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项目(11DZ2261100)

作品数:63 被引量:663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人卫陈佩杰黄强民刘阳邹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广州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8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运动员
  • 6篇细胞
  • 4篇疼痛
  • 4篇体育
  • 4篇躯干
  • 4篇面肌
  • 4篇筋膜
  • 4篇肌电
  • 4篇肌筋膜
  • 4篇儿童
  • 3篇代谢
  • 3篇蛋白
  • 3篇炎症
  • 3篇身体活动
  • 3篇肿瘤
  • 3篇肥胖
  • 3篇表面肌电
  • 3篇病理
  • 2篇大学生
  • 2篇跌倒

机构

  • 63篇上海体育学院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广州体育学院
  • 3篇上海体育科学...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立信会计...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教育科...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温州大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作者

  • 11篇王人卫
  • 9篇陈佩杰
  • 8篇黄强民
  • 6篇刘阳
  • 5篇邹军
  • 5篇高炳宏
  • 4篇朱传芳
  • 3篇肖卫华
  • 3篇王凤湖
  • 3篇彭金凤
  • 3篇史仍飞
  • 3篇刘琳
  • 3篇陈思同
  • 3篇范帅
  • 2篇唐炎
  • 2篇王雪强
  • 2篇刘宇
  • 2篇陈熙
  • 2篇黄美蓉
  • 2篇蔡玉军

传媒

  • 9篇中国运动医学...
  • 5篇上海体育学院...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4篇中国体育科技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生命科学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体育学刊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2篇实用疼痛学杂...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军事体育学报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高湿环境下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运动热调节反应及补液干预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的身体热调节反应以及补液干预对热调节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名男性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运动员年龄16.1±2.3岁,最大摄氧量44.5±7.2ml/kg/min,训练年限3.8±1.7年。分别在常温常湿、高温高湿和高温高湿补液三种条件下进行运动,每一种条件试验间隔时间为10天,运动的强度都为70%VO2max。且在每次试验前后测试核心温度,试验过程中测试血乳酸、心率,试验后收集汗液测试电解质。结果:(1)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汗液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环境,运动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环境;(2)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过补液,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离子浓度均显著下降,运动持续时间显著升高。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的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等升高明显,汗液离子丢失明显,运动持续时间较短,运动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补液对减少高温高湿环境汗液离子丢失、维持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侯希贺王人卫吴卫兵李合盛泽田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热调节补液
心肺功能在健康风险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8年
心肺功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又名有氧运动能力,指机体运送和利用氧的综合能力。CRF能够综合体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空气中的氧气转运至细胞内线粒体,并以体力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综合过程。
刘晓丽刘超能王人卫向政
关键词:心肺耐力健康心血管疾病中风抑郁
利器还是噱头:可穿戴设备在身体活动测量中的信效度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丰富可穿戴设备的信效度研究证据,减少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身体活动测评和制订干预措施的阻碍。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国内外关于可穿戴设备信度与效度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多数可穿戴设备信效度都曾达到要求,但难以找到满足多种情况的可穿戴设备。结论可穿戴设备缺少针对性;对活动类型进行辨识将是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之一;个体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可穿戴设备。
孙建刚柯友枝洪金涛张丹青刘雪琦刘阳
关键词:身体活动信度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域下体育对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构之道被引量:2
2021年
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主要隐患,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构对全民健康意义重大。通过文献梳理,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实质及新时代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内涵进行阐释。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民众不良生活方式的成因,认为国民在饮食方式、休闲方式、交往方式中的不良行为是资本全面侵入日常生活的结果,抵抗生活异化需要进行生活方式革命和培育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身体具有的能动性和本真性成为生活方式革命的起点,从时间—空间—节日3个维度论证体育构建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理论基础,并指出体育与日常活动的全面融合构成培育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现实路径。
房纹萱吉振峰黄美蓉施鹏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体育生活化
唾液:应用于运动训练领域的潜力生物样本
2022年
从唾液成分、唾液采集和检测方法、运动训练对唾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发现多数物质在唾液中的含量是血液中的1/10~1/1000,较低的含量对唾液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要求较高。被动流口水是常用的唾液样本采样方法,唾液样本采样时间点和测试分析方法尚未标准化。唾液睾酮、皮质醇、尿酸等多种唾液生物标志物含量与血液相应生物标志物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为唾液生物标志物应用于运动训练提供了有利证据。激素从血液转运至唾液需要一定时间,建议短时间高强度训练后间歇10~20 min进行唾液采样以检测唾液睾酮和皮质醇含量。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后唾液皮质醇增加,睾酮下降,有氧运动后唾液α-淀粉酶明显增加。未来仍需大量研究探讨不同运动训练与唾液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建立唾液样本应用于运动训练的采集、检测、分析和评价体系。
许毅枭赵永才高炳宏
关键词:唾液生物标志物血液
肌内效贴改善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现状与思考被引量:47
2014年
近年来肌内效贴(或称肌内效贴布贴扎、弹性运动贴布贴扎)适应症虽有所延伸,但经专业人员贴扎后能否改善诸如健康人群(运动员、非运动员)及罹患基础疾患患者等不同人群的运动功能,仍是目前运动医学界、康复医学界在软组织贴扎技术相关研究领域中主要的关注点之一。本文对肌内效贴改善健康人群,骨、外科疾患及中枢神经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其在辅助改善各类人群运动功能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循证依据。但现有文献在方法学、机制研究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肌内效贴的命名在国内也有可商榷之处。总体上,后续在基础机制、优化贴扎方式上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和必要。
余波陈文华王人卫
学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身体移动与物体控制能力具体动作任务的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本研究选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TGMD-2)对上海市206名3~6岁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旨在探讨儿童"肌肉—关节"和"视—动"发展的规律,结果发现3~6岁是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其身体移动能力发展良好;"肌肉—关节"协调能力基本习得;"视—动"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应更注重儿童肢体间的配合,促进其动作模块化的形成;应进一步提高儿童物体控制能力,在培养儿童感知—运动的精确联结的基础上,更多地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正确、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前儿童体育活动。
戴雯李雪佩张剑谭晓缨
体育素养测量与评价的现状、挑战及未来被引量:21
2019年
系统梳理体育素养测评领域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完善该领域的方法学理论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研究认为,当前体育素养的测评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概念不清晰,导致无法确定测评的维度和内容;(2)指标的科学性存在争议,无法提供可靠和准确的测评结果;(3)体系构建存在方法学的不规范;(4)体系应用仅停留在个人层面,无法有效推广到大规模人群层面。研究建议,进一步对体育素养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测评的维度和内容;根据确定的测评维度和内容优先考虑成熟的测评工具构建测评体系;采用主观和客观的方式全面选取专家,评估测评模型;对于体系的应用要进行大规模的人群试验,以验证体系的可适性;放弃传统的测评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研制以动态测评为主要方式的个性化测评体系。
陈思同刘阳唐炎唐炎陈佩杰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素养指标体系
水中运动训练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常表现为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有时伴有下肢放射痛,其一生的发病率达84%[1]。2017 年国际权威期刊Lancet报道: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腰痛的发病率从2006—2016 年增加了18%[2]。国际上通常将腰痛分为2 类:①特异性腰痛(specific low back pain,SLBP),是指某一特定的病因引起的腰痛,如腰部椎间盘突出、骨折和肿瘤等;②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pain, NSLBP),是指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腰痛[3],约占腰痛的85%,其中很多腰痛又转为慢性腰痛患者[4]。鉴于腰痛发病呈现严重化、年轻化和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已成为国际上日益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潘黎君彭梦思黄卫王雪强
关键词:非特异性腰痛公共卫生问题下肢放射痛椎间盘突出组织病理学
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身体活动促进是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关键,也是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社会生态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本土文化特征,基于“个体-行为-环境”视角构建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路径分析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影响机制模型进行实测数据检验。最终构建出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评价指标体系。实测数据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影响机制模型拟合良好,并得出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影响机制路径系数,对指导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实证研究和身体活动干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李凯蔡玉军陈思同佘晶晶辛飞鲍冉王凯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德尔菲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