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A0302008)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万金泉肖青马邕文晏溶王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纤维
  • 4篇造纸
  • 3篇纤维素
  • 3篇木浆
  • 3篇半纤维素
  • 3篇成纸
  • 3篇成纸性能
  • 2篇原纤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再生纤维
  • 1篇造纸废水
  • 1篇造纸污水
  • 1篇造纸污水处理
  • 1篇造纸助剂
  • 1篇纸浆
  • 1篇纸张
  • 1篇纸张性能
  • 1篇水处理
  • 1篇脱除
  • 1篇内酯

机构

  • 10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万金泉
  • 5篇肖青
  • 2篇晏溶
  • 2篇马邕文
  • 1篇孙小斐
  • 1篇俞增琨
  • 1篇王艳
  • 1篇张学良

传媒

  • 3篇中华纸业
  • 2篇纸和造纸
  • 2篇造纸科学与技...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化学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4篇2010
  • 6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级两性聚丙烯酰胺造纸助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体系中各种粒子的平均粒径为97.00nm,分子量达25.82万。在废纸造纸沉渣回用比例为20%时,将其作为造纸助剂加入到混合浆料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废纸造纸沉渣与OCC废纸浆混合浆料中添加0.8%的纳米级两性聚丙烯酰胺,可使纸张的定量提高16.31%,耐破指数提高17.95%,抗张指数提高10.95%,环压指数提高22.89%,填料留着率提高8.02%。在加量相同情况下,同目前市场上聚丙烯酰胺类造纸助剂相比,实验室自制合成的纳米级两性聚丙烯酰胺有较好的助留、助滤和增强效果。
晏溶万金泉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回收利用造纸助剂
基于组态软件和PLC的造纸污水处理监控系统被引量:7
2009年
搭建了一个造纸污水处理监控系统。该系统在一体化造纸污水处理器基础上,利用工控机作为上位机,PLC作为下位机,通过相关的采集模块,在组态软件MCGS的管理下自动运行。能够模拟造纸厂污水处理车间的运行。
孙小斐马邕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造纸自动控制组态软件
造纸废水中TOC与COD_(Cr)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实验室造纸废水处理系统中进水与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进出水的TOC与CODCr值的相关性。通过TOC-4100总有机碳分析仪及CODCr在线监测仪分别测定进出水TOC与CODCr值,建立进出水TOC和CODCr的相关关系式。通过对实测的进出水TOC和CODCr值进行一系列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证实了实验室条件下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进出水TOC和CODCr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基于造纸废水处理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装置,原料等的差异,造纸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运用TOC和CODCr的相关关系式时,应通过试验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造纸废水经实验室A/O工艺处理后出水TOC与CODCr值的相关性显著,可以用TOC值计算出CODCr值,对环境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俞增琨马邕文
关键词:造纸废水TOCCODCR
桉木浆半纤维素含量对再生纤维超分子结构及成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半纤维素含量的变化对再生植物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及其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半纤维素含量从27.62%降低到9.09%时,3种浆样的结晶指数(CrI)从72.5%增大到82.8%,但垂直002面微晶体尺寸略微增大。随着半纤维素含量的减少,微晶横截面积增大,使晶区反应表面积减小,对纤维素反应的可及度和均一性有不利影响。原子显微镜(AFM)观察到了高半纤维素含量的纤维上有更疏松的聚合结构,而低半纤维素含量的纤维的原纤结构更加紧密。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不同半纤维素含量的再生植物纤维的成纸性能变化趋势相同,但高半纤维素含量的纤维相对抗张指数、相对耐破指数和相对撕裂指数的变化程度较小。
肖青万金泉
关键词:半纤维素超分子结构成纸性能
纤维化学组分对再生植物纤维品质衰变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选择性的脱除纤维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和木素,研究半纤维素和木素含量对再生植物纤维品质衰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半纤维素含量的减少,再生植物纤维的保水值降低,结晶度增加。当半纤维素含量从27.62%降至9.09%时,保水值下降了41%,纤维素结晶度从1.011增加到1.514。半纤维素含量与再生植物纤维成纸性能的变化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较高含量的半纤维素可以缓解回用过程中再生植物纤维成纸性能的损失。同时发现木素对再生植物纤维性能的影响很小。木素含量与纤维的保水值、结晶度与成纸性能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肖青万金泉
关键词:半纤维素木素成纸性能保水值
干燥对二次纤维微观结构及其角质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改变干燥时间,研究了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与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纤维平均长度变化不大,卷曲指数和平均扭结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纤维变直。干燥过程中角质化主要发生在前10min,从干燥开始到干燥10min时,角质化程度从23.7%上升至28.4%。纤维N.O’KI值的变化趋势与纤维角质化的变化趋势相同。干燥过程对二次纤维的微观结构及角质化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会因为纤维的再润湿而得到完全恢复。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纤维间内酯含量增加。从干燥5min到20min时,内酯含量增加了178.2%,且在再润湿后干燥的过程中,内酯含量进一步增加。
肖青万金泉
关键词:二次纤维微观结构角质化内酯
CP/MAS ^(13)C NMR技术对木浆纤维微观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交叉极化结合魔角旋转技术13C核磁共振法(CP/MAS 13C NMR)对桉木浆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木质纤维素材料开发过程中反应障碍特征奠定基础.通过对NMR光谱C1区(δ102~108)进行洛仑兹拟合,得到桉木浆纤维中纤维素Iα的相对含量为26.92%,纤维素Iβ的相对含量为52.04%,主要以纤维素Iβ晶体形式为主.通过计算纤维素C4结晶区(δ86~92)和非结晶区(δ80~86)的相对含量得到桉木浆的纤维素结晶度为47%.通过洛仑兹和高斯函数的混合模型对NMR光谱C4区(δ80~92)进行拟合得到基原纤尺寸和微原纤横向尺寸分别为4.0与17.9nm,并通过计算不同形态的结晶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得到纤维素结晶度为51%,证实了在微原纤内部次晶纤维素的存在.
肖青万金泉王艳
半纤维素的脱除对木浆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实验制备了不同半纤维素含量的纤维,采用交叉极化结合魔角旋转技术13C核磁共振法、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了半纤维素对纤维超分子结构和孔隙结构的影响,讨论了纤维结构的变化与纤维润胀性能和成纸性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半纤维素含量的纤维具有疏松的表面结构,而低半纤维素含量的纤维由于原纤聚集尺寸的增加使得表面结构更加紧密。同时,高半纤维素含量的纤维具有较好的润胀性能和成纸性能。
肖青万金泉
关键词:半纤维素原纤成纸性能
造纸沉渣表面化学特性及其对造纸的影响
2009年
研究OCC废纸浆和其造纸沉渣的表面化学性能。结果表明:OCC废纸造纸沉渣样品经预处理后,其细小纤维组分远远高于废纸浆;废纸浆中纤维的数均长度为0.51mm,沉渣中纤维的数均长度为0.39mm;废纸浆纤维Zeta电位为-70.3mV,造纸沉渣纤维Zeta电位为-77.4mV;废纸浆戊聚糖含量为13.81%,造纸沉渣戊聚糖含量为11.55%;废纸浆比造纸沉渣有更大的保水值。将废纸浆与造纸沉渣分别抄片,检测其成纸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与废纸浆相比,造纸沉渣所抄造出的纸页挺度下降44%,耐破强度下降36.73%,伸长率下降25.56%,裂断长下降50%,撕裂指数下降9.3%。
晏溶万金泉
关键词:废纸浆纸张性能
打浆过程对再生植物纤维回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分析桉木纤维形态和浆张性能参数变化,研究打浆过程对再生植物纤维回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打浆使细小纤维含量增加10%以上,6%的打浆浓度对纤维切断作用不明显,一、二次回用纤维重均长度仅分别下降了8%和8.16%;打浆能够有效改善二次纤维回用品质,使三次回用纤维浆张抗张指数分别提高39.90%、27.77%、18.90%;纤维润胀性得到改善,一次回用纤维和三次回用纤维保水值分别增加32.06%、37.7%;但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打浆对改善二次纤维回用品质的作用逐渐减弱。
张学良万金泉
关键词:PFI打浆回用纤维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