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0)

作品数:16 被引量:202H指数:9
相关作者:胡庭兴陈洪胡红玲蒲光兰胡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江县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胁迫
  • 4篇核桃
  • 3篇凋落
  • 3篇凋落叶
  • 3篇生长及光合特...
  • 3篇土壤
  • 3篇化感
  • 3篇光合特性
  • 3篇旱胁迫
  • 3篇干旱
  • 3篇干旱胁迫
  • 2篇凋落叶分解
  • 2篇生理特性
  • 2篇水分生理
  • 2篇落叶分解
  • 2篇巨桉
  • 2篇开花
  • 2篇耕地
  • 2篇光合生理
  • 2篇光合作用

机构

  • 16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济南园林开发...
  • 1篇四川省林业勘...
  • 1篇广元市林业和...
  • 1篇南江县林业局

作者

  • 8篇胡庭兴
  • 6篇陈洪
  • 5篇胡红玲
  • 4篇蒲光兰
  • 3篇周兰英
  • 3篇王彬
  • 3篇胡义
  • 2篇吴秀华
  • 2篇王茜
  • 2篇李晗
  • 2篇王景燕
  • 2篇肖千文
  • 2篇龚伟
  • 2篇唐海龙
  • 2篇黄雄
  • 1篇泮永祥
  • 1篇张丽
  • 1篇史丽会
  • 1篇张帆
  • 1篇曾凡明

传媒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桉根系分解对菊苣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巨桉是我国退耕还林过程中采用的重要速生树种之一,被广泛用于人工造林。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根系分解初期对菊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A1(50 g/盆)、A2(100 g/盆)和对照(CK)3个根系水平,将各处理的根系分别与10 kg土壤混合后装盆,播种菊苣。待A2处理植株的第3片真叶完全展开后测定菊苣光合生理指标及相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巨桉根系分解初期,明显抑制了菊苣高生长、根生长、生物量积累、叶面积扩展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且随着根系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大;菊苣叶片胞间CO2浓度(Ci)增加,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对照;随土壤中根系含量的增加,除CO2补偿点(CCP)呈增加趋势外,其他光响应和CO2响应的特征参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与对照差异显著;各生长指标除与胞间CO2浓度呈现出负相关外,与其它光合特征参数、光合色素以及相应的响应曲线参数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GC-MS检测表明,巨桉根系中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N-甲基苯乙胺等多种具有化感潜力化学物质,在其分解过程中,这些化感物质逐步释放并作用于受体植物,抑制其光合色素合成和光合作用,降低其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抑制菊苣的生长。
吴秀华泮永祥胡庭兴段晓宇赵敏胡红玲陈洪曾凡明
关键词:巨桉菊苣化感化感物质光合作用
遮阴对凤仙花生长和开花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以凤仙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一层遮阴(遮光度为45%,简称S45)、二层遮阴(遮光度为70%,简称S70)、CK(全光照)对凤仙花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45和S70的凤仙花株高分别增加了48.02%、34.16%,叶片数分别减少了8.28%、68.98%;两个遮阴处理组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分别比CK增加了1.31、1.39 mg·g-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净光合速率分别减少了0.93、4.52μmol·m-2·s-1,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S45和S70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比CK减少了18、19 d,植株成活率分别降低了17.63%、33.75%,同时,CK、S45和S70在盛花期当日的平均开花量分别为2.78、4.20、3.50朵·株-1,至观测结束,CK、S45和S70的平均结实量分别为89.13、112.29、54.00个。因此,适度的遮阴有利于增加凤仙花植株的单株开花量,提高凤仙花的观赏价值,而过度的遮阴则会对凤仙花的生长甚至繁育产生不良影响。
余婷周兰英张帆蒲光兰
关键词:凤仙花遮阴光合作用开花物候
SO_2胁迫对红花檵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质量浓度SO_2对红花檵木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以0(对照),2.86,5.71和14.28mg/m^3 4个SO_2质量浓度对红花檵木进行密闭熏气3d,1周后利用LI-6400光合仪和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分别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SO_2胁迫对红花檵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SO_2质量浓度的增加,红花檵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下降,胞间CO_2浓度(Ci)上升;初始荧光(Fo)增加,其中14.28mg/m^3 SO_2处理比对照显著增加23.71%;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降低,其中14.28mg/m^3 SO_2处理下Fv/Fo较对照下降51.75%。不同SO_2质量浓度下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光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上升。【结论】5.71和14.28mg/m^3 SO_2处理会引发红花檵木PSⅡ反应中心比例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受阻,PSⅡ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减少,光能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
侯利钦周兰英蒲光兰戴晓会
关键词:红花檵木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为理解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的影响,通过一年野外模拟氮(NH_4NO_3)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g N·m^(-2)·a^(-1))、低氮沉降(L,5 g N·m^(-2)·a^(-1))、中氮沉降(M,15 g N·m^(-2)·a^(-1))和高氮沉降(H,30 g N·m^(-2)·a^(-1)),研究了氮沉降对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MBC和MBN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显著降低了0~10 cm土层MBC和MBN,且随氮沉降量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大;L和M处理对10~20 cm土层MBC和MBN无显著影响,H处理显著降低了10~20 cm土层土壤MBC和MBN;氮沉降对MBC和MBN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MBC和MBN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0~10和10~20 cm土层均表现为秋季最高,夏季最低.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分别介于10.58~11.19和9.62~12.20,表明在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占据优势.
周世兴邹秤肖永翔向元彬韩博涵唐剑东罗超黄从德
关键词:氮沉降微生物生物量碳天然常绿阔叶林
核桃品种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鉴别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筛选合适的微卫星标记,以便精确、快速、高效、可靠地鉴定核桃品种。【方法】从已报道的核桃微卫星引物遴选出22对引物,对5个川早系列核桃品种和2个四川乡土核桃进行鉴别。【结果】经过筛选和比对重复,有15个位点获得了清晰、准确、一致的等位基因信息。15个位点共获得了6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个,平均表观杂合度为0.648;平均无偏期望杂合度为0.704,表现出了很高的多态性。少数几个位点(wga001、wga032、wga148、wga004与wga079组合、wga349与zmz39组合,wga349与zmz22组合,wga202与zmz05组合,zmz35与zmz44组合等)就可以有效地对供试核桃品种进行鉴定。【结论】15个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表现出很好的品种鉴别能力,为川早系列核桃品种的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建立应用更为广泛的核桃品种微卫星鉴别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史丽会朱鹏魏童张丽蒲光兰何汶椿黄雄肖千文
关键词:核桃微卫星亲缘关系
干旱胁迫对桢楠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桢楠幼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桢楠幼树栽培的立地条件选择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桢楠幼树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试验共设7组处理,每隔5d依次对其中1组处理停止浇水,即分别持续干旱0(正常供水,对照),5,10,15,20,25,30d,30d后形成了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之后测定桢楠幼树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持续干旱0,5,10,15,20,25,30d后,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分别为20.50%,9.26%,7.55%,5.34%,3.86%,2.80%,2.57%。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干旱胁迫程度较轻(处理0~20d)时,桢楠幼树的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无显著变化;重度干旱胁迫(处理20~30d)时,LRWC显著降低(P<0.05)。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桢楠幼树的树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显著降低(P<0.05),桢楠幼树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前期(干旱时间≤15d),桢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显著降低(P<0.05);干旱胁迫后期(干旱时间>15d),Pn、Gs和Tr继续降低,而Ci显著升高,光合活性下降。干旱胁迫下桢楠幼树的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RuBP羧化速率、CO2饱和点均减小,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减弱。【结论】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土壤体积含水量,从而使桢楠幼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减少,导致气孔关闭,阻碍了桢楠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减弱了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进而抑制了桢楠幼树树高和地径的生长,当土壤体积含水量降至3.0%以下时,植株处于枯死状态。
王彬胡红玲胡红玲胡庭兴胡义胡义周鑫
关键词:干旱胁迫光合生理水分生理
不同类型竹叶花椒退耕地抗蚀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明确竹叶花椒种植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为竹叶花椒种植和椒园土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不同退耕年限竹叶花椒林(2、5、9和14a,分别以ZYJ2、ZYJ5、ZYJ9和ZYJ14表示)、弃耕地(14a,QGD)和农耕地(CK)为对象,研究土壤抗蚀性,运用隶属函数计算抗蚀性综合值和养分含量综合值,并探讨土壤抗蚀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随着竹叶花椒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颗粒组成中小粒级(<0.05mm=含量增加和大粒级(>0.05mm)含量降低,土壤粘化现象明显;相反,微团聚体组成中小粒级(<0.05mm=含量降低而大粒级(>0.05mm)含量增加,小粒级微团聚体向大粒级微团体转化.退耕后土壤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物理稳定性指数和抗蚀性综合值和养分含量综合值均随竹叶花椒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且14a竹叶花椒林高于弃耕地;抗蚀性综合值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相关,也与养分含量综合值呈显著相关.【结论】竹叶花椒种植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抗蚀性,对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抗蚀性综合值对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表征作用.
赵昌平王景燕龚伟林梅唐海龙黄帅熊靓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物理性质养分
干旱胁迫对香樟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3
2014年
通过盆栽和持续干旱研究了干旱胁迫(以2 d为一个处理间隔,持续干旱0-16 d)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下香樟幼树的地径、树高生长量受到了抑制.轻度、中度干旱处理(干旱时间2-8 d)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重度干旱处理(干旱时间>10 d)下显著低于对照(P<0.01);(2)干旱胁迫影响了香樟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进程,妨碍了其有机物质积累;(3)干旱胁迫下香樟叶片光合色素总量先升高后降低,在干旱第8天达到最高.所有干旱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影响香樟幼树的光合作用,在干旱初期(干旱时间2-8 d)气孔因素起主导作用,干旱后期(干旱时间>10 d)非气孔因素起主导作用;(4)干旱胁迫下香樟幼树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AQY)、RuBP羧化速率(CE)、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及CO2补偿点(CCP)均显著降低,表明干旱会降低香樟幼树对环境中光照和CO2的利用及适应能力.综上,干旱胁迫下香樟幼树的水分生理状况变差,光合能力及光合日变化进程受到影响,对环境中光照和CO2的利用及适应能力也明显降低,最终香樟幼树的形态生长受到抑制.
胡义胡庭兴胡红玲陈洪王彬李晗
关键词:干旱胁迫光合特性水分生理
核桃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被引量:19
2016年
为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核桃炭疽病病害防治提供依据,对该地区发病叶片、果实和枝干分别进行发病组织培养、分离纯化,通过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测定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室内测定25种杀菌剂配方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病原菌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9个菌株,根据各菌株在PDA平板正反面的不同形态分为2类,分别选择1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P51和P57作后续鉴定。2个菌株接种果实和叶片后发病率均为100%,病原重分离均得到接种的病原,其形态特征均与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真菌相似;将2个菌株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与C.gloeosporioides真菌同源性达到100%。使用DNAMAN6.0邻接法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P51、P57与已鉴定为C.gloeosporioides的AB981196、HQ645082、KC355249和KJ676453以自展支持率100%聚类在一起。2)杀菌剂配方筛选:100%链霉素3 000倍液等5种配方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不同配方之间差异不显著;100%链霉素3 000倍液等4种配方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都强的是100%链霉素3 000倍液、25%咪鲜胺5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确定引起雅安地区核桃炭疽病的病原为刺盘孢属C.gloeosporioides真菌;100%链霉素3 000倍液、25%咪鲜胺5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4种配方对C.gloeosporioides真菌生长萌发抑制作用最强。
黄雄王琳莹肖千文蒲光兰何汶椿
关键词:核桃炭疽病病原鉴定COLLETOTRICHUM
核桃青皮分解对小白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核桃(Juglans regia L.)青皮在土壤中分解过程中对受体植物小白菜(Brassica rapa L.var.chinensis)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核桃青皮的化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核桃青皮在施入土壤的75d内,显著抑制了小白菜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2)各剂量青皮处理小白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施入20d时均较CK降低,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总体呈减少趋势。(3)各剂量青皮处理小白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施入20d和75d时大多比对照显著升高,且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的趋势,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添加量增大或处理时间延长多无显著变化。(4)小白菜叶片可溶性糖(SS)含量在施入20d时随青皮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则表现为显著下降,而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在整个处理期则呈减少趋势。研究认为,核桃青皮在土壤中分解可能对小白菜的生长和抗性生理指标产生了明显的化感作用,其化感作用强度随其分解时间延长呈先强后弱的变化趋势,且高添加量产生的效应比低添加量快而且强。
史洪洲胡庭兴陈洪王茜胡红玲刘永安丁伟李仲彬
关键词:核桃核桃青皮化感作用小白菜生理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