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33)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程军张士勇高家荣彭代银李玉云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止咳
  • 3篇止咳糖浆
  • 3篇糖浆
  • 2篇贫血
  • 2篇小鼠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认知
  • 1篇杏仁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异基因
  • 1篇有氧运动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造血

机构

  • 3篇蚌埠市第三人...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张士勇
  • 3篇程军
  • 2篇彭代银
  • 2篇李玉云
  • 2篇高家荣
  • 1篇冯燕娴
  • 1篇孙莹
  • 1篇张英杰
  • 1篇竟广群
  • 1篇魏晓巍
  • 1篇叶云
  • 1篇谢扬虎
  • 1篇王露
  • 1篇崔佳
  • 1篇王彩红
  • 1篇董娟
  • 1篇朱飞
  • 1篇李见
  • 1篇张强
  • 1篇钱青文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杏苏止咳糖浆的制备方法和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报道杏苏止咳糖浆的制备与质控标准及近年来临床使用所收集的资料。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其镇咳祛痰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初步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杏苏止咳糖浆治疗咳嗽总有效率为91.7%,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杏苏止咳糖浆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疗效明确,安全可靠。
冯燕娴张士勇崔佳程军叶云
关键词:疗效
杏苏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杏苏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杏苏止咳糖浆中的麻黄、黄芩、浙贝母、桔梗、紫苏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重现性好,苦杏苷在16.15~80.7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1.71%,精密度RSD为2.88%,重现性RSD为4.2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张士勇彭代银高家荣程军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苦杏仁苷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移植对药物联合射线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7周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20只,用60Coγ射线照射后皮下注射环磷酰胺与氯霉素,分别建立对照组、AA模型组及MSC AA模型组。造模后第2天给予MSC组小鼠输注人UC-MSC 1×106/kg,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率、外周血象变化、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病理学特征以及造血细胞集落的变化等。结果模型组小鼠于第10天开始死亡,生存率比MSC组低(P<0.05)。其WBC、PLT和Ret明显减少,RBC变化不明显;16 d时两组除RBC继续降低外,其余均轻度回升,而MSC组回升比模型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过程中,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晚期脂肪组织增生。输注UC-MSC后,MSC组骨髓有核细胞数、粒-单核巨核细胞集落(CFU-GM)数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而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人UC-MSC移植可减轻AA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提高存活率。
李玉云谢扬虎
关键词:环磷酰胺氯霉素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IDO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采集足月胎儿脐带血,采用羟乙基淀粉沉降+淋巴细胞分离两步法分离培养UCB-MSCs。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成骨、成脂诱导鉴定分化潜能。研究UCB-MSCs表达吲哚胺2,3-过氧化酶(IDO)的情况。建立UCB-MSCs与异基因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同时构建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观察其对再障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 UCB-MSCs为成纤维样细胞,贴壁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其不表达造血标志CD34,高表达CD44、CD73,体外成功诱导成骨与成脂分化。经γ干扰素(IFN-γ)诱导表达IDO活性,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MSCs输注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可减轻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结论 UCB-MSCs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并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MSCs可能通过IDO途径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UCB-MSCs的IDO表达对于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的骨髓造血恢复具有改善作用。
李玉云魏晓巍李见王露张英杰张强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免疫介导
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现状,探讨有氧运动、久坐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等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健康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等对方便整群抽取的蚌埠市4所中学100个班级的5 2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开展有氧运动干预后,分析干预前后肥胖、体重正常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变化情况。结果 5 268名初中生参加足量中等强度、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及体力活动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4.7%,36.0%和59.1%。其中肥胖青少年中达到足量大强度有氧运动的比例为42.7%,高于非肥胖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级、家庭类型、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肥胖、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后,久坐行为是青少年抑郁症状(OR=1.52,95%CI:1.31~1.76)、焦虑症状(OR=1.36,95%CI:1.18~1.57)和学校生活不满意(OR=2.07,95%CI:1.79~2.38)的危险因素。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是抑郁症状(OR=0.78,95%CI:0.67~0.91)和学校生活不满意(OR=0.73,95%CI:0.62~0.85)的保护因素。结论蚌埠市初中生进行有氧运动的时间较少,而久坐行为却在不断增加;有氧运动、久坐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
钱青文孙莹王彩红竟广群朱飞董娟
关键词:精神卫生
杏苏止咳糖浆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杏苏止咳糖浆止咳、化痰、平喘、抗炎的功效。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杏苏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组,先声咳喘宁组,空白对照组。杏苏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杏苏止咳糖浆1.5,3.0,6.0 mL.kg-1,先声咳喘宁组给予先声咳喘宁3.0 mL.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杏苏止咳糖浆对小鼠氨水引咳法模型、小鼠酚红排泌法模型、小鼠"氯化乙酰胆碱-组胺"性哮喘模型和小鼠醋酸性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的作用。结果杏苏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组,先声咳喘宁组,空白对照组2 min咳嗽次数为(40.50±9.53),(36.73±10.40),(36.54±7.24),(28.07±4.83),(44.72±6.97)次;引咳潜伏期为(24.56±10.83),(26.22±9.17),(26.92±8.69),(28.62±11.58),(18.49±5.56)s;引喘潜伏期为(64.8±17.9),(68.4±18.3),(75.8±20.7),(73.6±17.8),(49.8±15.4)s;中、高剂量组和先声咳喘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苯酚红排出量吸光度分别为(0.096±0.025),(0.103±0.021),(0.110±0.035),(0.110±0.032),(0.083±0.022),中、高剂量组和先声咳喘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管通透性吸光度分别为(0.107±0.034),(0.103±0.027),(0.090±0.024),(0.099±0.031),(0.121±0.037),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苏止咳糖浆具有良好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的功效。
张士勇程军彭代银高家荣
关键词:镇咳祛痰平喘抗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