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X012)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黎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形而上
  • 1篇学史
  • 1篇演进逻辑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史
  • 1篇哲学史研究
  • 1篇史学
  • 1篇史学特征
  • 1篇文化
  • 1篇流动性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 1篇阶级
  • 1篇经世
  • 1篇客观性
  • 1篇回到马克思
  • 1篇发微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作者

  • 4篇黎学军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客观性、经世、文化——从马哲史著述的史学特征看
2012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述,记载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诸概念、范畴历史演进轨迹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它所呈现出的史学特征与其主流认知的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章以苏联、东欧及我国马哲史著述所呈现的史学特征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出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逐一分析。首先检视并说明"客观性"的双重含义及分析它在马哲史著述中的体现;其次以"经世"为主线扫描马哲史著述中很不"客观"的条文;再次诠释马哲史著述呈现的"文化"特征及其含义。
黎学军
关键词: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史发微
2012年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史研究是自1979年我国马哲史学会成立迄今我国马哲史学科发展历程的一门"新"学科,所谓"新"在于学界尚无集成研究该历程的著述问世。我国马哲史学会成立已33年,第一部马哲史稿编撰出版迄今已历31年,将这30余年间该种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首要任务的史学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史学史的体相汇聚成篇,明晰我国马哲史学史研究的分期、内生逻辑、史德构建三方面内容,有利于建构一个脉络清晰的学科史研究模型。
黎学军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微
阶级流动性问题的解析被引量:3
2012年
阶级流动性问题既关涉现实生活也关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理论根基。然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问题却缺乏精细的解答,以致于一些关于阶级问题的理论困难长期困扰着人们,诸如阶级流动所指称的人群是阶级抑或阶层,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无阶级社会是否有启示意义,等等。社会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那些为了将社会生活简单化处理而牺牲掉的关于阶级理论的"枝枝蔓蔓"也许正是我们理解阶级流动性问题不可或缺的,应当重新使其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为我们全面理解阶级流动性问题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景观。
黎学军
关键词:阶级流动性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演进逻辑
2016年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特色学科,它对中国现当代意识形态的构筑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兴盛以及马克思思想向西方学界和文化的回归,传统马克思哲学史研究面临着时代挑战。梳理并反思中国马哲史研究的历史逻辑,探究其发展的思想轨迹,无疑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哲学史研究的逻辑进程主要有三条路径:形而上、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者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构成马哲史研究的核心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都带有历史的问题和局限。形上追问,是要理论研究重新找回反思精神,回到思想的本真状态,它是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一股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浪潮而来,旨在消除文化大革命以来极左思想的影响;"回到马克思",试图告别前苏联模式对于马克思理论的意识形态化解读,通过回到马克思的理论原点来重新发现马克思的理论宗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向未来的当代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赋予马哲史研究的一个时代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研究只有回应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诸多挑战,才能继续保持理论的生命力。
黎学军
关键词:形而上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