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120)

作品数:12 被引量:167H指数:9
相关作者:麦康森艾庆辉邓君明张文兵谭北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牙鲆
  • 3篇豆粕
  • 3篇营养
  • 3篇摄食
  • 3篇氨基酸
  • 2篇蛋白质
  • 2篇低聚糖
  • 2篇营养效应
  • 2篇鱼类
  • 2篇植酸
  • 2篇植酸酶
  • 2篇饲料
  • 2篇酸酶
  • 2篇消化率
  • 2篇晶体氨基酸
  • 2篇大豆低聚糖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代谢酶活性
  • 1篇蛋白

机构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篇麦康森
  • 6篇艾庆辉
  • 6篇邓君明
  • 5篇张文兵
  • 3篇陈京华
  • 3篇王小洁
  • 3篇谭北平
  • 1篇张璐
  • 1篇万建民
  • 1篇张文伟
  • 1篇雷兴刚
  • 1篇徐玮
  • 1篇江玲
  • 1篇刘付志国
  • 1篇翟虎渠
  • 1篇马洪明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低聚糖对牙鲆营养效应的研究:Ⅰ摄食、生长和代谢酶活性被引量:6
2009年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蛋白源(鱼粉,FM;大豆分离蛋白,SPI)基础饲料中添加大豆低聚糖(SBO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摄食率、生长性能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以FM、SPI作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饲料FM、SPI分别以FM、SPI作为主要蛋白源;饲料FMO、SPIO分别在饲料FM、SPI基础上添加10%SBOS(水苏糖:2.61%;棉籽糖:0.61%)。试验表明:①饲料中添加SBOS对牙鲆前两周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显著降低了整个养殖周期FMO组牙鲆总摄食率,提高了SPIO组牙鲆总摄食率(p<0.05);②FM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对牙鲆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SPI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对FER和PER无显著影响,却显著提高了SGR(p<0.05);③FM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提高了牙鲆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和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活性,但仅AST差异显著(p<0.05),而对肝脏AST、ALT、AKP、LDH和γ-G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SPI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显著提高了血浆ALT和LDH活性,而对AST、AKP和γ-GT活性无显著影响;同时,SPI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显著提高了肝脏AST和ALT活性,而对AKP、LDH和γ-GT活性无显著影响;④饲料中添加SBOS对牙鲆血浆中尿素氮和游离氨基酸浓度均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源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效应;其中,FM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表现出一定的抑制生长效应,而SPI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却表现出促生长效应。
邓君明麦康森艾庆辉张文兵
关键词:牙鲆大豆低聚糖营养效应摄食代谢酶
鱼类对晶体氨基酸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综述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晶体氨基酸的溶失,晶体氨基酸与饲料中蛋白态氨基酸的吸收不同步主要影响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饲料pH、饲料离子平衡、水温和氨基酸构型也会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可通过微胶囊或包被处理、增加投喂频率和调节饲料pH/离子平衡来提高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
邓君明麦康森
关键词:鱼类晶体氨基酸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5
2010年
简述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其数学模型;以FAO/WHO推荐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数列作为参考序列,以参评食物样品中必需氨基酸组成作为比较序列,探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用于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灰色关联度与蛋白质效率比(PER)、净蛋白比(NP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2(P<0.01),0.961(P<0.01);而其余化学指数(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与PER,NPR的相关性均较低(r<0.4)。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与蛋白质品质生物学指标高度相关,其比其他化学指数更接近蛋白质生物学效应。
雷兴刚邓君明麦康森
关键词: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灰色关联度分析
水稻种子休眠性基因座的定位和分析被引量:17
2005年
水稻种子休眠性是关系到稻米品质和稻种质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与穗发芽抗性直接相关。DNA 标记和水稻连锁图谱的发展,为定位种子休眠性的基因位点、研究单个基因的“剂量效应”和剖析各基因位点对环境的敏感性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性。迄今,利用分子标记,对不同的遗传群体,已初步定位了多个与水稻种子休眠性有关的QTL。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种子休眠性传统遗传学研究概况,重点对已报道的种子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比较分析,探查稳定表达的种子休眠性QTL,讨论了水稻种子休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途径。
江玲张文伟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种子休眠性基因座数量性状位点QTL
大豆低聚糖对牙鲆营养效应的研究:Ⅱ消化率和消化生理被引量:7
2009年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蛋白源(鱼粉,FM;大豆分离蛋白,SPI)基础饲料中添加大豆低聚糖(SBO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后肠)和肝脏消化酶活性、饲料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道(胃、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分别以FM、SPI作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饲料FM、SPI分别以FM、SPI作为主要蛋白源;饲料FMO、SPIO分别在饲料FM、SPI基础上添加10%SBOS(水苏糖:2.61%;棉籽糖:0.61%)。试验表明:①饲料中添加SBOS普遍降低了牙鲆消化道和肝脏蛋白酶活性,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M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显著降低了肝脏脂肪酶活性(p<0.05),而对消化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SPI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显著提高了前肠脂肪酶活性,降低了胃和中肠脂肪酶的活性,而对幽门盲囊、后肠和肝脏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FM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显著降低了中肠淀粉酶活性,提高了胃淀粉酶活性(p<0.05),而对幽门盲囊、前肠、后肠和肝脏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SPI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显著提高了胃和前肠淀粉酶活性,降低了中肠脂肪酶活性(p<0.05),而对幽门盲囊、后肠和肝脏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②FM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显著降低了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而对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SPI基础饲料中添加SBOS对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③饲料中添加SBOS对牙鲆胃和小肠组织结构均无明显负面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SBOS对牙鲆消化道和肝脏消化酶活性、饲料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道组织结构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效应;大豆蛋白源中含有的SBOS不是影响牙鲆对其利用率差的主要因素。
邓君明麦康森艾庆辉张文兵
关键词:牙鲆大豆低聚糖营养效应消化率消化生理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5
2006年
以初始体重(1.88±0.01)g的大黄鱼(Poseudosciaena crocea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后,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上升趋势,并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淀粉酶活性,添加植酸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然而,大黄鱼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并没有受到2种酶制剂添加的显著影响。
张璐麦康森艾庆辉谭北平
关键词:大黄鱼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消化酶
鱼类蛋白质周转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7年
蛋白质周转代谢是鱼体内蛋白质沉积从而使水生动物实现其生命功能的惟一生物学途径,这一过程受到营养和非营养因素的调节。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周转代谢的概念、生物学意义和影响因素,并综述了调控鱼类蛋白质周转代谢的营养与非营养因素,同时介绍了蛋白质周转代谢的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方向,旨为从代谢水平上研究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及寻求鱼粉蛋白替代源提供参考。[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65-172]
邓君明麦康森艾庆辉张文兵王小洁
关键词:鱼类蛋白质周转蛋白质代谢
不同添加方式植酸酶处理豆粕对牙鲆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以初始平均体重(2.02±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植酸酶对牙鲆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在5000.0g豆粕中添加2.5g植酸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植酸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粗蛋白49.7%、总能20.9kJ/g)饲料,对照饲料主要以鱼粉为蛋白源;在对照饲料的基础上,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每千克豆粕组饲料中添加1000IU植酸酶,配制成植酸酶组饲料;用植酸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植酸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植酸酶则显著降低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直接添加植酸酶组、植酸酶预处理豆粕组牙鲆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与鱼粉对照组相比较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与不添加植酸酶的豆粕组相比较,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1000IU/kg饲料的植酸酶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氮贮积率(P<0.05)和磷贮积率(P<0.01),显著降低氮排放率(P<0.05)和磷排放率(P<0.01),但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豆粕中添加植酸酶进行发酵预处理,降低了豆粕中植酸含量,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预处理豆粕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显著降低氮(P<0.05)、磷和钙的排放率(P<0.01)。
陈京华麦康森
关键词:牙鲆豆粕植酸酶饲料利用
不同氨基酸包被方法对牙鲆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晶体氨基酸(CAA)和不同壁材包被的CAA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摄食、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6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饲料SPC作为对照组,未添加氨基酸;饲料SPCF在饲料SPC基础上添加了2.3%CAA混合物;饲料SPCC、SPCZ、SPCK和SPCT在饲料SPC基础上分别添加了醋酸纤维酯、玉米醇溶蛋白、卡拉胶和棕榈酸甘油酯包被CAA。试验表明:(1)添加CAA和包被CAA均显著提高了牙鲆摄食率(P<0.05),其中以添加CAA效果最好。(2)添加CAA和包被CAA均提高了牙鲆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R)和蛋白质效率(PER),其中以SPCT、SPCC组SGR最高;SPCK、SPCT组FER和PER最高。(3)添加CAA和包被CAA均提高了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其中以SPCT组AST和ALT活性最高。(4)添加CAA显著提高了血浆尿素氮(UN)和游离氨基酸(FAA)浓度(P<0.05);CAA包被处理后,UN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FAA浓度也不同程度地降低,尤其以SPCT组效果最为显著。结果表明以棕榈酸甘油酯包被CAA效果最好。
邓君明麦康森艾庆辉张文兵王小洁谭北平
关键词:牙鲆晶体氨基酸
米曲霉AS 3.951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以初始平均体重(2.07±0.02)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和未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S3.951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经检测,与未发酵豆粕相比较,发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皂甙、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6.5%、26.6%、11.7%、30.1%和19.7%。实验共制作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未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25%、40%和55%的鱼粉蛋白;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40%和55%的鱼粉蛋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对大菱鲆的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饲料中未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水平为25%时,对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替代水平为40%和55%时,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1)。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水平为40%时,未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替代水平为55%时,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P<0.01)。
陈京华
关键词:大菱鲆豆粕米曲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