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60839)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常岩军矫桂琼张克实王波胡桂娟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弹性性能
  • 1篇在役
  • 1篇在役钢筋混凝...
  • 1篇声发射
  • 1篇桥梁
  • 1篇纤维束
  • 1篇耐久
  • 1篇耐久性
  • 1篇耐久性评估
  • 1篇孔洞
  • 1篇拉伸性
  • 1篇混凝土桥
  • 1篇混凝土桥梁
  • 1篇复合材料拉伸...
  • 1篇钢筋
  • 1篇钢筋混凝
  • 1篇钢筋混凝土
  • 1篇钢筋混凝土桥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广西建设职业...

作者

  • 3篇常岩军
  • 2篇王波
  • 2篇张克实
  • 2篇矫桂琼
  • 1篇付春松
  • 1篇袁秋平
  • 1篇胡桂娟

传媒

  • 1篇混凝土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纤维束内部孔洞对2.5D-C/Si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Mori-Tanaka方法分两步计算了含孔洞C/SiC纤维束的弹性常数,并进一步考虑经向纤维束在空间上的不完全连续,给出了更为准确的2.5D-C/Si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纤维束内部孔洞形状及体积含量对2.5D-C/Si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束内部孔洞的形状对材料弹性性能影响较小,而纤维束内孔洞体积含量对材料弹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材料的细观编织结构分析,基于经向纤维束的实际接触面积比例给出了相应的模量折减系数,计算得到2.5D-C/SiC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更为合理。
常岩军张克实矫桂琼王波
关键词: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孔洞MORI-TANAKA方法
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评估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分析影响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损伤的原因,结合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损伤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引进了模糊概率评估模型,以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为评估目标,建立了评估模型。将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状况划分成4级,选取了4个影响耐久性的主要因子,并选用了梯形分布作为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函数。在模型中,还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模糊概率模型不仅继承了经典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思想和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评估影响因子权重取值的局限性,因而具有明显的合理性。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实际算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评估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方面,模糊概率模型显现出其良好的可靠性和简便性。
胡桂娟付春松袁秋平常岩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
3D C/Si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声发射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声发射平均频率和相对能量以及幅值识别了3D 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模式,探讨了拉伸加卸载过程中材料的费利西蒂(Felicity)效应。通过分析具有不同拉伸性能试样的损伤过程,研究了不同损伤模式的时间分布特征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3D C/SiC复合材料中基本不存在凯瑟(Kaiser)效应,Felicity比随着应力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相对应力水平高于65%时出现突降。3D C/SiC复合材料高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声发射波击总数,而是高幅高能量信号发生的时间和次数。在加载前期(应变<0.15%)损伤较少是材料高强度的必要条件,纤维簇断裂在加载中后期的分散分布有利于提高拉伸强度。
常岩军矫桂琼张克实王波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声发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