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76)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占宇唐腾骞卢倩杨星刘祥德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移植
  • 4篇移植术
  • 4篇肝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术后
  • 3篇肝移植术后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肝切除
  • 2篇肝肿瘤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T细胞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切除术
  • 1篇绕肝提拉法
  • 1篇自体
  • 1篇细胞
  • 1篇门静脉
  • 1篇免疫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市中山医...

作者

  • 5篇杨占宇
  • 3篇唐腾骞
  • 2篇卢倩
  • 1篇别平
  • 1篇廖睿
  • 1篇刘祥德
  • 1篇杨星
  • 1篇谢炜
  • 1篇刘翔德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绕肝提拉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绕肝提拉法最早由Belghiti提出,在行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时采用止血钳插入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肝后隧道并留悬吊带提拉肝脏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难点是建立肝后隧道,其严重并发症是损伤血管引起出血。本文对肝后隧道建立的解剖学基础、手术技巧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医师在肝切除、肝移植及肝外伤等肝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绕肝提拉法提供参考,旨在降低采用该方法行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提高其应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张好春杨占宇
关键词:肝切除肝移植绕肝提拉法
T淋巴细胞亚群在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和CD3+CD8low抑制性T细胞(Ts)及CD4+CD25+Foxp3+Treg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患者的外周血,血清学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与FK506的含量,采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h1细胞、CD3+CD8low抑制性T细胞及CD4+CD25+Foxp3+Treg含量变化,分析表达变化特点及与免疫抑制药物FK506(他克莫司)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肝移植术后存活2~3、8~10年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Th1细胞、CD3+CD8low抑制性T细胞及CD4+CD25+Foxp3+Treg的含量检测显示三者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最终接近至健康人的水平;肝移植术后生存2~3年组外周血中3种细胞百分比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生存8~10年患者CD3+CD8low抑制性T细胞百分比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而Th1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比计数较2~3年组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生存8~10年组患者中CD3+CD8low抑制性T细胞较生存2~3年组的水平虽然也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血清FK506浓度与三者水平呈直线正相关。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产生免疫耐受一定程度上取决于Th1细胞、CD3+CD8low抑制性T细胞及CD4+CD25+Foxp3+Treg的平衡。
谢炜杨占宇刘翔德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耐受TH1细胞
优化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被引量:9
2013年
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常常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免疫抑制个体化治疗是目前肝脏移植综合治疗的热点和难点。免疫抑制治疗已从仅着眼于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逐步向追求患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药物副作用最小化、优化患者生命质量,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向发展。通过掌握各类免疫抑制剂特点及毒副作用,正确有效地评估受者的免疫状态,结合患者自身病理生理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达到药物剂量最小化,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
杨占宇唐腾骞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
自体门静脉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自体门静脉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接受诊治,行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的1例胆管细胞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乏力、纳差1个月,皮肤、巩膜黄染半个月,大便颜色变浅6 d入院。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示肝左内叶、右前叶占位性病变,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及肝右静脉根部受侵。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示左肝管受侵,肝内胆管扩张。患者行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中将肝脏移出体外,完整切除肿瘤,将肝断面的肝右静脉属支开口整形为共同开口,截取自体门静脉作为架桥静脉重建肝静脉流出道,原位移植剩余肝脏。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无肝期时间200 min,体外肿瘤切除及自体门静脉重建肝静脉流出道耗时130 min。术后恢复顺利,术后15 d肝功能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多次行超声检查示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血液流速良好。患者康复出院。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管细胞肝癌。结论在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中,应用自体门静脉重建肝静脉流出道具有一定的优势,选择合适病例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卢倩唐腾骞别平杨占宇
关键词:门静脉肝切除术肝移植肝肿瘤
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分析影响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9年1至2011年9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行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99例患者肝移植术后发生肝癌复发、转移,其中7例因不符合本研究标准予以剔除,最终纳入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一治疗组(18例)和综合治疗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分析影响肝癌复发、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患者预后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一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分别为(5.5±1.1)个月和(8.5±1.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7.489,P〈0.05)。92例患者中,TNM分期Ⅱ期和ⅢA期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为(7.9±1.5)个月,ⅢB期和ⅣA期患者为(7.0±1.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2.567,P〈0.05)。分化程度:高、中分化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为(8.1±1.5)个月,低分化患者为(7.2±1.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2.74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符合米兰标准、是否合并大血管侵犯是影响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t=2.610,3.132,4.378,2.258,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明显延长肝癌复发、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肝移植术后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发生时间越早,恶性程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肿瘤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
唐腾骞卢倩刘祥德杨星廖睿杨占宇
关键词:肝肿瘤肝移植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