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34030)

作品数:153 被引量:1,867H指数:24
相关作者:高德利王瑞和李根生张绍槐李军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8篇建筑科学
  • 8篇理学
  • 7篇矿业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2篇钻井
  • 14篇导向钻井
  • 14篇套管
  • 13篇有限元
  • 13篇钻井液
  • 13篇井壁
  • 12篇旋转导向钻井
  • 12篇井眼
  • 11篇固井
  • 10篇地层
  • 10篇水射流
  • 9篇岩石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8篇旋转导向钻井...
  • 8篇随钻
  • 8篇钻井工具
  • 8篇钻头
  • 8篇钻柱
  • 7篇石油

机构

  • 61篇中国石油大学...
  • 5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海油田服务...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济南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55篇高德利
  • 14篇王瑞和
  • 13篇李军强
  • 13篇李根生
  • 12篇张绍槐
  • 11篇覃成锦
  • 11篇陈勉
  • 9篇彭勇
  • 9篇付胜利
  • 9篇廖华林
  • 9篇张辉
  • 8篇闫文辉
  • 8篇李琪
  • 6篇李天太
  • 6篇顾军
  • 6篇金衍
  • 5篇易先中
  • 5篇沈忠厚
  • 5篇张喜凤
  • 5篇郑传奎

传媒

  • 24篇天然气工业
  • 23篇石油钻探技术
  • 18篇石油钻采工艺
  • 12篇石油学报
  • 9篇钻采工艺
  • 9篇石油大学学报...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石油机械
  • 3篇水动力学研究...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探矿工程(岩...
  • 2篇石油矿场机械
  • 2篇油田化学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岩土力学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钻井液与完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19篇2007
  • 39篇2006
  • 42篇2005
  • 35篇2004
  • 6篇2003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在直井防斜以及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测试了大陆科探井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的岩石可钻性,以该实验数据及98组不同油气田、不同岩性的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可钻性实验数据为基础,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岩石可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用垂直于层面岩石可钻性预测平行于层面岩石可钻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该模型评价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的方法。
潘起峰高德利
关键词:岩石可钻性地层应力声波测井各向异性井眼轨迹控制数学模型
钻头选型方法综述被引量:72
2005年
钻头的合理选型对提高钻进速度、降低钻井综合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对近年来国内外钻头选型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与评述。目前,钻头选型方法大致可概括为3种:一是钻头使用效果评价法;二是岩石力学参数法;三是综合法。钻头使用效果评价法把反映钻头使用效果的一个或多个指标作为钻头选型的依据;岩石力学参数法根据待钻地层的某一个或几个岩石力学参数,结合钻头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钻头选型;综合法把钻头使用效果和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结合起来进行选型。详细介绍了各种选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其不足之处。最后指出PDC钻头合理选型方法研究是今后钻头选型领域研究的重点。
张辉高德利
关键词:钻头选型岩石力学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稳定平台振动模态计算被引量:1
2006年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稳定平台的闭环控制是调制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关键。巨大的动态冲击载荷引起的振动会严重影响稳定平台的正常工作和动力学性能。针对新开发设计的稳定平台,建立了振动模态分析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稳定平台的振动模态分析,计算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认为应适当调整局部形状尺寸,尽量增大稳定平台刚度,为稳定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军强彭勇闫文辉
关键词:旋转导向钻井工具振动模态有限元计算
旋转导向钻井信号井下传送技术研究被引量:37
2007年
对旋转导向钻井工艺中钻井液脉冲传输、电缆传输、声波传输、电磁波传输等常用指令传输方式进行了分析,选择钻井液负脉冲传输方式向地下传送地面指令,设计了地面钻井液负脉冲信号下传整体方案。综合考虑指令传输时间短、井下识别准确率高的原则,提出了改变泵排量的三降三升脉冲传输方式,优选出三降三升三进制负脉冲编码组合方式。通过检测发电机电流(频率)变化来实现井下信号接收。室内的实验测试证明,这一方式是可行的,并作为调制式旋转导向工具的一个子系统,开发了完整的指令控制系统软件。
李琪彭元超张绍槐刘志坤
关键词:旋转导向钻井钻井液脉冲
高压水射流破岩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8
2004年
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和岩石动态损伤模型对高压水射流破岩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水射流破碎岩石主体所用的时间为毫秒量级,普通连续水射流破岩的主要形式是卸载及射流冲击所产生的拉伸破坏,并呈“阶跃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水射流参数对破岩效果的影响,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利用该方法分析水射流破岩过程和机理是可行的,所得结论可作为水射流破岩体系设计和优化的依据。
倪红坚王瑞和葛洪魁
关键词:岩石力学水射流岩石损伤数值模拟
深厚表土中钻井法凿井的井壁外载和结构被引量:24
2005年
分析了钻井法凿井的井壁外载,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厚表土层中井壁破裂机理时发现的竖直附加力.在已知外载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可行的井壁结构,即以增加井壁整体强度的"抗"型和安装竖向可缩装置的"让"型井壁结构的力学特性及适用条件.研究了安装竖向可缩装置井壁的井筒装备应采取的措施.认为当表土深度超过200m时,以安装竖向可缩装置的"让"型井壁结构为好.
崔广心
关键词:钻井法凿井
考虑安全性的油气钻井核心技术筛选
2005年
油气钻井核心技术的筛选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油气钻井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技术筛选是一个决策问题,它能带来效益,也伴随着风险.因而,有效地分析决策的安全程度或风险程度对确保决策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在AHP(层次分析法)决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安全性的油气钻井核心技术筛选方法.该方法同时构造判断矩阵和安全矩阵,根据含有安全性考虑的决策向量进行决策排序.以油气钻井核心技术筛选为例,给出了在不同安全系数下今后5~10年支撑我国油气钻井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技术总排序.实例表明,安全系数的大小对决策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应用AHP方法进行决策时,应考虑安全性.
张辉高德利
关键词:安全性安全系数层次分析法钻井技术AHP法
轮南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敏感性被引量:7
2005年
轮南石炭系是塔里木油田的主要油气生产层之一,由于该储层复杂的地质特征和较强的敏感性,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往往对储层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了油气生产高产稳产。为此,应用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岩心分析技术,根据现场岩心研究了储层岩石的岩性、矿物成分、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并通过全套岩心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了该储层的敏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轮南石炭系储层以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填隙物以方解石为主,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储层属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同时具有强水锁,强油速敏,中强水敏和盐敏,中强碱敏,在低压下就有压敏性,无酸敏性。其保护储层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入井流体矿化度不应低于100000mg/L,pH值不应高于9,合适的酸化作业可以较大幅度地改善储层的渗透性。
李天太王清华康有新张喜凤杜小勇
关键词:储层特征储层伤害
温度和膨润土含量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08年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在制备过程中,温度和膨润土含量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大的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膨润土加量条件下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变化。试验证实,膨润土含量为2%~6%,温度为80℃和100℃时减稠明显;温度为80~140℃,膨润土含量为2%和3%时减稠明显。结果表明,膨润土含量变化明显影响水基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流变性,而温度主要影响活性固体颗粒含量变化,从而影响水基钻井液流变性。
施里宇李天太张喜凤张斌梁红军
关键词:温度膨润土水基钻井液钻井液流变性
用理想点法筛选油气钻井核心技术
2003年
21世纪国内油气钻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油气钻井核心技术的筛选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油气钻井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国内陆上石油发展战略目标出发 ,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油气钻井核心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系统工程理论的“理想点”法对油气钻井核心技术进行评价 ,根据优属度的大小确定各技术的优先顺序。
张辉高德利
关键词:油气勘探钻井技术评价指标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