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MZ009)

作品数:10 被引量:165H指数:4
相关作者:袁娥陆海发胡玉荣何明陈晓婧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国家认同
  • 5篇民族
  • 3篇佤族
  • 3篇文化
  • 2篇民族认同
  • 2篇边疆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文化
  • 1篇秩序
  • 1篇少数民族
  • 1篇社会秩序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农村
  • 1篇偏远

机构

  • 9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袁娥
  • 3篇陆海发
  • 2篇胡玉荣
  • 1篇赵秀兰
  • 1篇陈晓婧
  • 1篇丁爱华
  • 1篇何明

传媒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民族研究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当前我国边疆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被引量:18
2011年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这种国家的"多民族"在边疆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因此变得十分复杂。伴随着当前我国边疆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边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来,因此两者之间的整合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在现实的认同整合过程中,必须调整我国当前的民族政策取向、转变边疆治理的思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正当权益,并通过国族建设实现边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共存。
陆海发胡玉荣
关键词:边疆治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莽语与佤语的基本词汇比较——兼谈莽语与佤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被引量:3
2011年
实地调查和微观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境内的莽人和佤族分别使用的莽语和佤语之间存在很多相同的语言现象。两种语言的基本词汇在构词方式、表示概念的方法上都有共同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同源词。此外,在吸收外来词的方法方式上,这两种语言也趋于一致。
赵秀兰
关键词:佤语基本词汇外来词
云南阿怒人建房“可汝调”研究
2010年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阿怒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以房屋"中柱"为演绎场所的"可汝"歌舞,在阿怒人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拟通过对"可汝"歌舞体系中的建房"可汝调"的人类学分析,从被营造的场景中,层层剥离建房"可汝调"繁杂仪式表象下的民俗性外衣,从而探寻其深层蕴涵的神圣性本质。
袁娥丁爱华
阿怒人的国家认同研究——基于音乐文化的视角
2011年
综观当下学界有关族群的国家认同研究,大多从族群与国家关系的互动视角来探讨,而鲜有通过全面探析族群音乐文化事项来诠释国家认同问题。本文基于对世居云南最西北、怒江的上游腹地——云南省贡山县阿怒人的实证调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事项,分析根植于阿怒人族性中的国家认同意识,以期在学术上增添一个解读国家认同的视角,并为探寻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共生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考。
袁娥丁爱华
关键词:音乐文化国家认同
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研究--以云南省西盟县大马散村为例被引量:12
2009年
文章基于笔者的实证调查,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大马散村为例,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对城市中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进行了分析。继而指出,城市中的大马散佤族人在感受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面临着城市文明和汉文化强烈冲击的过程中,并没有出于自我保护而内卷在一定的空间聚落和心理状态之内,而是积极寻求同主流文化的互动,不断积累着自身的现代性,其文化适应策略属于整合型。
何明袁娥
关键词:佤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
佤族文化中的国家认同实证考量被引量:2
2011年
学界在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时,多强调民族认同的文化属性和国家认同的政治属性。以佤族为例,探讨佤族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意识,进而从民族文化的根源上寻求两种认同的良性整合,有利于维持和巩固一个国家认同优先于民族认同的认同结构,增强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袁娥
关键词:佤族文化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被引量:114
2011年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袁娥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佤族国家认同的历程、现状与挑战被引量:4
2011年
佤族的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通过创世神话、历史传说、反帝抗日运动、新中国初期社会改造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跨境族内对比,佤族自身建构起稳固的国家认同。然而面对诸多潜在影响因素,仍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强化佤族的国家认同,以维护边疆安定。
陈晓婧
关键词:佤族国家认同跨境民族
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对策被引量:17
2010年
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从而保持国家认同在认同序列上的优先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面临着诸如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基础教育薄弱、现代化冲击、民族政策负面效应、境外势力渗透等重重挑战,急需从培育普适性公民文化、转变边疆治理思路、调整民族政策取向、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强化国族认同等方面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陆海发袁娥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
偏远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瓶颈与突破口——以云南开远市碑格乡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偏远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殊困难与问题。对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碑格乡的实地调查表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础薄弱、自然环境恶劣、文化贫困、基础教育滞后、人才资源匮乏、资源掠夺严重等构成了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阻滞性因素。偏远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才能走出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
胡玉荣陆海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