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

作品数:22 被引量:222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兴昌高照良王云强董丽娜李艳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土壤
  • 4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3篇水土流失
  • 2篇地统计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被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建设
  • 2篇土壤性质
  • 2篇污染
  • 2篇西气东输
  • 2篇酶活性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凋落
  • 1篇凋落叶
  • 1篇凋落叶分解
  • 1篇动态检测

机构

  • 2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朔州职业技术...
  • 1篇烟台市水利建...

作者

  • 19篇张兴昌
  • 9篇高照良
  • 3篇王云强
  • 2篇董丽娜
  • 2篇袁霞
  • 2篇张慎强
  • 2篇李艳梅
  • 2篇朱首军
  • 2篇刘玉兰
  • 2篇郭宝安
  • 2篇罗文林
  • 1篇张晋爱
  • 1篇冯伟
  • 1篇张丽萍
  • 1篇苏少华
  • 1篇马宁
  • 1篇李永红
  • 1篇孟杰
  • 1篇尹勤瑞
  • 1篇刘合满

传媒

  • 8篇产业与科技论...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浆土壤特性动态检测(英文)被引量:8
2008年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basic file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onstructing sluicing-siltation dam using soil with high clay content soil.[Method] The soils of Dagou basin near Xiwu Village of Baishui County,Shaanxi Province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pvc pipes with same height and diameter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esting model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settlement,shear strength,wet density of grouting bulk under 2 different grouting speeds(15 cm/d and 25 cm/d).[Result] Under different grouting speeds,general change trend was similar during grouting course.The subsidence,deformation,shear strength and wet den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routing speed.Five or six days after grouting,daily displacement under 25 cm/d grouting speed was fewer than that under 15 cm/d grouting speed.[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grouting speed could shorten the time for reaching the same subsidence,deformation,shear strength and wet density and increased displacemen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grouting,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grouting time,lower grouting bulk was bad for displacement at later grouting period because it was near impermeable layer.
张慎强朱首军刘玉兰张治浩
关键词:MUDHEAVYSILTLOAMCONSOLIDATION
黄土高原淤地坝土壤性质剖面变化规律及其功能探讨被引量:26
2008年
为分析淤地坝土壤性质的剖面变化规律及其在非点源污染工程治理方面的可能性,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土壤性质在5.20 m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淤地坝作为碳储存库以及养分富集库的独特功能.结果表明,①坝前土壤剖面容重、砂粒含量低于坝尾,而土壤含水率、有机碳、粘粒、粉粒、速效磷、硝态氮以及铵态氮均大于坝尾;容重随剖面的变异情况为弱变异性,其余指标为中等变异性;除坝前砂粒含量和坝尾土壤含水率外,其余指标均呈正态分布;②坝前和坝尾剖面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锯齿型变化趋势,在剖面上的分布表现为波动型;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铵态氮随剖面的变化规律与土壤水分的趋势相同;③除坝尾容重与硝态氮、铵态氮及速效磷与铵态氮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容重、粘粒、粉粒、砂粒、速效磷、硝态氮以及铵态氮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坝前与坝尾剖面土壤各个性质之间所表现的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是一致的;④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碳储存库,坝前有机碳储量高于坝尾,且坝前在400-520 cm储量最高,坝尾在0-100 cm储量最高;⑤淤地坝对速效养分具有富集效应,坝前储量大于坝尾,且2个剖面上的储量大小顺序均为:铵态氮〉速效磷〉硝态氮;淤地坝对铵态氮、硝态氮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132和1.956;⑥淤地坝作为土壤养分的富集库,对区域碳平衡以及小流域非点源污染工程措施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黄土高原坝系建设及其生态功能的深入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云强张兴昌韩凤朋
关键词:淤地坝土壤剖面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
小流域土壤矿质氮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为掌握小流域土壤特性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异规律,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矿质氮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硝态氮的变异程度为强变异性,铵态氮、坡度、坡向则为中等变异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对矿质氮的变异程度有极显著影响;②各研究特性在采样尺度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依赖性,铵态氮、海拔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而硝态氮、坡度及坡向则为中等的空间依赖性;③分维数与空间异质比所揭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各变量的分维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硝态氮(1.9826)>坡向(1.9767)>坡度(1.9420)>铵态氮(1.8791)>海拔(1.7461);④硝态氮在0°与90°,45°与135°方向上具有各向同性结构,而海拔为各向异性结构,其余的研究特性则表现出微弱的各向异性;⑤海拔、铵态氮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硝态氮则为空间不相关;硝态氮与铵态氮、坡度与坡向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铵态氮与海拔、坡度与海拔之间则为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在水蚀风蚀交错带铵态氮和坡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海拔梯度性.
王云强张兴昌李顺姬张景利
关键词:矿质氮地形地统计分维数
镉氮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镉累积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镉氮交互作用对小白菜植株的干重和镉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土壤施氮显著改善小白菜植株的生长状况,土壤镉污染水平对小白菜植株地上部分和根系干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土壤镉污染显著导致镉在植株体内的累积,镉污染水平对小白菜植株镉浓度和镉累积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施氮条件下植株镉浓度的变化趋势因土壤镉污染水平不同而异,施氮在促进生长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植株对镉的吸收和累积。植株地上部镉累积明显大于根系镉累积,且土壤外源镉污染水平下小白菜植株没有表现出镉毒害症状,说明小白菜植株地上部具有耐镉并累积镉的特性。
李艳梅刘小林袁霞张兴昌高建伦
关键词:小白菜土壤镉污染
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效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分析了土地整理的作用,研究了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耕地整理)取得的显著成效,讨论了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的任务、工作方向及重点。
吕惠明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现阶段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浅析被引量:4
2009年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的作用,一方面是行政验收的技术支持与确认,直接服务于行政验收,肩负着行政职责外延的责任;另一方面受建设单位委托,完成对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的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进度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确认和评定,承担咨询评估服务的角色。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是确保"三同时"的关键环节。根据我们近几年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进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实践和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的规定,提出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的建议,可供决策者参考。
刘法平张兴昌高照良
关键词: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外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外输管道工程东起沁水县端氏镇,西止沁水县城关镇小岭岗沁水增压站,管道全长52km。山西省沁水盆地煤层气进入西气东输管道是最为经济合理的一种利用方式,不仅加快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的开发步伐,使煤层气的利用更为经济合理,而且使西气东输管道增加了新的气源点,缓解了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结合多年从事盆地煤层气外输管道工程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外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概况,分析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外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提出了保证措施。
王发展李永红张兴昌高照良
关键词:环境影响
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的碳储量变化被引量:59
2009年
退耕草地演替的研究对了解现有退耕草地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退耕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处于不同演替时间阶段退耕草地的土壤碳储量以及植被的地上部分与根系生物碳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地上部分生物碳储量呈阶梯式上升趋势,演替初期地上部分生物碳储量先降后升,并在演替的22-32年,保持相对平稳,之后在演替的40-60年,达到第2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根系生物碳储量也呈分阶段的阶梯式上升趋势,但第1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出现在演替的第12~28年,在演替的第32~60年出现第2个相对平稳的阶段。退耕草地的土壤碳储量在退耕演替的初期下降,且在演替的第1~12年一直小于农地,在演替的第15年之后,土壤碳储量逐步上升。在o~150cm的不同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以0~15cm最高,在演替的1~12年,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小于农地,之后在演替的第15~60年,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演替时间的增加有所增加,且0~50cm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演替第34~60年迅速积累,增幅较大。在演替初期,草地地上部分生物碳储量、根系生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较演替第1年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退耕初期生态环境并没有改善,如何缩短这段时间需进一步研究。
王俊明张兴昌
关键词:退耕草地演替土壤碳储量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环境及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工程的建设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东部地区能源结构调整、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西气东输管道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轮南,东至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自治区、直辖市),线路全长3,829公里,干线输气管径1,016毫米,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工程线路较长,途经多种地貌类型,多次穿跨公路、铁路和长江、黄河、淮河等大型河流,施工条件复杂,工程建设将大面积扰动地表和产生大量弃土弃渣。建设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于防治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系统,保证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环境及地质灾害不仅会影响到使用天然气作能源的工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要直接影响天然气生产公司的生产效益。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研究了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环境及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分析了管道沿线区域地质特征,探讨了管道沿线环境及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规律,可供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参考。
张昆锋张兴昌高照良郭宝安
关键词:西气东输管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素及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黄土高原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精粹所在地,也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根据地。但她却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地威胁着黄河下游的安全,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心头之患。本文根据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和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以水土保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探讨了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
马宁张兴昌张兴昌
关键词:黄土高原影响因素水土保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