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M203145)

作品数:7 被引量:89H指数:3
相关作者:邵爽邱瑾游金宗李雪锋马博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荧光
  • 6篇荧光猝灭
  • 6篇猝灭
  • 5篇蛋白
  • 5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沙星
  • 3篇相互作用
  • 3篇光谱
  • 2篇荧光光谱
  • 2篇氟沙星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荧光法
  • 1篇人血清白
  • 1篇人血清白蛋白
  • 1篇同步荧光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地嗪
  • 1篇头孢地嗪钠
  • 1篇帕珠沙星
  • 1篇齐多夫定

机构

  • 7篇浙江教育学院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篇邵爽
  • 2篇邱瑾
  • 2篇游金宗
  • 1篇王学杰
  • 1篇雷群芳
  • 1篇张佳捷
  • 1篇马博英
  • 1篇李雪锋
  • 1篇沈小赟
  • 1篇钱欢欢
  • 1篇许晓丽
  • 1篇王嵩

传媒

  • 3篇浙江教育学院...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测定了298,308 K温度下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7.63×104,6.25×104L.mol-1)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4,1.03),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并运用F 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其相互结合时授-受体间距离r为3.17 nm;采用同步荧光技术确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3种金属离子对该结合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其相互作用机制.
游金宗邵爽雷群芳
关键词:甲磺酸帕珠沙星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同步荧光
光谱法研究芦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用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芦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分别测定了295,310 K两个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芦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以氢键或范德华力为主,并运用F 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其相互结合时授-受体间的距离r;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确定芦氟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邵爽
关键词:芦氟沙星人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拉米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07年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Tris-HCl缓冲溶液中拉米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机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拉米夫定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并对其猝灭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拉米夫定对BSA的猝灭为静态猝灭;运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得到298K时拉米夫定与BSA结合常数KA为1.79×105L.mol-1和结合位点数n为1.04,说明二者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其作用力主要为氢键或范德华力;根据F 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求得拉米夫定在BSA上距色氨酸残基的距离r为2.21nm;最后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发现拉米夫定对BSA构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邵爽钱欢欢沈小赟许晓丽王嵩
关键词: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拉米夫定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头孢地嗪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52
2005年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头孢地嗪钠(CDZ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测定了头孢地嗪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头孢地嗪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运用F觟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头孢地嗪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其授体-受体间的距离,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头孢地嗪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邵爽马博英王学杰张佳捷李雪锋秦青
关键词:头孢地嗪钠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金属离子对齐多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pH7.1)中齐多夫定(ZDV)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及三种金属离子(Cu2+,Mg2+,Zn2+)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齐多夫定及金属离子均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齐多夫定与BSA间存在较强结合作用,热力学参数ΔH和ΔS分别为-10.2kJ·mol-1和77.5J·mol-1·K-1(298K),表明其结合力以静电作用力为主;298K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结合距离分别为6.92×105L·mol-1、1.18和2.28nm;温度升高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减小.三种金属离子均导致ZDV与BSA的结合常数减小,结合距离增大.
邵爽邱瑾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齐多夫定金属离子荧光猝灭
氧氟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研究
2006年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氧氟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作用,测定了两个不同温度下氧氟沙星与DN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氧氟沙星与DNA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进一步考察了二种金属离子及盐效应对该结合反应的影响.
邵爽
关键词:氧氟沙星小牛胸腺DNA荧光猝灭
荧光法研究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0
2007年
在Tris缓冲溶液(pH7.0)体系中,用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345nm)产生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证明其为静态猝灭机制,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298、308K时结合常数KA(分别为4.22×104、3.95×104L.mol-1)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2、1.0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运用F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5.67nm);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构像的影响。
邱瑾邵爽游金宗
关键词:奥沙利铂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