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5177)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盛美萍肖和业吴伟浩宛敏红王敏庆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动力吸振
  • 6篇动力吸振器
  • 6篇吸振器
  • 5篇功率流
  • 4篇优化设计
  • 3篇阻尼层
  • 3篇复合梁
  • 2篇截面
  • 2篇变截面
  • 1篇弹性板
  • 1篇导纳
  • 1篇动力特性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有限元
  • 1篇振动与波
  • 1篇群算法
  • 1篇子群
  • 1篇粒子群
  • 1篇粒子群算法
  • 1篇力特性

机构

  • 8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8篇盛美萍
  • 6篇肖和业
  • 2篇王敏庆
  • 2篇宛敏红
  • 2篇吴伟浩
  • 2篇刘儒林
  • 2篇陶红丹
  • 1篇雷烨
  • 1篇行晓亮

传媒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2011年
针对弹性薄板结构在固有模态频率处振动过大的情况,对其进行了吸振控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以典型简支板为控制对象,运用有限元方法设计了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并分析了其吸振效果,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所获结论进行了验证,数值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一致表明:随着长度增加,用于吸振模态个数增加,吸振频带变宽,但每个频率上的吸振效果下降;对于板振动系统,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的安装区域为激振点附近区域;复合梁用于吸振的模态阶数越低,吸振量越大。
肖和业盛美萍刘儒林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复合梁
连续参数型吸振器吸振分析及优化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连续参数型动力吸振器与弹性薄板构成的耦合系统,以功率流理论为基础,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连续参数型动力吸振器变阻尼复合梁的吸振特性。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变阻尼层复合梁具有吸振频带宽、吸振效果好的特性。为了提升吸振器的吸振效果,通过ANSYS的优化模块,对连续参数型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吸振器在多个频率段内吸振性能得以提升,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肖和业盛美萍雷烨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有限元
变截面梁用于板壳耦合结构的吸振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将变截面梁用于一种板壳耦合结构的吸振,推导了功率流在各结构上的分配表达式,并对吸振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梁在共振频率处对板和壳的吸振效果明显;安装位置对梁的吸振效果有决定作用,安装位置处板的响应幅值越大,梁的吸振效果越明显;提高梁的损耗因子有利于提升其吸振效果。
吴伟浩盛美萍肖和业
关键词:振动与波导纳功率流
新型宽带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被引量:7
2011年
基于导纳功率流理论建立了变截面阻尼复合梁式新型宽带吸振器吸振分析理论模型,以输入被控制结构净功率峰值最小为目标函数,运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吸振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吸振效果较好的参数分布范围。结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得到的变截面阻尼复合梁式新型宽带吸振器具有好的吸振效果。
肖和业盛美萍吴伟浩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粒子群算法功率流
弹性板吸振控制的无量纲功率流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运用功率流的方法研究了动力吸振器用于抑制简支矩形薄板简谐振动的问题,为使研究结果具有一般性,将系统中的结构导纳和功率流进行了无量纲化。以控制频率范围内输入主振系的净功率流最大值最小化为优化设计方法,对板的第一阶共振的吸振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吸振器能有效的抑制主系统的净功率流峰值,增大质量比可以提高控制效果,但这在质量比较大时并不理想,并且在实际工程中,不需要知道主振系损耗因子的精确值。
宛敏红王敏庆盛美萍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矩形薄板功率流优化设计
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有效降低弹性结构的振动响应,提出了新型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结构形式。以典型弹性薄板为控制对象,基于导纳功率流方法建立了多个复合梁在多个点与板耦合的振动模型,进行了吸振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通过对单个复合梁吸振效果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变截面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具有吸振频带宽、吸振效果好的优点,并形成了一种确定复合梁参数的方法。进而对多个复合梁组合吸振效果进行了研究,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在同一点安装多个不同吸振频率的复合梁进行组合吸振,可以拓展吸振器的吸振频带;在相近的多个位置分别安装复合梁进行组合吸振,其吸振效果可近似等效为各单个吸振器吸振效果的线性叠加;多个复合梁对弹性薄板进行组合吸振,效果明显。从而说明了新型变阻尼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用于弹性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表明了变阻尼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具有可扩展性强的特点。
肖和业盛美萍刘儒林陶红丹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复合梁功率流
力偶作用下薄板的吸振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附加动力吸振器的简支矩形薄板,利用结构导纳理论,推导出了集中简谐力偶作用下系统各环节的功率流表达式,揭示了力偶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控制频率范围内输入主振系的净功率流最大值为目标函数,探讨了单个吸振器和多个吸振器的优化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吸振器安装位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功率流表达式的推导和吸振器优化设计的研究为弹性体在力偶作用下的吸振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
宛敏红王敏庆盛美萍行晓亮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功率流
变阻尼层复合梁动力特性的优化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提高变截面梁的优化分析效率,节省计算时间,利用微分变换方法计算量小、效率高的特点,分析了各种参数改变对复合阻尼梁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梁的长度、降低阻尼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基底层厚度,可以降低复合结构的模态频率;增加阻尼层厚度、降低基底梁厚度、增加阻尼层材料的杨氏模量或损耗因子,可以提高变阻尼层复合梁的模态损耗因子。
肖和业盛美萍陶红丹
关键词:复合梁变截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