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2212)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高巍徐晶莹宋启娲李志旺孙法鹏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翻译
  • 3篇烟云
  • 3篇京华烟云
  • 3篇浮生
  • 3篇浮生六记
  • 3篇《浮生六记》
  • 3篇《京华烟云》
  • 2篇诗词翻译
  • 2篇文化
  • 2篇互文
  • 2篇互文性
  • 2篇翻译特征
  • 1篇艺术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浮生六...
  • 1篇通顺
  • 1篇女性主义翻译

机构

  • 8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高巍
  • 3篇宋启娲
  • 3篇徐晶莹
  • 2篇孙法鹏
  • 2篇李志旺
  • 2篇刘媛媛
  • 1篇张松
  • 1篇董琳
  • 1篇武晓娜
  • 1篇程梅玉

传媒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商贸职业...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析《京华烟云》的自译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试图从自译理论的角度,结合《京华烟云》中所传达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在理论和语料的支撑下剖析《京华烟云》的自译特征并讨论创作和翻译之间的界限,力图突破翻译的界定范围,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尝试。
高巍孙法鹏李志旺
关键词:《京华烟云》传统文化翻译特征
试析《浮生六记》中的引典翻译——以“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为视角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从诺德提出的"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角度,分析诗句和成语俗语的翻译特征。文献型翻译较多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而工具型翻译以更易于译文读者理解的方式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译文中两种方法综合体现、相得益彰,在确保译文与英语读者的认知理念不相冲突的同时,较为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高巍徐晶莹刘媛媛
关键词:工具型翻译翻译特征
试析《京华烟云》中的诗词翻译被引量:1
2011年
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京华烟云》包含了部分中国诗词佳句的翻译,可视为翻译实践的范本。以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为视角,探析诗词的翻译,有助于了解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特点及其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巍徐晶莹宋启娲
关键词:翻译标准忠实通顺
《浮生六记》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被引量:1
2010年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探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有关篇章,可以发现译者对她所喜爱的女主人公的真情流露。针对该译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讨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同时反映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
高巍李志旺孙法鹏
关键词:《浮生六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译者主体性
简析《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被引量:3
2009年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以译写结合的方式传承中国文化,并获得了成功。他打破了传统翻译形式规则,灵活运用节译、摘译、编译等翻译变体,使译写完美地结合。通过对《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进行分析,说明多样的翻译形式和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译写能够相辅相成。林语堂先生这种英文创作形式不失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高巍武晓娜张松
关键词:翻译翻译变体文化
从互文性角度觅《京华烟云》的翻译痕迹被引量:2
2010年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19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英语小说,林语堂将文中的互文知识进行重构和扩充并将其传译到西方的语言世界中,这种英文创作过程实际上暗含了一个互文的翻译过程。因此,试从互文性角度来分析《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痕迹。
高巍宋启娲徐晶莹
关键词:京华烟云互文性
从互文性角度探讨林语堂先生的古诗词翻译
2012年
从互文性视角探讨林语堂先生《古文小品译英》中"Love and Death"章节涉及的一些诗词翻译的特点。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各文本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关联,而"Love and Death"这一章节中的诗词从深层来看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由此可以解释林语堂在编译时按照古文内容主题划分章节的原因所在。把相似文化内涵的文章置于同一章节之中,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主旨。
高巍程梅玉董琳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翻译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跨文化解读被引量:1
2010年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译作,为西方读者广为接受,甚受好评,是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成功典范。从文化补偿、文化借用、文化替换三个方面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进行跨文化解读。
高巍宋启娲刘媛媛
关键词:《浮生六记》跨文化解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