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6B02)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中杰赖圣杰赵丹杨维中张洪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染病
  • 4篇传染
  • 4篇传染病
  • 3篇预警
  • 2篇预警系统
  • 2篇时间序列
  • 2篇发病趋势
  • 1篇阈值
  • 1篇麻疹
  • 1篇结核
  • 1篇肺结核
  • 1篇传染病暴发

机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篇赖圣杰
  • 4篇李中杰
  • 3篇张洪龙
  • 3篇杨维中
  • 3篇赵丹
  • 2篇吕炜
  • 2篇潘姣姣
  • 2篇董柏青
  • 2篇金连梅
  • 2篇兰亚佳
  • 2篇叶楚楚
  • 1篇马家奇
  • 1篇余斐
  • 1篇王臻
  • 1篇徐旭卿
  • 1篇付志智
  • 1篇鲁琴宝
  • 1篇王劲峰
  • 1篇孙乔
  • 1篇廖一兰

传媒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传染病暴发探测时间模型和时空模型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比较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中时间模型与时空模型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预警信号数、灵敏度、错误预警率和暴发探测时间等指标,分析比较2009年12月6日至2010年12月5日预警系统在20个省的221个试点县(区)采用时间模型和时空模型进行暴发探测的效果。结果时间模型和时空模型灵敏度相同(均为98.15%),但时空模型较时间模型减少了59.86%(15702条)的预警信号,时空模型的错误预警率(0.73%)低于时间模型(1.79%),时空模型的暴发探测时间(0d)也短于时间模型(1d)。结论预警系统中的时空模型较时间模型具有更好的暴发探测效果。
李中杰廖一兰赖圣杰张洪龙叶楚楚赵丹金连梅马家奇兰亚佳王劲峰杨维中
关键词:传染病
浙江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暴发预警效果评价被引量:37
2011年
目的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徐旭卿鲁琴宝王臻赖圣杰李中杰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系统
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广西麻疹发病趋势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拟合麻疹发病趋势的可行性,分析两种不同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度,建立流行病学数理统计模型,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2009年麻疹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指数平滑模型和ARIMA模型,模拟1990~2009年广西麻疹疫情的动态轨迹,比较两种方法的拟合精度,评价拟合及外推效果。结果 1990~2009年广西麻疹的逐年发病率呈递减趋势,具有低水平波动的变化特征,其变动轨迹,以ARIMA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度R2=0.68),其次为指数平滑模型(拟合度R2=0.62),均具有一定的外展预测能力。结论 ARIMA模型适用于拟合类似麻疹发病率的动态趋势,在传染病疫情预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潘姣姣董柏青吕炜符志智
关键词:麻疹时间序列
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基层应用效果初步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初步了解同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fCIDARS)在基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在云南和湖南两省共选取4个市(县、区),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相关病种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和初步核实方式、预警信号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省4个市(县、区)共报告了纳入预警系统的28种传染病病例12346例,预警系统共发m2096条预警信号,共涉及19种疾病,平均每个市(县、区)每周预警信号数为4.94条。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70h(P25~P74为0.06~1.29h),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的主要方式是监测数据分析(占63.07%)。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共有4种传染病的34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占总预警信号的1.62%;4个市(县、区)的疑似事件信号占预警信号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湖南省双峰县比例最高(4.71%)、昆明市西山区比例最低(0.58%),长沙市岳麓区为1.88%、云南省个旧市为0.95%。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后确认了12起暴发,其中风疹事件5起,流行性腮腺炎4起,流行性感冒2起,伤寒1起。结论C1DARS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余斐张洪龙赖圣杰叶楚楚赵丹李中杰杨维中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系统
移动百分位数法不同阈值在传染病暴发预警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比较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中移动百分位数法采用不同阈值对传染病预警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P50、P60、P70、P80和P90 5个阈值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的候选预警阈值,对全国范围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报告的1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数进行暴发探测和结果的比较,以暴发探测起数最多、暴发探测时间最短和预警信号数最少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最优阂值的筛选标准。结果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的最优阈值为P50,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优阈值为P60,甲型肝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的最优阈值为P7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优闽值为P80,猩红热、伤寒和副伤寒、戊型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丙型肝炎和麻疹12种疾病的最优阈值为P90;对19种传染病分别采用最优阈值进行探测,与所有疾病均采用P50作为阈值相比,2年可减少64840条(12.20%)预警信号,而暴发探测起数与暴发探测时间没有变化。结论不同传染病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进行暴发探测的最优阈值不同,CIDARS可进一步优化各病种的预警阈值,从而在确保暴发探测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前提下,减少预警信号数量。
孙乔赖圣杰李中杰兰亚佳张洪龙赵丹金连梅杨维中
关键词:传染病阈值
三种时间序列模型探讨1989~2012广西肺结核发病趋势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肺结核发病趋势的可行性,评价模型的拟合度,为制定肺结核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1989~2009年肺结核疫情报告数据,分别采用曲线回归法、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模拟肺结核疫情的动态轨迹,比较三种方法的拟合精度,评价拟合及外推效果。结果 1989~2007年广西肺结核发病率逐年增高,2007年后逐渐降低。其变动轨迹,以ARIMA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度R2=0.84),三种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外展预测能力。结论 ARIMA模型适用于拟合类似肺结核发病率的动态趋势,在传染病疫情预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潘姣姣董柏青吕炜付志智
关键词:肺结核时间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