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34007)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石彤非张欢欢姚卫国管东波李思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分子
  • 6篇高分子
  • 5篇动力学
  • 4篇润湿
  • 3篇乙烯
  • 3篇高分子薄膜
  • 2篇聚苯
  • 2篇聚苯乙烯
  • 2篇交联
  • 2篇交联固化
  • 2篇共混
  • 2篇苯乙烯
  • 1篇弹性体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量
  • 1篇电镀
  • 1篇丁二醇
  • 1篇丁二醇酯
  • 1篇丁二酸
  • 1篇丁二酸丁二醇...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吉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作者

  • 6篇石彤非
  • 3篇姚卫国
  • 3篇张欢欢
  • 2篇张万喜
  • 2篇李思佳
  • 2篇由吉春
  • 2篇管东波
  • 1篇窦艳丽
  • 1篇安立佳
  • 1篇蒋放
  • 1篇刘惠
  • 1篇卢宇源
  • 1篇贾玉玺
  • 1篇黄以能
  • 1篇郑以松
  • 1篇丁明明
  • 1篇许东华
  • 1篇陶荟春
  • 1篇朱豫
  • 1篇徐林

传媒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Chemic...
  • 1篇Chines...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场驱动的星形高分子穿过纳米孔的模拟研究
由于合成方法的局限性,人工合成的支化高分子的分子量和支化度总是难以精确控制,因此急需表征和分离不同拓扑结构或支化度高分子的方法,特别是对支化度敏感的方法。本工作利用分子动力学与格子玻尔兹曼耦合的杂化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
丁明明石彤非
关键词:纳米孔分子动力学
文献传递
受限高分子薄膜界面动力学与缠结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Monte Carlo模拟结合原始路径分析(PPA)的方法,阐述了缠结高分子薄膜的界面动力学与缠结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以吸附势能的临界值εwc≈-0.6 kBT附近为界,当墙壁-高分子作用势能从弱吸引到强排斥变化时,界面层中的链移动快于中心层,只有当墙壁的吸引作用增强到一定程度时,界面层中的链移动才会慢于中心层.界面动力学受到促进或阻碍可能与界面层和中心层的缠结程度直接相关:界面层的缠结程度保持在本体水平上基本不变;中心层的缠结程度在强吸引表面上低于界面层,而在弱吸引和排斥表面上高于界面层.此外,中心层和界面层中高分子链受限程度的变化对薄膜界面动力学行为的转变产生一定影响.对于薄膜中链密度分布情况随墙壁-高分子作用势能变化的分析为相关的物理化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思佳张万喜姚卫国石彤非
关键词:MONTECARLO模拟动力学缠结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nfined Polymer Melts from Attractive Interaction to Repuls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mer and Smooth Wall
2015年
LI SijiaZHANG WanxiYAO WeiguoSHI Tongfei
关键词:聚合物链高分子
远离临界组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共混薄膜表面相分离动力学
2016年
采用温控原子力显微镜方法,在线跟踪了远离临界组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PMMA/SAN)共混薄膜的表面相分离行为,并研究了其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SAN含量为70%的样品中观察到了表面相分离行为,其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分别对应特征化的标度指数:早期结果验证了Cahn线性理论,即标度指数为零;中期相行为主要受"碰撞-扩散"机理控制,因此表现出1/3的标度指数;在相分离后期,流体动力学主导了相区的生长和归并行为,此时标度指数变为2/3。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刻理解高分子相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并将对高分子薄膜加工提供必要的指导。
陶荟春朱豫由吉春
关键词:共混动力学原位原子力显微镜
非溶剂诱导聚苯乙烯超薄膜去润湿过程中不同有序表面形貌的形成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带有自然氧化层硅基底上聚苯乙烯薄膜在不同非溶剂诱导下的去润湿过程.研究发现,非溶剂是通过渗透取代机理诱导高分子薄膜发生去润湿.薄膜的形貌取决于成孔过程与孔增长过程的相对速度.当聚苯乙烯(PS)薄膜厚度为15 nm时,随着溶剂烷基链的增长,成孔数显著降低;然而孔开始合并时孔径明显地增加.当PS薄膜厚度增加到25 nm时,随着溶剂烷基链的增长,成孔数略有降低,薄膜形貌形成长程有序的双连续的结构.当PS膜厚为35 nm时,与其它2个膜厚相比,成孔数大幅下降.此外,温度和分子量能进一步降低去润湿过程中的成孔数,从而形成分形结构形貌.
徐林张欢欢石彤非
关键词:高分子薄膜表面形貌
高分子薄膜去润湿孔增长动力学被引量:3
2014年
高分子薄膜去润湿是近年国内外表界面研究领域的热点.孔增长动力学作为高分子薄膜去润湿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高分子薄膜去润湿过程的理解,而且可为高分子表界面图案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有关去润湿孔增长动力学的理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工作很多,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工作,分析了理论预言与现有实验结果偏离的原因以及由此而呈现的重要问题,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思佳张万喜蒋放卢宇源石彤非安立佳
关键词:高分子薄膜
老化过程中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对高分子薄膜去润湿的影响
在老化过程中,高分子链构象的改变不仅会导致高分子薄膜中残余内应力的松弛,同时也会改变高分子链和固体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实验和分子动力学的模拟方法,本文研究了在老化过程中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对高分子薄膜去润湿这一不稳定过...
张欢欢丁明明徐林石彤非
关键词:链构象高分子薄膜
文献传递
高分子量聚合物对溶剂诱导低分子量聚合物薄膜去润湿动力学的影响
2014年
采用偏光显微镜及椭偏仪等研究了单分散低分子量聚苯乙烯(PS)薄膜、单分散高分子量PS薄膜以及将二者按不同质量比共混制备的PS薄膜,在室温下用丙酮溶剂诱导其去润湿的过程.实验发现,按不同质量比共混的PS薄膜的去润湿动力学与单分散的PS薄膜去润湿动力学有较大区别.按不同质量比共混的PS薄膜,低分子量的PS更易于富集在薄膜的表面,其去润湿的速度介于单分散低分子量PS薄膜与单分散高分子量PS薄膜的去润湿速度之间.但共混薄膜的去润湿速率并非随着高分子量PS的加入呈现单调的变化,这是由大量接触分子的形成抑制了去润湿所致.
刘惠郑以松石彤非
关键词:共混
PVDF球晶的分离与形貌研究
2018年
结晶性聚合物在熔融冷却时,往往会有球晶产生,这种晶体结构会对聚合物宏观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然而迄今为止,球晶的分离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造成我们对晶体结构认知的缺失.本工作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U)的共混体系为例,通过组分配比以及热历史的调控,辅以刻蚀去除连续相(PBSU)的方式,成功制备得到了相互分离的PVDF球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球晶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
张研王佳耀叶翠翠由吉春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球晶形貌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V4.4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构建了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二维计算模型.不仅计算了控制孔数不变改变孔径引起的孔密度的变化对应力的影响,而且还计算了控制孔径不变改变孔数引起的孔密度的变化对应力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孔密度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即当孔密度小于0.4时,应力随孔密度成线性增大,而当孔密度大于0.5时,应力随孔密度成非线性增大,泡孔的增韧作用显著.不仅如此,还发现减小泡孔孔径的波动范围有利于材料力学性能的稳定.
陈巧悦丁明明黄以能贾玉玺石彤非
关键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