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406)

作品数:36 被引量:316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伏生冯绍元农梦玲余江敏赵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6篇水利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水分
  • 13篇灌溉
  • 10篇水分利用
  • 9篇土壤
  • 7篇根区
  • 6篇水分利用效率
  • 6篇利用效率
  • 5篇局部灌溉
  • 5篇根区局部灌溉
  • 4篇玉米
  • 4篇干物质
  • 3篇水分亏缺
  • 3篇作物
  • 3篇节水
  • 3篇烤烟
  • 3篇亏缺
  • 3篇干物质积累
  • 3篇半解析解
  • 2篇地下水
  • 2篇冬小麦

机构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3篇广西大学
  • 6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省石津灌...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常德职业技术...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北京市水文总...

作者

  • 13篇李伏生
  • 7篇冯绍元
  • 6篇赵勇
  • 6篇农梦玲
  • 5篇任理
  • 5篇裴源生
  • 5篇余江敏
  • 4篇高光耀
  • 4篇霍再林
  • 3篇翟志杰
  • 3篇韦彩会
  • 3篇黄冠华
  • 2篇刘建刚
  • 2篇陈皓锐
  • 2篇伍靖伟
  • 2篇陆文娟
  • 2篇范岳
  • 2篇王熊军
  • 2篇罗慧
  • 2篇陈福来

传媒

  • 6篇灌溉排水学报
  • 4篇水利学报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海河水利
  • 1篇黑龙江水专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溶质径向运移动力学模型及半解析解被引量:9
2009年
将弥散度概化为径向距离的线性函数,并考虑溶质的动态吸附和一阶降解,建立了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注水井附近反应性溶质径向运移动力学模型(SDM,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 Model),采用Laplace变换和deHoog数值反演方法对模型求解,并与弥散度为常数的溶质径向运移模型(CDM,Constant Dispersion Model)进行对比,分析弥散尺度效应与吸附和降解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弥散尺度效应的增强,溶质穿透曲线分布范围越广,浓度峰值越小且达到浓度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浓度分布曲线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但弥散尺度效应对浓度分布曲线中浓度峰的运移过程没有显著影响;当CDM的弥散度为SDM弥散度最大值的4/5时,CDM和SDM模拟的穿透曲线近似一致,但是这种近似的精确程度会随着SDM弥散度与距离比值的增大而有所降低;由于吸附和降解的存在,溶质在运移过程中会出现损耗和滞后的现象。为检验模型的适用性,本文还应用SDM和CDM模拟室内的径向弥散实验。结果表明,与CDM相比,SDM能更好地描述非均质介质中溶质径向运移过程。
高光耀冯绍元霍再林詹红兵黄冠华
关键词:LAPLACE变换半解析解
基于水分胁迫的植被生长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在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WACM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植被生理原理构建了基于水分胁迫的植被生长模型,模型主要包括植被生长发育阶段模块、碳循环模块和水循环模块,适用于多种作物,是一个通用模型。使用文献资料对植被发育阶段的长短和植被干物质量、作物产量的变化范围进行验证,并且在徒骇马颊流域运用该模型模拟了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多种植被的干物质量和作物产量,模拟结果比较理想。
刘建刚赵勇裴源生谭徐明
关键词:水分胁迫干物质
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协调保障技术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目前我国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缺少有效的协调保障技术,文中从分析影响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入手,构建了包括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互协调的调控原则、调控模式、调控方法和促进两者协调的措施方法在内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协调保障技术体系,为解决实际管理中存在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不相协调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使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有机结合、互相匹配。
裴源生刘建刚赵勇肖伟华唐力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徒骇马颊河流域农业节水的水文生态效应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以半湿润地区徒骇马颊河流域为例,针对研究区的生态现状,对该区农业节水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为区域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翟志杰赵勇裴源生周振民
关键词:节水灌溉生态效应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大兴区典型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田间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对北京市大兴区3种典型土壤的水分入渗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用双套环法田间现场测定了大兴区11个试验点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运用经验模型对各试验点的入渗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入渗过程达到稳定的时间由快到慢依次为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和粉砂壤土;初始含水率与入渗初始阶段的速率呈线性相关关系;土壤结构和干扰等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稳定入渗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和粉砂壤土;土壤质地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土壤容重越大,其稳定入渗率越小。总体上,Horton入渗模型在该研究区域适用性较好。
武敏冯绍元孙春燕霍再林
关键词:入渗土壤类型田间试验
分根区交替灌溉对荔枝幼苗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2011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肥条件下,常规均匀灌溉、分根区交替灌溉、部分根干燥等3种灌溉方式对荔枝干物质积累、水分利用和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水肥条件下,常规灌溉处理根于重均低于分根区交替灌溉。高肥条件下,分根区交替灌溉处理叶片干重比常规均匀灌溉高9.1%,分根区交替灌溉处理耗水量减少22'3%~24.7%。低水低肥时,部分根干燥处理比其他灌溉处理少抽一次梢,分根区交替灌溉处理有几次抽梢数量比常规均匀灌溉少,枝梢较长,复叶数较多,生长量并未减少。
梁继华李伏生
关键词:分根区交替灌溉荔枝幼苗生长水分利用
不同节水措施下宁夏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常规的节水效益评价方法只能分析节水措施对行业内部产出及用水效果的影响,不能就节水对全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客观影响做出合理的评价,反映不出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根据目前区域节水宏观效益评价方法的不足,开发了水资源消耗投入产出模型。模型以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过程中的产业关联性为基础,以行业用水过程中的竞争性为约束,将水资源消耗量作为水量控制指标,以宁夏为研究区开展了实例研究,分析了节水措施下各产业的水资源消耗量以及用水效益响应,并就节水对区域经济系统宏观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根据响应结果对各种节水措施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方法为合理评价水资源利用及节水过程中水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节水措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不同节水措施下的国民经济结构提供了理论手段;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制定合理的节水措施和节水投资方案,对提高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秦长海赵勇
关键词:水资源消耗节水
基于PCA和GWR的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估算被引量:12
2013年
综合考虑宏观地形因子、微观地形因子、气象因子等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将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相结合进行华北地区冬小麦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的估算,根据主要影响因子和回归系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分析探讨华北地区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应用PCA方法对影响因子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各影响因子的共线性,GWR方法的回归系数在空间上呈现较强的变异性,可以更好地解释影响因子对作物需水量影响的空间差异.提出的方法多项评价指标均优于目前常用的克里格方法,可有效地揭示不同空间位置不同影响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提供影响因子突变地区更多的细节信息,对区域作物需水的估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景雷康绍忠孙景生陈智芳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作物需水量克里格
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抽水井附近溶质运移模型及半解析解被引量:7
2010年
为考虑溶质径向运移的弥散尺度效应,将弥散度概化为径向距离的线性函数,并考虑溶质的吸附和降解,建立了抽水井附近溶质运移的简化模型(SDM,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 Model),通过Laplace变换和de Hoog数值反演方法求得SDM的半解析解,并采用混合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差分法验证了半解析解的正确性。通过SDM与弥散度为常数的溶质径向运移模型(CDM,Constant Dispersion Model)的比较,分析了弥散尺度效应对反应性溶质径向运移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渗流槽中的径向弥散实验资料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着弥散尺度效应的增强,抽水井处溶质穿透曲线分布范围越广,浓度峰值越小且达到浓度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当CDM的弥散度为SDM弥散度最大值的1/4时,CDM和SDM模拟的抽水井处穿透曲线近似一致;由于吸附和降解作用,溶质在运移过程中会出现消耗和滞后的现象;与CDM相比,SDM的模拟结果与径向弥散实验结果吻合更好,说明本文建立的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简化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较大区域上溶质的径向运移过程。
冯绍元高光耀霍再林詹红兵
关键词:抽水井LAPLACE变换半解析解
基于蒸发量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预警装置设计与试验被引量:16
2010年
设计了一种基于蒸发量的简易灌溉预警装置,并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灌溉预警模型。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适宜供水条件下新疆膜下滴灌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蒸发皿—作物系数,并建立了适宜的灌溉预警指标,提出了降雨条件下的指标修正方法。田间应用表明,在北疆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以累计蒸发量达到140、75、50和120 mm来控制灌水时间,以0.15、0.4、0.7和0.25倍的累计蒸发量作为灌水量进行灌溉管理,可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张寄阳段爱旺申孝军杨贵森宋建峰刘小飞
关键词:棉花蒸发膜下滴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