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07CA085)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洪广亮孙琦邱俏檬卢中秋梁欢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4篇弧菌
  • 4篇创伤弧菌
  • 3篇血必净
  • 3篇血必净注射液
  • 3篇注射液
  • 3篇创伤
  • 3篇创伤弧菌脓毒...
  • 2篇蛋白
  • 2篇鼠肺
  • 2篇脓毒症大鼠
  • 2篇转录
  • 2篇合酶
  • 2篇肺组织
  • 2篇病理
  • 2篇大鼠肺组织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免疫印迹
  • 1篇氧化氮

机构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李忠旺
  • 5篇梁欢
  • 5篇卢中秋
  • 5篇邱俏檬
  • 5篇孙琦
  • 5篇洪广亮
  • 2篇李萌芳
  • 2篇汤鲁明
  • 1篇赵光举
  • 1篇左和平
  • 1篇周铁丽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脓毒症大鼠肺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与血必净干预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2的动态表达及血必净干预.方法 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实验室,清洁级SD大鼠11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0)、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50,采用大鼠左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制作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模型)及血必净干预组(C组,n=50,感染后0.5 h腹腔注射血必净4 mL/kg).B、C组大鼠于染菌后1,6,12,24,48 h麻醉后活杀,留取右肺标本.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肺通透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肺MMP-2/9,TIMP-1/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肺MMP-2/9和TIMP-1/2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LSD-t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和C组肺通透性显著高于A组,C组显著低于B组.B组和C组MMP-2/9,TIMP-1/2mRNA显著升高,B组分别于6 h(0.344±0.108),6 h(1.230±0.377),12 h(0.523±0.098),12 h(0.280±0.070)达高峰(P<0.05),C组分别于12 h(0.256±0.074),6 h(0.968±0.225),12 h(0.746±0.316),12 h(0.356±0.035)达高峰(P<0.05),C组MMP-2/9mRNA升高趋势显著低于B组(P<0.05),TIMP-1/2mRNA显著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MMP-2/9,TIMP-1/2蛋白也升高,B组分别于12 h(0.692±0.191),12 h(0.061±0.017),24 h(1384.42±91),24 h(41.04±3.60)达高峰(P<0.05);C组分别于24 h(0.217±0.065),12 h(0.045±0.013),24 h(1617.22±103),24 h(47.66±3.58)达高峰(P<0.05);C组MMP-2/9蛋白升高趋势低于B组(P<0.05),TIMP-1/2蛋白早期与B组差别不大,后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MMP/TIMP比例失衡是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机制之一,血必净可促进MMP/TIMP比例恢复平衡,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孙琦左和平汤鲁明李忠旺卢中秋洪广亮邱俏檬梁欢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大鼠肺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HMGB1表达和肺损伤的动态变化,并探讨HMGB1在创伤弧菌脓毒症肺损伤中作用.方法 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实验室,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10)和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50),采用大鼠左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浓度为6×108cfu/mL,剂量为0.1 mL/100 g)制作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B组于染菌后1、6、12、24、48 h后活杀(各时间点n=1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HMGB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检测肺含水分数和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染菌后12 h(1.161±0.358,P=0.013)、24 h(1.679±0.235,P=0.000)及48 h(1.258±0.274,P=0.004)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量较A组(0.652±0.177)明显增高(P<0.05),并于24 h达到高峰;与A组(0.594±0.190)比较,B组HMGB1蛋白表达量于感染后6 h(1.408±0.567,P=0.026)(P<0.05)逐渐增加,24 h达到高峰(2.415±1.064,P=0.000);与A组(0.699±0.054)比较,B组大鼠肺含水分数于感染后6 h(0.759±0.030,P=0.001)、12 h(0.767±0.023,P=0.000)、24 h(0.771±0.043,P=0.000)和48 h(0.789±0.137,P=0.000)明显增大(P<0.05),呈逐渐递增趋势;感染后12 h,大鼠肺内血管明显充血,间质水肿并伴炎性浸润,且逐渐加重,到48 h肺泡腔塌陷明显,肺泡间隔分界不清.结论 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可导致肺脏损伤,HMGB1的表达增加可能是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邱俏檬李忠旺汤鲁明孙琦卢中秋梁欢洪广亮李萌芳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免疫印迹组织病理
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必净干预组,后两组再分为染菌后1、6、12、24、48 h亚组,每组10只大鼠.于大鼠左后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制备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血必净组于染菌后0.5 h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比值)、TLR4 mRNA表达、NF-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于染菌后6、12、24、48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24 h、48 h较模型组明显减小(均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在染菌后6、12、24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6 h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均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活性在染菌后1、6、12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1 h、6 h较模型组明显降低,24 h、48 h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均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于染菌后1、6、12、24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12 h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TLR4-NF-κB通路参与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LR4-NF-κB活化,减轻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损伤.
李忠旺邱俏檬孙琦卢中秋洪广亮梁欢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损伤肺组织核转录因子病理生理过程
血必净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核因子-KBp65表达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基因及蛋白表达,并探讨血必净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10)、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50,采用大鼠左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制作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和血必净治疗干预组(C组,n=50,感染后半小时腹腔注射血必净4 mL/kg).B、C组于染菌后1、6、12、24、48 h活杀(各时间点n=1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法、Western blot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NF-κB p65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及IL-10的含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肺组织创伤弧菌感染后6、12 h NF-κB p65 mRNA表达量与6、12、24和48 h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 (P〈0.05);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C组6 h肺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量与12、24及48 h肺组织NF-κB p65 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 与A组比较,B组创伤弧菌菌感染12、24和48 h 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C组24 h(52.444±9.605)肺组织IL-10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感染后48 h,大鼠肺内血管明显充血,间质水肿并伴炎性浸润,肺泡腔塌陷,血必净干预后,肺组织损伤有所减轻.结论 NF-κB参与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肺损伤过程;血必净能抑制NF-κB p65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作用.
李忠旺洪广亮孙琦卢中秋邱俏檬梁欢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核因子-KB
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110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制备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分别于术后1、6、12、24、48 h活杀10只动物,留取肺组织,检测iNOS活性、NO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肺组织iNOS活性(U/mg)在染菌后1、6、12、24 h(分别为12.57±3.20、22.17±7.29、19.73±6.23、14.37±3.7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9±1.87,均P<0.01);血必净组6、12、24 h iNOS活性(分别为14.97±3.48、15.15±5.46、10.28±4.13)明显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肺组织NO含量(μmol/g)在染菌后1、6、12、24、48 h(分别为14.53±3.82、31.52±7.01、41.32±7.28、32.82±5.42、24.82±6.01)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94±1.48,均P<0.01);血必净组肺组织NO含量在12 h、24 h(分别为30.93±5.19、25.25±4.67)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调(均P<0.01).模型组肺组织MPO活性(U/g)在染菌后1、6、12、24 h(分别为1.21±0.32、2.11±0.28、2.05±0.24、1.07±0.36)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55±0.18,均P<0.01);血必净组MPO活性在6 h、12 h(分别为1.69±0.47、1.37±0.42)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明显下调(均P<0.01).染菌后24 h,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血必净组大鼠肺损伤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结论 iNOS和NO参与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血必净注射液干预治疗能显著下调肺组织iNOS活性及NO生成,减轻创伤弧菌感染所致的肺损伤.
赵光举李忠旺孙琦卢中秋周铁丽邱俏檬梁欢洪广亮李萌芳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血必净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