两种受试物均能诱导tk基因突变频率增高,诱发突变频率分别为自发突变频率的1.6~4.8倍和2.1~6.2倍,呈阳性结果.结论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碱在长期处理试验中能诱导tk基因突变,而在短期处理试验中未发现明显诱变性,即长期处理能提高tk基因突变试验的检出灵敏度.
王怡净张立实
关键词:小鼠淋巴瘤细胞长春新碱秋水仙碱
WTK1细胞tk基因突变的多重PCR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WTK1细胞tk位点自发和诱发突变体的突变谱和突变热点。方法用甲磺酸甲酯、丝裂霉素C和叠氮钠染毒WTK1细胞后,筛选出tk基因突变集落,用多重PCR方法对WTK1细胞tk基因突变谱进行分析。结果三种受试物均能诱导WTK1细胞tk位点突变频率增高,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分析的突变体中绝大部分缺失tk基因外显子4和5-7。结论三种受试物对WTK1细胞均有致突变作用;tk位点的突变存在明显的突变热点。
王怡净帅培强张立实
关键词:多重PCRTK基因突变
TK6和WTK1细胞体外微核试验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比较5种诱变剂诱导人类淋巴母细胞TK6和WTK1的微核反应。方法:用人的类淋巴母细胞TK6和WTK1进行体外微核试验,评价5种诱变剂的染色体损伤效应。结果:5种受试物均可诱导两种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但在大多数剂量和采样时间,受试物诱导的TK6细胞微核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WTK1细胞微核率。结论:TK6细胞对受试物诱导的染色体损伤更为敏感。
王怡净张立实
关键词:体外微核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