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451)

作品数:14 被引量:213H指数:9
相关作者:高辉远孙山薛忠财汤浩茹刘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胁迫
  • 3篇AGNO3
  • 2篇叶黄素循环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栽培
  • 2篇梨叶
  • 2篇梨叶片
  • 2篇活性
  • 2篇光谱
  • 2篇光温
  • 2篇光系统
  • 1篇低温弱光
  • 1篇低温弱光胁迫
  • 1篇地力
  • 1篇定梢
  • 1篇多胺
  • 1篇多胺含量

机构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山东省果树研...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作物生...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四川省农业厅

作者

  • 10篇高辉远
  • 5篇孙山
  • 3篇刘娟
  • 3篇薛忠财
  • 3篇汤浩茹
  • 2篇刘玲梅
  • 2篇彭涛
  • 2篇张立涛
  • 2篇姚广
  • 2篇王家喜
  • 2篇柳洁
  • 2篇王少敏
  • 2篇李鹏民
  • 1篇刘美君
  • 1篇姜闯道
  • 1篇杨文渊
  • 1篇王小蓉
  • 1篇陈玮
  • 1篇田慎重
  • 1篇赵世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果树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灌蓝莓光合作用对若干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35
2007年
研究了4个高灌蓝莓品种(‘泽西’、‘日出’、‘乔治亚吉姆’和‘里维尔’)的光合作用启动过程,及其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光合启动时间均较长(46~75min),其中‘里维尔’的光合启动最快,‘日出’最慢。这4种蓝莓的CO2补偿点均较高(89~121μmol·mol^-1),是典型的C3植物。相对南高灌蓝莓品种,北高灌品种‘日出’和‘泽西’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羧化效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饱和光强,‘日出’的光补偿点最低(18.22μmol·mol^-2·s^-1),具备耐阴生树种的特征。北高灌品种的光合最适温度较低,范围也较窄(23~25℃),不适宜在南方高温地区种植;相比之下,南高灌品种‘里维尔’具有较高和较宽的光合最适温范围(23~35℃),适宜引种的区域范围较宽。
孙山李鹏民刘庆忠高辉远
关键词:蓝莓光合作用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
柑橘‘不知火’果实上INA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防除被引量:2
2008年
从目前南方发展的优质杂交柑‘不知火’所面临的霜冻问题出发,分离、纯化四川盆地‘不知火’果实上可能存在的优势冰核活性细菌(ice-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INA)。细菌学鉴定和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9株INA细菌4株为Erwinia ananas,5株为Pseudomonas syringaepvs.,其冰核活性均受温度、菌液浓度及pH值的影响。供试的抗霜素1号、石硫合剂、代森锰锌三种化学药剂对所分离的INA细菌室内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其中以抗霜素1号防除效果最好。同时,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伏令夏橙’果实上还分离出3株对INA细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
汪志辉廖明安杨文渊陈善波黄蕾边强吉
关键词:INA细菌霜冻杂交柑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光合机构对NaCl胁迫的不同响应被引量:27
2011年
以东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ZYD 03262)和山东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山宁11号)为实验材料,通过研究2种大豆植株和离体叶片对不同浓度NaCl(0,100和200 mmol/L)处理的响应,探讨2种大豆光合机构对NaCl胁迫响应的差异和机理。结果表明:NaCl处理完整植株后,2种大豆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降低,而且生长也均受到抑制。但是,NaCl胁迫对栽培大豆各方面的抑制均显著大于野生大豆;野生大豆叶片中的Na+含量、Na+/K+值都显著低于栽培大豆,而野生大豆根中的Na+含量却明显高于栽培大豆。当用100和200 mmol/L NaCl处理2种大豆的离体叶片时,野生大豆的Fv/Fm、ΦPSⅡ、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和光化学性能指数(PI)的下降幅度却显著大于栽培大豆;叶片中的Na+含量也显著高于栽培大豆。这些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野生大豆的光合机构并不抗盐。但是,在盐胁迫条件下,野生大豆植株却能够有效地避免过多Na+进入叶片光合组织,以维持光合机构较高的光合活性,这是野生大豆比栽培大豆更抗盐的原因之一。
薛忠财高辉远柳洁
关键词:盐胁迫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耐盐机制
利用光谱反射技术监测不同地力和施肥条件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不同地力条件下的田间试验,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动态监测了变量施肥和传统施肥条件下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变化,并根据由冠层光谱反射率计算的植被指数分析了不同施肥条件对小麦长势、色素含量、水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量施肥和传统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基本相同,但变量施肥显著降低了肥料施用量,在三块不同地力的小区,变量施肥比传统施肥分别节约施肥量15.7%、68.0%和85.6%;施用拔节肥后,通过对植被指数(NDVI、OSAVI、WI、mSR705)的分析表明,变量施肥和传统施肥处理小麦的冠层结构、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含量均优于对照,但两种不同施肥处理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别。另外,对不同施肥处理后的小麦产量和不同植被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在挑旗期和孕穗期,冠层光谱反射的植被指数与小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显著节约肥料的情况下,变量施肥与传统施肥一样可以通过改善群体结构、冠层的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含量促进小麦的生长,达到增产的效果,并且利用反射光谱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小麦长势和营养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薛忠财高辉远柳洁宁堂原田慎重王瑜
关键词:小麦变量施肥光谱反射
低温弱光胁迫对日光温室栽培杏树光系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以温室栽培的金太阳杏为材料,测定了金太阳杏叶片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探讨了低温弱光(7℃、200μmol.m-2.s-1PFD)对叶片光系统Ⅰ(PSⅠ)和PSⅡ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温室栽培的金太阳杏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光下7℃的低温可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大幅下降,造成激发压(1-qP)增大,进而引起光抑制.低温弱光条件使PSⅠ和PSⅡ功能受到破坏,与单纯低温胁迫(7℃,黑暗)处理相比,经低温、弱光(7℃,200μmol.m-2.s-1PFD)胁迫2h后,PSⅠ活性下降了28.26%,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表明低温弱光条件下PSⅠ比PSⅡ更易发生光抑制.
孙山张立涛王家喜王少敏高华君高辉远
关键词:低温弱光日光温室光系统
AgNO_3对梨叶片不定梢再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为探讨AgNO3在离体培养物形态发生中的作用,以金水和金花梨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AgNO3对梨叶片再生不定梢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mg/LAgNO3能明显提高金水叶片不定梢再生率和再生数;金花叶片不定梢再生有效促进的AgNO3为0.1~0.5mg/L。经AgNO3处理后,2品种抗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在暗培养期间,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较大幅度变化,特别是经0.1mg/LAgNO3处理后,金花叶片中POD活性及金水叶片中CAT活性增幅均高于其余3个处理。叶片中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也增加但上升幅度不及对照。在进入光培养阶段后,添加适当的AgNO3可提高叶片原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峰值,且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随之下降,但较高含量AgNO3处理易引起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回升。虽然品种间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完全一致,但通过比较发现0.1mg/LAgNO3对提高金花和金水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效果最佳。
刘娟汤浩茹刘玲梅
关键词:AGNO3抗氧化酶
AgNO3对梨叶片不定芽诱导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探讨AgNO3在离体培养物形态发生中的作用,以金水梨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梨叶片再生不定芽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胺含量会随着外植体细胞分裂分化迅速增加,其中腐胺含量在培养5d时形成高峰,精胺在20d时出现峰值,而亚精胺在培养过程中2次出现峰值。经AgNO3处理后叶片内源多胺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多,其中以0.1mg/LAgNO3处理效果最明显。
刘娟汤浩茹刘玲梅
关键词:AGNO3内源多胺
黑暗中脱水对‘金太阳’杏离体叶片PSⅠ和PSⅡ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08年
以6年生‘金太阳’杏(Prunus armeniaca lJ.‘Jin Taiyang’)叶片为试材,通过同时测定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和对820 nm光的吸收曲线,分析了黑暗脱水条件下,杏叶片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功能的变化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黑暗中脱水能对光合结构造成严重伤害。黑暗脱水对PSⅡ供体侧的影响不明显。在相对含水量(RWC)降到59%时,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820 nm光吸收曲线的形状已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但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反映PSⅠ活性的ΔI/Io的影响较小。这说明RWC大于59%时,PSⅡ供应电子的能力和PSⅠ接受电子的能力可以保持相互匹配,即PSⅡ和PSⅠ的活性之间是协调的。RWC低于59%时,PSⅠ与PSⅡ之间的上述协调关系被打破,ΔI/Io的下降早而且大于Fv/Fm的变化,表明叶片脱水对PSⅠ的伤害比PSⅡ严重。与Fv/Fm相比,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_(ABS))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两个光系统间光合电子传递的变化。
孙山王少敏王家喜高辉远
关键词:脱水叶绿素荧光光系统
植物叶片和冠层光化学反射指数与叶黄素循环的关系被引量:20
2009年
以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和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Linn.)为材料,使用光谱反射技术测定了这两种植物叶片水平和冠层水平的光化学反射指数(PRI)的日变化,同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这两种植物叶黄素循环的日变化,分析了单叶、群体冠层的PRI与叶黄素循环和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非光化学淬灭(NPQ)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论是叶片水平还是冠层水平,两种植物PRI的变化均与叶黄素的脱环氧化程度和NPQ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与ΦPSⅡ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叶片水平还是冠层水平上的光谱反射指数均能非常好地反映植物光合机构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彭涛姚广高辉远李鹏民王未未孙山赵世杰
关键词:光谱分析仪叶黄素循环
光谱分析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1年
本文介绍了光谱分析技术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植物叶片和冠层的反射光谱特征,可以快速、无损伤地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各种色素含量、叶黄素循环组分、营养状况、水分状况、光能利用效率、植被盖度以及冠层结构等生理生态特征,此外光谱分析还能用来监测湖泊、河流中水华的发生和分布、研究生态系统中CO_2和H_2O的通量以及各种逆境胁迫和放牧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薛忠财高辉远彭涛姚广
关键词:光谱分析色素含量光能利用效率水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