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9I0021)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玉新王鸿涂学军耿丹明李慧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面上课题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胎儿
  • 2篇胎儿心脏
  • 2篇产前
  • 2篇超声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传导
  • 1篇心脏传导阻滞
  • 1篇氧吸入
  • 1篇氧吸入疗法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 1篇三维数据
  • 1篇室上性
  • 1篇室上性心动过...

机构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3篇李慧忠
  • 3篇耿丹明
  • 3篇涂学军
  • 3篇王鸿
  • 3篇王玉新
  • 1篇卢晓欣
  • 1篇熊华强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胎儿心脏机械性PR间期并诊断胎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出的100胎心脏疾病胎儿(疾病组),应用彩色多普勒引导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记录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血流频谱,测量PR间期及VA间期,并与120名正常胎儿(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疾病组胎儿中先天性心脏病83胎、心律失常13胎、双胎输血综合征4胎,其中多普勒超声测量PR间期延长(131~220ms)75胎。疾病组的PR、VA间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更好地获得房室传导时间的定位取样,且简便易行,对测量胎儿心脏机械性PR间期并诊断胎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鸿耿丹明李慧忠涂学军王玉新熊华强
关键词:心律失常胎儿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胎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超声诊断及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胎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及常压氧疗法的疗效。方法应用胎儿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从2250例心律失常胎儿中遴选的29例阵发性SVT进行心率、心律变化的分析,采用常压氧疗法治疗干预并对治疗前后胎儿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9例阵发性SVT胎儿均于检查后行常压氧治疗干预,第1个疗程转律15例,第2个疗程转律12例(含3例转偶发早搏);1例发生频发房性早搏;1例10d后发生持续性SVT。两个疗程常压氧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治疗前后心脏各指标对比明显改善。结论胎儿阵发性室SVT多由频发房性早搏导致,通常不出现心功能异常。常压氧疗法可有效抑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改善胎儿循环功能及提高血氧饱和度。
王鸿耿丹明卢晓欣李慧忠涂学军王玉新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室上性心动过速氧吸入疗法
超声速度向量成像三维数据成像技术观察心律失常胎儿心脏传导状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三维数据成像技术评价胎儿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中的房室传导模式。方法收集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心律失常胎儿60胎及正常胎儿40胎,行VVI,应用Siemens Syngo Workplace工作站分析三维数据成像。结果 VVI三维数据成像可清晰显示胎儿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房室传导形式。下传心房早搏提前出现的心房收缩后有心室收缩,后伴不完全代偿间期,未下传心房早搏在心房提前收缩后发生传导阻滞,其后无心室收缩;与窦性心律兴奋点比较,心房早搏位置轴发生改变。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律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激动的速度轴降低,时间轴和位置轴无变化。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伴房室传导紊乱时心室律绝对不齐,房室激动的速度轴明显降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呈2∶1下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室间运动无关联;房室激动的速度轴、时间轴和位置轴均无变化。结论应用VVI三维数据成像可立体观察胎儿心脏传导状态。
王鸿耿丹明李慧忠涂学军王玉新
关键词:胎儿心脏速度向量成像心脏传导阻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