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MG001)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白杨刘中树崔艳秋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学史
  • 2篇文学史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信念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品格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世界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中国文学史
  • 1篇中国现当代
  • 1篇中国现当代文...
  • 1篇中国现当代文...
  • 1篇史论
  • 1篇世纪中国文学
  • 1篇批评范式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白杨
  • 1篇刘中树
  • 1篇崔艳秋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精神信念与学术品格——刘中树文学史观的构成及其写作实践
2013年
对于处在时代的暴风雨中的集安市刘氏家族来说,一九四六年“举家革命”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①此后,那个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的偏远小城——集安,在人们的回忆中,似乎更加多了些许神秘的色彩,而匆匆踏上革命征途的刘氏族人却无暇回忆,就连时年只有十一岁的刘中树也积极参与到革命文艺的宣传活动中去了。
白杨
关键词:写作实践文学史观学术品格信念革命文艺刘氏家族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论被引量:6
2014年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是在中国社会历史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学实现由旧文学向新文学现代转型并不断变革发展的历史。其变革发展的历程与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变革进程相适应,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形势和文学自身的状态,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它继承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汲取外国文学营养,取得了巨大的创作成就,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教训。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理论体系对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和变革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民国文学"、共和国文学等命题的提出,都是从不同视点对展现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思考。在多重方法论提供的新的文学视野中,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以富有真知灼见的史识,准确地把握其历史现象的认识要点并作出科学的史的阐释。
刘中树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史
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格局与批评范式被引量:2
2014年
将中国文学引入西方世界的译介活动早在晚清时期就已开始,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夏志清的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问世,海外汉学界的研究视野才开始从古典文学转向现代文学,致力于作品分析以及文学史、文学选集的编撰。一些文学选集被作为美国高校的教学参考书,成为普及中国文学的有效途径;以夏志清、王德威、李欧梵等为代表的海外汉学研究,在方法论和历史观上为中国内地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某些新的可能性。但不应忽视的是,作为一个复杂的构成体,海外汉学研究的面貌不能仅以代表性学者的论断来框定,将海外汉学研究的理论思维套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时也需要对历史语境与现实状况差异导致的认识偏误进行反思,西方学者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范式以及英美反知性主义传统对五四以来作家创作心态的误读也需要正确认识。虽然英美主流媒体仍习惯沿用这种批评模式解读中国当代小说,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系列理论范式的转向,显示出重建文化研究格局的趋势。
白杨崔艳秋
关键词:海外汉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