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470)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2
相关作者:姚春亮张晓军徐启东刘锐杨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矿床
  • 1篇大兴安岭南段
  • 1篇地质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岩类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思路
  • 1篇石英
  • 1篇石英脉
  • 1篇同位素
  • 1篇区域成矿
  • 1篇区域成矿学
  • 1篇综合地质
  • 1篇钼多金属矿
  • 1篇钼多金属矿床
  • 1篇钼矿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3篇徐启东
  • 3篇张晓军
  • 3篇姚春亮
  • 2篇杨振
  • 2篇刘锐
  • 2篇尚恒胜
  • 1篇左仁广
  • 1篇王佳营

传媒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南段海西期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6
2016年
大兴安岭南段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该区广泛分布有海西期花岗岩类。已有的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类的侵位时代集中于320~240Ma,但对该区海西期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及成岩背景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仍不一致且存在争论。本文选取大兴安岭南段拜仁达坝等10个典型地区的海西期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岩浆作用的时间、岩石成因以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定年表明,这些花岗岩类的侵位时间为323~240Ma。据地球化学特征,该区花岗岩类可分为两类:Ⅰ类花岗岩的SiO_2>62.00%,Al_2O_3>15.00%,MgO含量较低(均<2.40%);其具有较高的Sr含量(最高达700×10^(-6))、低的Y和Yb含量(分别为≤18.1×10^(-6)和<1.70×10^(-6))和较高的Sr/Y比值(均>20),LREE相对HREE强烈富集,显示弱的Eu异常,与经典的埃达克岩的特征相似;Ⅱ类花岗岩的SiO_2>57.00%,MgO和Al2O3含量范围较大(分别为0.25%~4.12%和10.55%~16.58%),绝大多数样品显示高钾钙碱性特征,Sr含量相对较低(12.2×10^(-6)~334×10^(-6)),Y和Yb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4.1×10^(-6)~40.1×10^(-6)和1.27×10^(-6)~4.58×10^(-6)),Eu异常明显,相对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可归为弧岩浆岩。Sr-Nd-Pb同位素结果表明,弧岩浆岩可能来源于交代(富集)地幔楔,而埃达克岩则来源于下地壳的熔融。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在晚泥盆世-中二叠世古亚洲洋洋内俯冲作用形成了区域上广泛发育的弧岩浆岩(弧下加厚地壳熔融形成~320Ma埃达克岩);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缝合;之后至早-中三叠世,大量后碰撞花岗岩侵位,同时下地壳拆沉并熔融形成了本区250~240Ma埃达克岩。中亚造山带东段(至少大兴安岭地区)海西期造山及岩�
刘锐杨振徐启东张晓军姚春亮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SR-ND-PB同位素埃达克岩海西期大兴安岭南段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日尼图钼多金属矿床成因初探
2012年
乌日尼图钼多金属矿区位于中蒙边界内蒙古中北部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乌日尼图地区。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属古亚洲成矿域二连-东乌旗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带[1]。区域内地质及矿产研究工作程度较低,内蒙古地质调查院曾对矿区所在区域进行1:5万区调和矿调工作,乌日尼图矿床已完成详查工作(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勘探工作,尚未提交勘探报告。对该矿床成矿期次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周立同张晓军姚春亮尚恒胜徐启东王佳营
关键词:钼多金属矿矿床石英脉硫化合物硫化矿物辉钼矿
构建覆盖区综合地质找矿思路和流程的探索: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西北部为例被引量:15
2012年
覆盖区矿产预测和地质找矿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研究课题,需要解决覆盖区各种致矿信息存在的"弱缓"、"叠加复合"、"缺失和不完整"等缺陷,从而有效地获得指示覆盖层之下矿化体的致矿信息.识别优势矿种和矿化类型、建立区域成矿-找矿模型,采用多重分形预测理论和方法,都将有利于强化和提取现有资料和数据中的致矿信息.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覆盖区综合地质找矿流程框架,并结合实际研究工作认识,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西北部为例,介绍了采用这种覆盖区综合地质找矿流程进行草原覆盖区综合地质找矿的做法及其初步结果.
徐启东张晓军尚恒胜杨振左仁广姚春亮刘锐
关键词:草原覆盖区区域成矿学成矿要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