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3C01)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成伟王志刚张庆林马道新宋千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双自杀基因
  • 3篇启动子
  • 3篇自杀
  • 3篇自杀基因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胶质瘤细胞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多药耐药基因
  • 2篇耐药
  • 2篇耐药基因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细胞
  • 1篇真核细胞表达
  • 1篇真核细胞表达...
  • 1篇杀伤
  • 1篇双自杀基因系...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张庆林
  • 3篇王志刚
  • 3篇王成伟
  • 2篇潘顺
  • 2篇宋千
  • 2篇马道新
  • 1篇张源
  • 1篇王志云
  • 1篇王波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6胶质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启动子靶向的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克隆多药耐药基因(MDR1)启动子,构建并鉴定MDR-1启动子靶向的CD、TK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方法提取耐药胶质瘤细胞株C6/ADR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选择性扩增多药耐药MDR1启动子片段,连接到T载体上,酶切后定向克隆入pcDNA3.TK载体上的CMV启动子位置,然后从pcDNA3.CD.TK上酶切下CD片段并插入上述载体形成pcDNA3.MDR1P.CDTK,通过电泳及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通过PCR方法扩增出了MDR1启动子片段,并连接到T载体上,然后成功克隆入pcDNA3.TK中,形成pcDNA3.MDR1P.TK,将pcDNA3.CD.TK上的CD基因切下后插入pcDNA3.MDR1P.TK,电泳及DNA测序证实连接准确。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正确MDR1启动子靶向的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pcDNA3.MDR1P.CDTK,为今后靶向治疗耐药肿瘤构建载体提供了实验基础。
王成伟马道新潘顺宋千王志刚张庆林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启动子聚合酶链反应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MDR1启动子调控的双自杀基因靶向杀伤耐药胶质瘤细胞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启动子调控的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并加前体药物丙氧鸟苷及5-氟胞嘧啶(pcDNA3.MDR1P.CDTK/GCV+5-FC)对耐药胶质瘤细胞(C6/ADR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含有MDR1启动子调控的CD、TK双自杀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DR1P.CD.TK转染入C6/ADR细胞(C6/ADR/CDTK),利用PCR鉴定CD、TK基因的整合,利用RT-PCR鉴定CD、TK基因的表达;然后以转染了质粒pcDNA3.MDR1P.CDTK的C6细胞(C6/CDTK)和正常C6/ADR细胞作为对照,分别加前体药物,利用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平板克隆形成等方法研究双自杀基因对耐药胶质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结果PCR结果显示,CD、TK基因均整合入C6和C6/ADR细胞中;RT-PCR结果显示,C6/ADR/CDTK细胞中CD、TK基因有特异性表达,而C6/CDTK细胞无特异性表达。应用前体药物后,C6/ADR/CDTK细胞增殖明显受抑;C6/ADR、C6/CDTK、C6/ADR/CDTK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G1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32.68%、47.57%、99.93%(P<0.05,其平板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6.7±2.1)%、(86.7±1.9)%、(16.7±0.9)%(P<0.05)。结论pcDNA3.MDR1P.CDTK/GCV+5-FC系统对C6/ADR具有较强的靶向杀伤作用。
王波王志云王成伟王志刚张源张庆林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启动子转染胶质瘤
MDR1启动子控制双自杀基因系统的建立及其在耐药胶质瘤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耐药性成为胶质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胶质瘤细胞具有多药耐药性(Muhidrug resistance,MDR),可以逃避或减轻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自杀基因治疗通过将CD、TK等药物敏感基因转入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可以将原本无毒的前药转化为细胞毒性药物而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目前已有研究将自杀基因的表达受控于各种肿瘤特异性启动子,从而实现了自杀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阻引。为此本研究拟克隆MDR1启动子(Pmdr1),构建Pmdr1控制的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并初步研究其在C6/ADR中的表达情况。
王成伟马道新王志刚潘顺宋千张庆林
关键词:自杀基因系统特异性启动子胶质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自杀基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