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3060602010268)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曹省邓倾宋宏宁周青陈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泡
  • 1篇对心
  • 1篇转染
  • 1篇转染效率
  • 1篇黏附分子
  • 1篇微泡介导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间
  • 1篇细胞间黏附分...
  • 1篇细胞间黏附分...
  • 1篇内皮
  • 1篇介导
  • 1篇基序
  • 1篇梗死
  • 1篇核定位
  • 1篇核定位信号
  • 1篇靶向
  • 1篇靶向微泡
  • 1篇NFΚB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篇周青
  • 2篇宋宏宁
  • 2篇邓倾
  • 2篇曹省
  • 1篇尹家保
  • 1篇郭瑞强
  • 1篇谢满英
  • 1篇胡波
  • 1篇陈金玲
  • 1篇陈鹏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NFκB核定位基序增强超声微泡介导的外源基因转染效率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NFκB核定位基序增强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介导的外源基因转染效率的价值。方法构建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phSDF-1α)质粒(phSDF-1α组),并插入NFκB核定位基序,构建具有核输入功能的目的基因质粒phSDF-1α-NFκB(phSDF-1α-NFκB)。用Cy3核酸染料标记两种质粒后在优化的UTMD条件下分别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质粒的入胞效率和入核效率,RT-PCR和ELISA检测SDF-1α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两种质粒的入核效率和目的基因表达率。结果在优化的UTMD条件下phSDF-1α组和phSDF-1α-NFκB组细胞存活率和质粒入胞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质粒入核率分别为(12.96±4.46)%和(83.25±12.15)%,SDF-1α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9.25±10.14)%和(118.25±27.57)%,SDF-1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4.11±5.74)ng/mg和(65.35±11.12)ng/mg蛋白,后者均显著高于前者。结论 NFκB核定位基序能显著增强质粒入核,提高UTMD介导的外源基因转染效率。
陈金玲邓倾周青曹省胡波宋宏宁郭瑞强
关键词:微泡核定位信号NFΚB
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微泡对心肌梗死受损内皮靶向识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靶向微泡对兔心肌梗死后受损内皮的靶向识别能力。方法:分别制备携抗ICAM-1的阳离子靶向微泡及携抗ICAM-1的Sono Vue靶向微泡,以不带ICAM-1的单纯阳离子微泡和Sono Vue微泡作为对照;显微镜下观察4种微泡与白细胞介素-1β刺激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结合情况;用FITC荧光分别标记各组微泡;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于造模后3d经耳缘静脉分别注射各组微泡,经胸超声检测4组兔心肌造影情况,之后处死兔获取心脏标本,冰冻切片检测靶组织中荧光情况。结果:显微镜检测显示HUVEC周围可见较多携抗ICAM-1阳离子或Sono Vue微泡聚集黏附,而单纯阳离子微泡和单纯Sono Vue微泡无明显黏附现象;兔心肌造影显示抗ICAM-1阳离子靶向微泡组和携抗ICAM-1的Sono Vue微泡组显影持续时间高于单纯阳离子微泡组和Sono Vue微泡组;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携抗ICAM-1阳离子微泡组和携抗ICAM-1的Sono Vue微泡组梗死区中受损血管内膜面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而单纯阳离子组和Sono Vue微泡组血管内膜面仅见少量暗淡的绿色荧光。结论:携抗ICAM-1的靶向微泡可特异识别受损的血管内皮,有助于目的基因的靶向释放。
周青陈鹏邓倾宋宏宁曹省谢满英尹家保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靶向微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