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1)
-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锐王刚李小曼王飞焦菊英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以定西地区为例被引量:20
- 2006年
- 通过科学分析,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系统,并确定系统中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定西地区为例确定评价指数权重,并对该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偏低,其中土地治理指数极差;劳动力结构相似指数一般;居住舒适指数较差;粮食安全指数评价一般;土地效率指数和劳动效率指数均在一般标准底线徘徊。但同时评价数据显示,近10年来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各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区近年来水土保持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向好的方向发展。
- 王刚李小曼李锐
- 关键词:黄土高原
- 基于含沙量分段的人类活动对延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5
- 2008年
- 采用延河甘谷驿水文站控制区1965-2002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与以往以年代为基准期的分段方法不同,本研究根据河流含沙量距平累计值变化特征,把延河水沙变化过程划分为5个时段,并以含沙量持续较高的时段Ⅰ(1965-1971年)为基期,分析了各时段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以基期单位降水产沙量和产流量为参数,计算了各时段全年和汛期的计算输沙量和径流量。通过比较计算和实测的输沙量和径流量,分析了各时段人类活动对全年和汛期输沙量和径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含沙量距平累计值划分时段可以更好反映河流水沙变化特征:治理期人类活动平均减少年和汛期输沙量分别约50.3%和40.0%;而减少年和汛期径流量的幅度分别约为19.8%和34.2%。人类活动在时段Ⅱ(1971-1976年)和时段Ⅴ(1997-2001年)对水沙的影响较大,而在时段Ⅳ(1987-1996年)影响较小,且表现复杂。
- 王飞穆兴民焦菊英李锐
- 关键词:径流泥沙
- 基于DEM的沟缘线和坡脚线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DEM的沟缘线和坡脚线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沟缘线和坡脚线的形态特征为基础。沟缘线作为梁峁地和沟坡地的分界线位于凸坡上,沟缘线象素以下的坡度应大于某一坡度值;坡脚线作为沟坡地和沟底地的交界线位于凹坡上,坡脚线象素以上的坡度应大于某一坡度值;沟缘线和坡脚线上的象素都具有局部最大的坡度变化。利用这种特性进行沟缘线和坡脚线的提取,易于实现。处理的速度快、效率高,提取结果较准确。
- 李小曼王刚李锐
- 区域尺度地貌参数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基于坡度均一和坡面连续2个假定,提出了综合反映区域地貌特征的区域地貌参数计算方法。由于计算区域地貌参数所采用的地面坡度可以自动提取,而且对研究单元大小没有明确要求,因此可用于地形、地貌指标相关研究的尺度转换。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地貌参数平均值为10.89,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最大,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与土石山区次之,风沙区最小。区域地貌参数与沟壑密度、林草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与坡耕地面积比例、年降水量和垦殖率等参数组合,可以很好地反映水土流失特征。
- 王飞李锐杨勤科焦峰
-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多沙粗沙区黄河中游
- 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投资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个地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国家对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安排了一系列工程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依据1986—2005期间的统计与调查资料,对该区水土保持投资来源、使用方向与效果,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1)该区水土保持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政府对该区水土保持累计投资5.50×109元,群众投劳折资1.09×1010元;(2)水土保持投资主要用于造林、种草与基本农田建设等,投入经济林建设资金由8.2%上升到20.1%,由粮食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粮、果、林、草的多元结构。(3)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达7.02×101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也随之增长了1894.2元。
- 杨倩李锐
-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