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2141)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郝志勇叶敏杨陈陈馨蕊窦苏广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线性系
  • 3篇谐波平衡
  • 3篇镁合金
  • 3篇合金
  • 3篇非线性
  • 3篇参数识别
  • 2篇仪表板
  • 2篇汽车
  • 2篇阻尼
  • 2篇金属
  • 2篇金属材料
  • 2篇非线性系统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干摩擦
  • 2篇复合材
  • 1篇等效刚度
  • 1篇等效阻尼
  • 1篇动力学
  • 1篇仪表
  • 1篇源识别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郝志勇
  • 6篇叶敏
  • 4篇陈馨蕊
  • 4篇杨陈
  • 3篇窦苏广
  • 2篇刘宇恒
  • 2篇林琼
  • 1篇吴健
  • 1篇郑光泰
  • 1篇苏鸾鸣
  • 1篇李兴
  • 1篇王玉兴
  • 1篇朱辰钟
  • 1篇曾志刚
  • 1篇张伟

传媒

  • 4篇力学学报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汽车工程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构-声耦合法在汽车仪表板隔声性能仿真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镁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刚度高、阻尼大、抗冲击性好等优势,已成功用于汽车仪表板。应用结构-声耦合法分析仪表板的隔声性能,可避免传统理论求解对模型的苛刻要求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证实结构-声耦合法预测结构隔声性能的可靠性,并得出了扩散声场内汽车仪表板传声损失的数值结果。结果表明,在低频段,相同面密度的压铸镁合金仪表板的隔声性能明显优于钢质仪表板。换用轻质镁合金材料后,需改进原有的结构,使仪表板的固有频率避开噪声源的峰值频段,避免结构在某些频段内的声学特性恶化。采用镁合金材料可在满足汽车减重要求的同时,改善驾驶室内的声学环境。
陈馨蕊郝志勇杨陈王玉兴
关键词:镁合金仪表板结构-声耦合传声损失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柴油机噪声源识别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柴油机噪声源的特点,以柴油机的表面辐射噪声信号为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发动机的噪声源进行了识别。建立具有目标层、频率层和噪声源层3个层次的结构模型,在各个频率段,比较柴油机不同部件的表面噪声信号,构造层次判断矩阵,计算各噪声源对噪声评价点影响的权值,考虑噪声辐射表面积后进行总排序,识别出柴油机的主要噪声源为齿轮室罩,是降噪的重点。
陈馨蕊郝志勇杨陈
关键词:柴油机噪声源层次分析法
高维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识别被引量:3
2012年
将增量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推广到高维振动系统,推导了基于增量谐波平衡的多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识别方程.针对一个两自由度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讨论了系统在单周期、倍周期和混沌运动状态下的参数识别,以及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验证了增量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在多自由度系统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识别精度,以及良好的抗噪能力.
苏鸾鸣叶敏
关键词:参数识别高维非线性系统
金属材料干摩擦特性的实验与仿真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单自由度弹簧阻尼器模型和Mindlin理论模型,通过金属材料干摩擦动态特性实验,得到了干摩擦迟滞特性曲线以及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变化规律.随着两接触面间相对位移幅值的增大,摩擦力等效刚度单调下降,并且趋于平缓,而摩擦力等效阻尼则随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单调上升,并且在无量纲相对位移幅值为2.0附近达到最大值后随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单调下降.通过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和两种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当无量纲相对位移幅值小于1.0时理论模型无法反映系统的刚度与阻尼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了与实验相一致的有限元预测模型.对比分析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程度,有限元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工程实际中金属材料的干摩擦特性.
林琼郝志勇刘宇恒
关键词:干摩擦等效刚度等效阻尼
金属材料干摩擦特性仿真方法与试验验证
2009年
通过设计的金属干摩擦特性试验装置,测量得到了金属材料试件在固定正压力下的干摩擦迟滞特性,并且在MSC/MARC中建立了与试验相一致的有限元模型来仿真预测干摩擦接触的粘-滑迟滞特性。通过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发现有限元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以及理论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较好,从而有助于分析工程实际中材料干摩擦特性和阻尼特性,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可行性。
林琼郝志勇刘宇恒
关键词:金属材料干摩擦仿真
内燃机镁、铝铸件NVH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某型号汽油机油底壳为例,运用有限元/边界元法对相同体积的镁、铝合金结构各自的NVH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运用自由悬挂的支撑方式对油底壳进行了模态识别试验,并对结构进行了表面振动测试和噪声识别,发现结构在1400 Hz左右振动最为剧烈。仿真方面,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铝合金油底壳模态频率,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而相同结构镁合金油底壳固有频率比原油底壳稍低;频响计算结果表明,相同激励下镁合金油底壳由于材料优良的阻尼性能结构响应小于铝合金油底壳;最后运用边界元法进行噪声辐射分析结果显示,镁合金油底壳噪声总声功率级低于铝合金油底壳噪声总声功率级。
郑光泰郝志勇蔡军毛溶洁
关键词:内燃机汽车发动机镁合金NVH性能
粘弹性复合材料屈曲梁非线性参数振动的稳定性和分岔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以ABS树脂为基材,填充1%~10%的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制成纳米复合材料系列梁样本,并搭建了参数激励非线性振动实验系统。采用实验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粘弹性屈曲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特性,利用多尺度方法对系统的幅频响应和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参数激励幅值对系统分叉行为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系统通往混沌的道路,获得了丰富的动力学现象。
曾志刚叶敏
关键词:稳定性分岔混沌
黏弹性复合材料梁动力学实验建模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ABS树脂为基材,填充1%~10%的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制成纳米复合材料样本系列,搭建了参数激励非线性振动实验系统.采用实验建模的方法,基于非线性增量谐波平衡识别理论,建立了黏弹性复合材料屈曲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模型和实验系统在定性定量分析上的一致性,并且对一类不同配比成分的纳米复合材料也有很好的适用性.
吴健叶敏李兴窦苏广
镁合金AZ31阻尼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脉冲响应衰减法研究镁合金AZ31的减振降噪效果.由脉冲激励激发镁合金薄板自由振动,测得镁合金薄板表面的辐射声压,将声压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分离出薄板各个简正振动对应的辐射声压,或分析带宽内几个简正振动产生的复合声压,将该声压信号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由拟合曲线的斜率得出镁合金的阻尼损耗因子,并与钢的阻尼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镁合金的阻尼损耗因子随频率的增大逐渐减小,在660、1090、1230和1760Hz处存在阻尼峰值,是减振性能最佳的频率.在中低频段,镁合金的阻尼性能约为钢的2、3倍.镁合金构件在使用中必将体现出良好的抗冲击和减振降噪性能.
陈馨蕊郝志勇杨陈
关键词:镁合金阻尼
基于增量谐波平衡的参激系统非线性识别法被引量:12
2010年
将增量谐波平衡法应用到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参数识别中,针对Mathieu-Duffing方程,推导了利用增量谐波平衡原理识别参数激励非线性系统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改进了增量谐波平衡方法的推导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harmonic balance nonlinearity identification,HBNID)和增量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 nonlinearity identification,IHBNID)的效果,验证了增量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量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的计算效率较高,计算精度和抗噪能力都优于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
窦苏广叶敏张伟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