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XW0009)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军林琳张侃李兴民更多>>
-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网络群体极化研究述评被引量:12
- 2012年
-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中已有一些成果,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群体极化"及"群体"的涵义、网络"群体极化"的表现、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原因及动力机制、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价值判断及应对等。研究状况呈现出成果数量少,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思路雷同,对于不同网络议题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不够深入等局限。
- 杨军林琳
-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 “广东陆丰乌坎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广东"乌坎事件"给全国各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被认为具有重大标本意义。网络作为舆论的重要载体,在"乌坎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乌坎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舆情的生成-集聚-热议-消亡。这个过程表现为:"刺激性信息"导致热点议题形成,信息控制导致网络舆情进入潜伏期;网民与政府意见对立,舆情持续高涨;政府转变态度积极响应,舆情达到有序;新的信息输入导致舆情达到新的有序,舆情在波动中渐趋平稳。通过对新浪微博中有关"乌坎事件"的原创微博以及国内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情况的分析,能理清该事件网络舆情形成、演变过程的脉落,勾勒出网络舆情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轨迹。
- 杨军张侃
- 关键词:网络舆情媒体报道
- 论网络热点事件负面信息的“魔弹”效应--以“李刚门”事件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很多事件在网络放大效应的作用下,由个别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当有关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时,负面信息往往会产生超乎寻常的传播效果,这种现象与20世纪早期的传播效果理论"魔弹论"不谋而合。以"李刚门"事件为代表的网络热点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负面信息呈现出"魔弹"效应,折射出公众对政府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公开的渴求与期待。
- 杨军
- 关键词:网络事件负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