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2A02)

作品数:39 被引量:494H指数:13
相关作者:周科平史秀志周健朱和玲肖雄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南华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矿业工程
  • 11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采矿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开采环境再造
  • 4篇爆破
  • 4篇采矿环境
  • 4篇采矿环境再造
  • 3篇地质环境
  • 3篇顶板
  • 3篇深孔
  • 3篇稳定性
  • 3篇露天
  • 3篇块度
  • 3篇矿山
  • 3篇矿山地质
  • 3篇矿山地质环境
  • 3篇沉降
  • 2篇地铁
  • 2篇地下矿
  • 2篇地下矿山

机构

  • 33篇中南大学
  • 5篇南华大学
  • 5篇中国恩菲工程...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武汉钢铁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大冶有色金属...
  • 1篇湖南省深部金...
  • 1篇中国有色矿业...

作者

  • 18篇周科平
  • 13篇史秀志
  • 10篇周健
  • 7篇朱和玲
  • 5篇胡建华
  • 5篇陈庆发
  • 5篇蒋复量
  • 5篇肖雄
  • 4篇王怀勇
  • 3篇肖建清
  • 3篇李向阳
  • 3篇邓红卫
  • 2篇张舒
  • 2篇胡海燕
  • 2篇郑纬
  • 2篇李魁
  • 2篇潘东
  • 2篇龙腾腾
  • 2篇杜坤
  • 2篇宋卫东

传媒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矿冶工程
  • 3篇金属矿山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爆破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矿冶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被引量:5
2008年
针对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高价值软破矿体的特点和试验开采环境再造连续采矿方法,并以顶板沉降量和塑性区范围为判据,运用FLAC3D软件对人工顶板预应力锚索支护进行模拟分析。设计3种锚网支护方案分别为:方案1,网度为4m×6m;方案2,网度为6m×8m;方案3,网度为8m×10m。通过比较各方案下顶板的沉降量、塑性区范围以及锚索最大轴力变化等参数,筛选出最佳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中顶板最大沉降量仅为4.24cm,塑性破坏区延伸高度小于7m,锚索最大轴力为16.59MN,且变化平稳,满足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经济合理的要求,而其他方案结果参数均超出混凝土顶板的稳定性极限,由此得出方案1为最佳设计方案。
周科平朱和玲肖雄陈庆发
关键词:开采环境再造预应力锚索数值模拟支护设计
隧道围岩分级判别的未确知均值聚类模型被引量:15
2009年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隧道围岩分级的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针对隧道围岩分级判别中等级评价中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选用岩石等级、风化程度、岩体弹性纵波波速、岩体结构、地质构造影响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地下水情况等7个指标作为隧道围岩分级的判别因子;以20组隧道围岩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各评价因子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各分类样本平均值表示其分类中心;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用建立的模型对20组实测数据逐一进行回检,正确率为100%。将建立的模型对待分类的10个样本进行测试,并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判别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隧道围岩分级的复杂状况;且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隧道围岩分级判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史秀志周健
关键词:隧道围岩
爆破振动对民房破坏效应预测的BDA模型及应用被引量:24
2010年
爆破振动危险程度的预测与控制是爆破工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基于Bayes判别分析理论,建立爆破振动对民房破坏效应预测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BDA);选用爆破振动幅值、主频率、主频率持续时间、灰缝强度、砖墙面积率、房屋高度、屋盖形式、圈梁构造柱、施工质量、场地条件等10个影响因素作为判别因子;将该方法应用到铜绿山矿露天采场爆破振动对民房破坏效应预测问题中,对现场实测的64组爆破振动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并利用回代估计方法进行回检,误判率为0.0938;用另外12组现场数据作为预测样本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BDA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预测精度高,回代估计的误判率低,为露天采矿爆破振动对民房破坏效应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史秀志周健杜坤王怀勇
关键词:爆破振动露天采矿
缓倾薄层弱结构松动圈声波测试时测孔布置的理论依据与验证被引量:7
2009年
从层状岩体的力学特性、声波在层状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围岩塑性区和剪裂区的分布特征3个方面,对缓倾薄层弱结构松动圈声波测试测孔布置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提出声波测孔布置3项基本原则,即:巷道两帮测孔顺层布置;顶底板测孔垂直于岩层布置;塑性区和剪裂区较大部位加大声波测孔控制深度。基于测孔布置的理论和原则,在工程中合理设计声波测孔布置方式。基于测孔布置的理论和原则,在某矿山巷道松动圈声波测试时改进声波测孔布置方式。测试结果表明:顺层和垂直于岩层的测孔布置方式获得的纵波波速vp与孔深L的曲线规律明显,克服了常规布置方式带来的vpL曲线无序变化的缺陷,可容易确定出倾斜薄层弱结构松动圈范围。
陈庆发周科平胡建华龙腾腾
关键词:松动圈
基于多灰色预测模型对比的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预测被引量:10
2013年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的预测不仅关系着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同时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也有重要影响.根据路基沉降量的实测资料,通过多种灰色预测模型对路基沉降量进行了数据规律分析及精度对比,选取了最优的灰色预测模型对路基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为路基稳定性的评价与路基沉降的控制应对提供了参考.
于澍
关键词:公路路基沉降
基于集对分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为更好地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衡山白果地区石膏矿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将集对分析理论(SPA)用于石膏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12个矿山的20个开采区域进行了计算并与已有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对90%的被评价区域的评价结论是一致或者基本一致的,证明了集对分析理论适合于石膏矿的评价。研究还表明,集对分析使评价实现了定量化,得出的结果更准确。这项研究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蒋复量周科平李向阳肖建清邓红卫
关键词:集对分析石膏矿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管理层次分析法
地铁施工中能耗降低的技术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对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中主要的几种能耗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各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降低能耗的技术措施。经过同类工程以及本工程技术改进前后的能耗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施工技术改进措施有明显的节能作用。
于澍
关键词:地铁施工能耗降低
基于ISM和AHP以及模糊评判的矿山安全管理能力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5
2011年
以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层次分析法(AHP)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和评价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综合影响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的16个因素,运用ISM将安全管理能力因素体系构成1个多级递阶模型进行分析。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HP对影响因素权重进行计算,得出影响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采用二元相对定权法确定定性指标的隶属矩阵,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得出各单位安全管理能力的优越度。研究结果表明:评判结果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建立的分析评价模式可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指导与借鉴。
张舒史秀志古德生黄刚海
关键词:矿山安全管理能力模糊综合评判
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地压演化过程的控制与仿真被引量:21
2008年
针对传统采矿方法回采缓倾斜中厚矿体时存在的诸如地压控制和采场矿石运搬等方面的困难,提出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采矿方案。运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回采过程中的地压演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得出各采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优化采矿工程结构参数和回采顺序,提出切实可行的地压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逐步推进,围岩位移不断增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最大压应力达54 MPa,最大拉应力达3.9 MPa,接近围岩的极限强度;在尾砂回填后,底鼓量下降5 mm,最大压应力降至32 MPa,表明应力场和位移场均得到改善,能确保回采期间采场的稳定。
周科平朱和玲肖雄陈庆发
关键词:缓倾斜中厚矿体数值模拟地压
基于开采环境再造顶板最小安全厚度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针对高价值软破矿体的特殊性,设计采用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法回采,并着重对顶板最小安全厚度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结构力学解析法对顶板沉降量的计算,估算出能维持顶板稳定的厚度取值范围;然后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开采环境再造采场数值模型,并对不同厚度顶板进行模拟计算,揭示了顶板厚度对采场稳定性、应力分布以及顶板沉降量的影响规律,表明了塑性区、应力扰动范围以及沉降量都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趋缓。以顶板沉降量为判据,模拟结果得出顶板厚度为9 m时的最大沉降量为7.67 cm,满足矿山安全要求。同时,兼顾顶板施工工艺、构筑成本和服务年限,得出顶板的最小安全厚度宜取9 m。
朱和玲周科平肖雄胡建华
关键词:开采环境再造安全厚度人工顶板FLAC^3D数值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