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8B001)

作品数:4 被引量:175H指数:3
相关作者:袁晓铭曹振中陈龙伟孙锐孟凡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液化
  • 2篇汶川地震
  • 1篇地震工程
  • 1篇液化场地
  • 1篇锥尖阻力
  • 1篇汶川8.0级...
  • 1篇汶川大地震
  • 1篇剪切波速
  • 1篇CPT
  • 1篇波速
  • 1篇大地震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作者

  • 4篇曹振中
  • 4篇袁晓铭
  • 2篇孟凡超
  • 2篇孙锐
  • 2篇陈龙伟
  • 1篇蔡晓光
  • 1篇孟上九
  • 1篇张建毅
  • 1篇董林
  • 1篇邱毅
  • 1篇徐进
  • 1篇王维铭
  • 1篇陈红娟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汶川8.0级地震液化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25
2009年
针对目前对汶川8.0级地震液化认识尚少的现状,通过较详尽的现场调查以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讨论本次地震的液化分布及特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液化范围广,涉及长约500 km、宽约200 km的区域,但分布很不均匀。液化集中在长约160 km、宽约60 km的长方形区域并呈6个条带分布,在VIII度区内最为集中,与各地区的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呈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本次地震液化具有与以往不同的3个突出特征:(1)VI度区内出现显著液化及其震害现象,实地发现10处液化点,分布在5个不同地区,其中有2处液化直接导致了房屋的破坏;(2)深层土液化,4个不同地区的村庄均出现了液化喷水高度达10 m以上,专门的勘察确认了此次地震20 m处液化的真实性;(3)砂砾层液化,专门的勘察验证这一现象,并且通过液化喷砂量和喷水时间以及工程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推断此次地震中砂砾层液化应占很大比重。
袁晓铭曹振中孙锐陈龙伟孟上九董林王维铭孟凡超陈红娟张建毅蔡晓光
关键词:地震工程汶川8.0级地震液化
砂砾土液化判别的基本方法及计算公式被引量:22
2011年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中液化现象显著且砂砾土液化占很大比重,而我国一些地区砂砾土分布广泛,发展相应液化预测和判别方法十分必要。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来源于砂层(细粒土)液化资料,且按规范规定标准贯入试验不适于砂砾场地,故现有规范中基于标贯的液化判别方法对砂砾土不可行。以汶川大地震液化震害调查和现场测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动探试验)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并建立了计算模型和公式。结果表明:砂砾土液化判别由初判和复判两部分组成,初判以排除不可能液化及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情况为目标,复判则可采用动探击数N120为基本指标的计算模型。初判包括地质年代、埋藏条件和含砾量3个条件,复判模型则由动探击数基准值、含砾量、砂砾土埋深、地下水深度和地震烈度等5个参数组成。根据此次地震液化砂砾土埋深及地下水位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归一化方法导出动探击数基准值,利用优化方法推导出砂砾土深度及地下水位的影响系数。提出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砂砾土液化的影响因素,复判模型和公式表达简单明了,回判成功率较高,且与现有规范具有连续性,便于工程应用。
袁晓铭曹振中
关键词:液化汶川地震
唐山地区可液化场地标准CPT指标及其与剪切波速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无论从以往大地震的经历还是未来潜在地震危险的角度,唐山地区都是一个研究液化的良好的实验场,对其可液化场地获取符合国际标准的、代表目前国际上液化势衡量指标发展趋势的CPT测试结果,对积累液化研究基础数据、研究液化前后场地的抗液化性能变化以及发展新的液化预测方法应是有意义的工作。本文采用国际标准的CPT技术对唐山地区可液化场地进行实地勘察测试,得到了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这两项新指标,提出了可液化场地剪切波速构造,同时利用系统的优势,得到了可液化场地锥尖阻力与剪切波速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可液化场地CPT剖面和剪切波速特征。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给出的结果具有可靠性。
邱毅曹振中袁晓铭徐进
关键词:CPT锥尖阻力波速
汶川大地震液化宏观现象概述被引量:52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的8.0级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但关于这次地震液化问题目前认识尚少。通过专项考察工作,得到了此次地震液化地理分布及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概述了此次地震液化的宏观现象,包括喷水冒砂、地面塌陷、地裂缝和震害等几个方面,并通过与唐山和海城地震液化情况对比,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液化的特点以及新现象。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液化分布广,液化宏观现象与以往几次大地震很不相同,出现了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Ⅵ区内液化、砾石层液化、高喷水头、地表喷出物类型多和液化伴随地裂缝而加重震害等是其中的代表。
曹振中袁晓铭陈龙伟孙锐孟凡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液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