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125001)

作品数:8 被引量:248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发虎黄小忠程波朱艳赵艳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孢粉
  • 2篇植被
  • 2篇石羊河流域
  • 2篇流域
  • 2篇河流域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有机碳同位素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时变特征
  • 1篇树轮
  • 1篇树轮年表
  • 1篇同位素
  • 1篇土地覆盖变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序列
  • 1篇全球环境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省气候资...

作者

  • 7篇陈发虎
  • 4篇黄小忠
  • 3篇程波
  • 2篇朱艳
  • 2篇赵艳
  • 1篇陈一萌
  • 1篇张平中
  • 1篇饶志国
  • 1篇陈建徽
  • 1篇颉耀文
  • 1篇秦宁生
  • 1篇李静
  • 1篇张家武
  • 1篇杨美临
  • 1篇靳立亚
  • 1篇张平宇
  • 1篇勾晓华
  • 1篇宫辉力
  • 1篇曹洁
  • 1篇冯兆东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通过对新疆博斯腾湖的表层沉积物孢粉的分析,探讨了干旱区大型湖泊中表层沉积物孢粉与周围植被的关系以及孢粉在湖泊中的分布和传播规律.研究发现,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孢粉主要是来源于周围荒漠植被中的藜科、蒿属、麻黄等植物以及湖泊四周浅水地带生长的香蒲等水生植物.藜科、蒿属、麻黄等花粉的传播过程主要受大风作用的影响,而且百分比含量在整个湖盆中的分布比较稳定,A C值能够反映区域目前的干旱状况;香蒲等水生植物花粉的百分比含量主要受其母体植物分布的影响.云杉花粉在河口区域的相对高百分比含量表明其河流传播特征;云杉花粉在湖泊中的低百分比含量与整个流域的植被及其分布状况以及区域的气候条件有关;云杉花粉具有超代表性.近河口湖泊表层样品孢粉组合受河流和近岸植被的影响较大,但距离超过2km以后湖泊沉积花粉百分比含量较为稳定.孢粉的质量浓度分布显示,孢粉在湖盆中的分布有比较强的趋中性.博斯腾湖中部沉积物孢粉序列能够很好记录区域的植被变化历史和环境演化特征.
黄小忠赵艳程波陈发虎徐俊荣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孢粉分析
对黄土磁化率、粒度年龄模型的检验被引量:10
2007年
以甘肃临夏塬堡黄土剖面的土壤地层界线MIS1/2、MIS3/4的年龄作为节点控制年龄依据.MIS1/2,MIS3/4年龄的获取据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南京葫芦洞石笋所测气候事件年龄,即MIS1/2为11.5ka B.P.,MIS3/4为59.8ka B.P.,将这两种气候事件年龄组成3种节点年龄控制模式,即模式1:0—59.8ka B.P.;模式2:0—11.5ka B.P.和11.5—59.8ka B.P.;模式3:11.5—59.8ka B.P.分别作为节点控制年龄,运用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计算研究剖面各个层位的地层沉积时间,并将计算的相同层位年龄进行比较,同时将AMS14C,OSL测年,YD,H事件年龄与利用3种模式作为节点控制年龄计算的相应层位的年龄进行比较,结合剖面岩性和气候阶段分析研究后发现,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均存在不足,但在冰期或间冰期内,选用较准确的控制年龄作为节点,用磁化率或粒度年龄模型高分辨率确定的地层沉积时间均较接近地层沉积的实际年龄,但就两种年龄模型的相对精度和准确性而言,磁化率年龄模型更准确一些.
陈一萌冯兆东宫辉力
关键词:黄土
古温度定量重建的良好代用指标——湖泊沉积摇蚊化石记录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4年
(双翅目)摇蚊科昆虫对环境因子的变化相当敏感,其水生幼虫的头囊能保存于湖相沉积物中,在国际古湖泊和古环境研究中常被用作一种环境替代指标。因为不同种属的摇蚊对环境因子的最适值和耐受范围有较大差异,所以利用湖相沉积物中的摇蚊化石组合面貌的变化可达到古环境的定量重建。在欧洲和北美进行的许多研究已证实摇蚊是古温度的有效指示器,重建夏季温度相对准确可靠,比其它气候变化代用指标有优势,很可能成为国际上古气温重建所使用的首要生物代用指标。截止目前,该领域研究在国内尚未开展,我国湖泊众多,利用摇蚊研究古温度记录潜力巨大。
陈建徽陈发虎赵艳黄小忠
关键词:湖相沉积物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与C_3/C_4植被类型转换研究被引量:61
2005年
文章利用黄土高原西缘代表性的塬堡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估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地表植被中C3/C4植 物的相对丰度,指示出研究区域末次冰期几乎为纯粹的C3植物,而全新世为C3植物占优势的C3和C4混合植被类 型。温度是控制中国黄土高原C4植物是否发生的关键性气候因素,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某“阈值 温度”控制了两种植被类型的存在。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于末次冰期,符合前人研究得到的认识。末次 冰期间冰段(MIS3)至盛冰期,土壤有机碳同位素为偏正变化趋势,符合现代C3植物本身随气候条件改变的碳同位 素组成变化。研究表明,利用黄土-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古气候变化研究,不能只将有机碳同位素简单的解 释为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变化,在单一植被类型下,还需要考虑植物本身碳同位素组成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另外, 研究还说明,我国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同时段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值可以不同,其变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趋势,因此, 简单将有机碳同位素偏正归因于夏季风增强是值得商榷的。
饶志国陈发虎曹洁张平中张平宇
关键词: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末次冰期
石羊河流域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关系被引量:37
2004年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不同植被带76个表土样的孢粉分析,研究了该流域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组合及主要植物花粉与其植物比例的关系.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各科属孢粉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复杂,同一科属孢粉在不同植被带中的代表性也各有差异,所以某科属孢粉的代表性问题需要在不同植被带中分别讨论.森林带的云杉属花粉和流域自身的大气环流状况是影响流域表土孢粉组合及各科属花孢粉与植物关系的主要因素.
程波朱艳陈发虎张家武黄小忠杨美临
关键词:表土孢粉植被干旱区石羊河流域
石羊河流域空气传播孢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为了确定风长距离搬运的孢粉对干旱区尾闾型湖泊沉积物孢粉谱的贡献率 ,对干旱区典型的小流域—石羊河流域空气中的孢粉进行了分析 .石羊河流域云杉树盛花期时 ,3个样点 8个空气样孢粉分析显示 ,空气样孢粉组合与取样点植被状况大致相当 ,孢粉组合的空间变化基本上受现代植被分布状况控制 ,影响空气样孢粉谱和孢粉浓度的因素主要是取样时间和地点 .在一定的范围内 ,干旱区风搬运孢粉的能力很强 ,可大量地搬运孢粉 ;但风长距离搬运孢粉的能力有限 ,超过一定距离 ,风搬运的孢粉数量还是很小的 。
朱艳陈发虎刘虎俊程波黄小忠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孢粉学古环境孢粉谱孢粉组合
青海南部高原近450年来春季最高气温序列及其时变特征被引量:41
2005年
根据采自青海南部高原曲麻莱、治多地区的圆柏树轮样芯建立的树木年轮年表,重建了近450年来高原春季(4~6月)的最高气温序列.采用多窗谱分析、小波分析和Yamamoto突变检测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重建的高原春季最高气温序列的准周期性及多尺度突变特征.结果显示,青海南部高原地区春季最高气温的变化存在较明显的31~54年低频和2~4年高频准周期波动特征.在30~54年时间尺度上,青海南部高原春季最高气温变化经历了1622~1639年、1798~1816年、1896~1913年和1933~1951年的偏冷期以及1684~1703年、1779~1797年、1817~1835年和1914~1932年的偏暖期.分析还发现,青南高原地区春季最高气温在冷暖期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较明显突变现象,在30~40年时间尺度上,Tm序列在1610年、1668年、1816年、1915年和1934年前后的突变是明显的.交叉相关分析显示,在滞后7.5年左右,青海南部高原春季最高气温波动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靳立亚秦宁生勾晓华陈发虎李静
关键词:树轮年表最高气温准周期
干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被引量:57
2002年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最宏观的表现 ,为分析全球环境变化中人类活动的作用提供了切入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 (LUCC)既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原因 ,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占全球陆地表面 4 0 %以上的干旱区 ,由于其具有成因复杂、类型多样、对环境变化敏感、变化过程快、幅度大、景观差异明显等特点 ,是全球变化特别是LUCC研究的重要场所。文章在介绍LUCC概念的基础上 ,综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与LUCC的关系。依据干旱区的自然和生态环境 ,分析了干旱区LUCC的特点 ,阐述了干旱区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研究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性 ,概括了干旱区LUCC研究的方法。
颉耀文陈发虎
关键词:全球环境遥感技术干旱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