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0QA1402200)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正寰王小明刘晓庆马波杨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馆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洞穴
  • 1篇英文
  • 1篇鼠兔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DNA
  • 1篇高原鼠兔
  • 1篇粪便DNA
  • 1篇高山草甸
  • 1篇NDVI
  • 1篇BASED_...
  • 1篇CERVUS
  • 1篇GENETI...
  • 1篇GIS分析
  • 1篇藏狐
  • 1篇草甸
  • 1篇SICHUA...
  • 1篇POPULA...
  • 1篇MICROS...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科技馆

作者

  • 2篇王正寰
  • 1篇马波
  • 1篇刘晓庆
  • 1篇刘楠
  • 1篇王小明
  • 1篇杨刚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兽类学报
  • 1篇Zoolog...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粪便DNA的藏狐微卫星位点筛选及个体识别(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藏狐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最主要的野生动物终末宿主。棘球绦虫会导致一类称为棘球绦虫病的致死性人兽共患疾病,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是该病重要的流行区。因此作为终末宿主,评估藏狐种群的棘球绦虫感染率对于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意义明显。而要获取这方面信息,首先必须了解藏狐的种群数量。为此,我们基于非损伤取样的原则,使用藏狐新鲜粪便作为研究材料,从已发布的藏狐及近缘种的48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了11个用于藏狐粪便DNA多态性分析。对2011-2012年7-8月间收集的128份有效藏狐粪便样品(2011年68份,2012年60份)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引物标记法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位点的基因型数(N),期望杂合度(H e)、观测杂合度(H o)、多态信息含量(PIC)以及不同个体基因型相同概率值(PI)。结果发现,各位点N介于4-7,H e为0.66-0.80,H o为0.17-0.68,PIC为0.5496-0.7623。11个位点的累积PI值满足个体识别的需要(PI biased=1.283×10-11;PIsibs=7.572×10-5)。但是,由于粪便DNA质量差异较大,不同位点的扩增成功率差异较大(0.176-0.926)。我们发现,按照扩增成功率由高到低排列,前6个微卫星位点(P03,CXX172,CPH6,CPH8,P01i,P08)的扩增成功率均超过0.6,且累积PI值小于0.004(PI biased=2.775×10-7;PI sibs=3.606×10-3),表明这6个位点可以对藏狐进行个体识别。因此,针对本研究的数据,制定了如下的个体识别原则:(1)只有粪便DNA至少成功扩增出前6个微卫星位点的样品可以进入下一步分析;(2)所有位点的信息均相同的两个样品被认为是来自同一个体;(3)保险起见,如果仅有一对位点信息不相等,此两个样品依然被判定来自同一个体。在此基础上,我们从2011年样品中识别出30个藏狐个体,从2012年样品中识别出21个个体。
杨应远刘楠左清秋仁青彭措谢飞杨刚王正寰
关键词:藏狐微卫星DNA粪便DNA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 Sichuan sika deer(Cervus sichuanicus) population in Tiebu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variation被引量:1
2014年
Cervus sichuanicus is a species of sika deer (Cervus nippon Group). To date,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quantity surveying and behavior studies, with genetic information on this species currently deficient.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to assist in the protection of this species, we collected Sichuan sika deer fecal samples from the Sichuan Tiebu Nature Reserve (TNR) and extracted DNA from those samples. Microsatellite loci of bovine were used for PCR amplification. After GeneScan, the genotype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Sichuan sika deer in TN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of the Sichuan sika deer population in TNR was 0.562, equivalent to the averag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of endangered animals, such as Procapra przewalsldi. Furthermore, 8 of 9 microsatellite loci significantly deviated from the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and two groups existed within the Sichuan sika deer TNR population. This genetic structure may be caused by a group of Manchurian sika deer (Cervus hortulorum) released in TNR.
Ya HEZheng-Huan WANGXiao-Ming WANG
关键词:MICROSATELLITE
高原鼠兔洞穴数量与其栖息地植被分布格局的GIS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其生境利用特征对高寒草甸植被保护的影响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我们于2008年9月在四川省石渠县云波沟面积为44km2的研究区域内进行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数量样线调查。该地区一直以来放牧压力较小,2006年起执行国家西部退牧还草政策后,放牧完全停止。调查期间共完成样线7条,总长度19km,获得取样单元2,423个。根据中巴资源2号卫星2008年9月18日拍摄的遥感图像计算并提取研究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利用石渠县地形数字地图建立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坡度。用Bonferroniz检验比较取样单元内鼠兔洞穴数量与NDVI以及洞穴数量与坡度间的相互关系发现:NDVI值较低区间(0.1-0.3)内鼠兔洞穴数量显著低于理论预期值,中等NDVI值区间(0.3-0.4)内鼠兔洞穴的数量与理论值没有显著差异,而NDVI值较高区间(0.4-0.6)内,鼠兔洞穴的数量显著高于理论预期。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DVI与洞穴数有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回归关系y=16.50x+0.87(R2=0.78,P<0.001);鼠兔有效洞穴数量和坡度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04,P=0.441)。因此,我们认为在无家畜竞争的自然环境中,栖息地植被的质量是影响高原鼠兔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高原鼠兔有选择地利用植被较好的生境而避免使用植被过度退化的生境,这种利用方式在客观上防止了栖息地植被的过度破坏。
马波王小明刘晓庆王正寰
关键词:高原鼠兔洞穴栖息地高山草甸NDV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