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魏新丽李芳常国良许冬梅马秀华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动态教学探索被引量:4
- 2011年
- 动态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情况出发确定教学切入点,相应扩展和缩略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进度,具体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欲望。动态教学要求结合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等编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增强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以问题和案例形式设计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教育实效性;以培养合格的普通中国人为教育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魏新丽
- 关键词:教育实效性动态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作用教育目标
- 高校专业范畴内课程间关系与教学本质再认识
- 2011年
- 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为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诸多挑战,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样等问题一直是我们不断探讨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通常认为,高校的教学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完成,教师执行专业范畴内的课程计划,就等于完成了教学工作。但完成得怎样,学生学得怎样,常常被忽略。其实,这是对高校专业范畴内的课程间关系及教学的本质认识存在偏差所致,因此,文章通过对高校课程间关系与教学本质的原点认识的探讨,使高校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不断进行反思与改进,进而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李芳徐明
- 关键词: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教学本质
- 高校专业范畴内课程间知识脉络接驳考量
- 2011年
- 高校中的课程体系是以专业为范畴构建的,专业范畴内每门课程又相对独立存在,各门独立的课程整合在一起构成专业范畴内的课程体系。因此,这些课程既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又具有弥散性和可生成性的特质。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课程的这些特质体现出来,值得思考。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专业范畴内课程间知识脉络接驳存在问题的探讨,思考如何进行知识脉络的接驳,以期提高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效率。
- 李芳
- 关键词:高校教学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 专业教育过程中课程知识体系接驳的实践路径——以教育学专业为例
- 2011年
- 教育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课程知识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人才在入职后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将所学理论灵活运用于工作实际。为此,在教育实践中应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专业课程的内在整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整合来实现专业教育过程中课程知识体系的接驳,以促进所培养人才整体能力的提升。
- 张红
- 关键词: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体系接驳
- 关于中外教育史教学接驳问题的若干思考被引量:5
- 2011年
- 要提高教育学本科教育史的教学质量,就要处理好中、外教育史的教学接驳问题。这里仅就中国教育史同外国教育史的接驳问题进行了探讨。它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中国教育史的教师要具备足够的外国教育史学科知识;注意接驳的历史时间问题;注意接驳的历史空间问题;注意接驳的具体历史问题。
- 常国良
-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 动态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的路径探索被引量:1
- 2012年
- 动态教学提供了一种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结合的路径:设计了系统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有机协调"教"与"学",教师引导学生"动"起来,并根据学生情况及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即时调整教学切入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等。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由新手成长为熟手,形成教学相长良性动态循环机制。
- 魏新丽许冬梅马秀华王秀芬
-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