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821)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黄云剑官涛刘军辉张均唐璐瑶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小球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细胞
  • 4篇肾小球内皮细...
  • 4篇细胞
  • 4篇高糖
  • 4篇SLIT2
  • 3篇ROBO1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上皮
  • 2篇上皮间质
  • 2篇上皮间质转分...
  • 2篇肾小管
  • 2篇肾炎
  • 2篇通路
  • 2篇转分化
  • 2篇紫癜
  • 2篇紫癜性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5篇黄云剑
  • 4篇官涛
  • 3篇刘军辉
  • 2篇张均
  • 2篇郑科
  • 2篇唐璐瑶
  • 1篇李艺
  • 1篇梁艳
  • 1篇刘圆圆
  • 1篇李爽
  • 1篇王帅
  • 1篇赵景宏
  • 1篇刘大双
  • 1篇梁莉
  • 1篇祝旭飞

传媒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lit2/Robo1信号通路与紫癜性肾炎肾小球血管病变相关性的临床病理研究
背景与目的:血管炎是紫癜性肾炎(HSPN)的主要病理特征,肾小球血管病变对HSPN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因此对HSPN肾小球血管病变进行精确分级将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会有很大帮助。目前HSPN的分类仍...
祝旭飞
关键词:血管病变紫癜性肾炎炎性细胞SLIT2ROBO1
文献传递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膳食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了解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膳食结构及各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旨在指导患者合理改善膳食结构。方法 调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随访的CAPD患者108例,运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记录患者早、中、晚3餐及3餐外的进食情况。将患者摄入的各膳食营养素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2006年欧洲最佳实践指南(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EBPG)腹膜透析营养部分为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CAPD患者膳食中鱼虾类、奶类和奶制品及水果摄入量分别为(24.96±31.72)、(102.15±94.90)和(118.36±80.51)g,均明显低于DRIs(P〈0.05);畜禽肉摄入量为(123.72±41.91)g,高于DRIs(P〈0.05);谷薯类、蔬菜类、油脂类、盐类摄入量分别为(364.95±121.61)、(316.36±135.10)、(29.89±6.84)和(4.67±0.91)g,接近DRIs;患者钾、钙、镁、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叶酸及膳食纤维均摄入均显著低于EBPG指南的推荐量(P〈0.05),尤其是钾的摄入严重不足;钠、磷、铁、维生素E、胆固醇摄入量高于DRIs;本组CAPD患者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41.66±6.32)%,明显低于推荐比例(55%~65%);蛋白质供能比为(13.62±2.12)%,稍低于推荐比例(15%~20%);脂肪供能比为(43.59±5.92)%,明显高于推荐比例(20%~30%)。结论 CAPD患者存在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应及时进行有针对的膳食营养指导,以改善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梁莉黄云剑梁艳刘大双邓笠李爽赵景宏
关键词:腹膜透析非卧床膳食结构
ARNO/Arf6信号通路在AGEs致肾小球内皮高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背景和目的:糖尿病早期内皮/肾小球高通透性(Endothelial/glomerular hyperpermeability)是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ies,DN)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可是...
王小龙
关键词:ARNOAGESVE-CADHERIN
文献传递
马兜铃酸致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丢失的体内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小鼠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eritubular capillary,PTC)丢失与肾小管损伤、增殖修复的关系。方法 40只C57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马兜铃酸组(AA组)。AA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马兜铃酸溶液5 mg/(kg·d),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7、9 d后留取血、尿和肾组织标本。主要检测肾小管损伤积分、PTC丢失量(CD34组化染色)和肾小管增殖(PCNA组化染色)在肾皮质、皮髓交界和髓质的变化,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7、9 d AA组小鼠肾小管损伤积分(2.02±0.81)、(2.82±1.31)、PTC丢失量(22.47±20.62)、(40.00±23.50)及PCNA表达量(3.31±2.14)、(1.30±1.07)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肾小管损伤积分和PTC丢失量9 d组高于7 d组,且两组均在肾皮质处最高,皮髓交界处次之,髓质处最低;相反,肾小管PCNA阳性细胞数9 d组低于7 d组,且两组皮质阳性细胞数均低于皮髓交界。相关分析显示PTC丢失量与肾小管损伤呈正相关,与肾小管PCNA表达量呈负相关,其中皮质处相关性最高(P<0.05)。结论 PTC损伤与AAN肾小管上皮细胞持续损伤和修复不良高度相关,PTC丢失可能是AAN进展的关键因素。
刘圆圆李艺王帅官涛郑科黄云剑
关键词:马兜铃酸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ROBO4过表达抑制高糖条件下人肾小球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ROBO4基因过表达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高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RGEC,以携带ROBO4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HRGEC获得过表达ROBO4的HRGEC。将细胞分为低糖培养组和高糖培养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BO4和ARF6蛋白的表达,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法检测HRGEC的通透性,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慢病毒在HRGEC中的72h转染率达80%,与空载体组相比ROBO4转染组HRGEC细胞的ROBO4蛋白明显过表达(P<0.05),CCK8检测显示慢病毒转染后HRGEC细胞活性不受影响。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ROBO4蛋白表达在12h时点明显增高(P<0.05),24h回落,72h下降最为明显(P<0.05),而ARF6蛋白的表达在12h开始明显升高,72h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高糖组FITC-Dextran层HRGEC屏障的通透性在24h开始逐步升高,72h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空载体组相比,ROBO4过表达可显著抑制高糖条件下ARF6的表达及降低体外单层HRGEC屏障的FITC-Dextran通透性。结论 ROBO4过表达可降低高糖条件下HRGEC的通透性,激活ROBO4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障碍的新方向。
唐璐瑶刘军辉候世会官涛黄云剑
关键词:基因过表达
Slit2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高糖浓度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高糖组1、高糖组2;同时进行高糖时间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高糖24h组、高糖36h组和高糖48h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细胞中Slit2、ROBO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筛选出最佳高糖刺激浓度和时间。采用Slit2过表达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HK-2细胞,验证转染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空载组及高糖+Slit2组,经最佳高糖浓度及时间刺激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纤维连接蛋白及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高糖浓度梯度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1、高糖组2的Slit2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647±0.048、0.210±0.023vs.1.000±0.050),ROBO1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703±0.041、0.303±0.022vs.1.000±0.057),纤维连接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953±0.042、2.997±0.078vs.0.990±0.059),α-SMA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767±0.012、2.427±0.059vs.1.033±0.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1相比,高糖组2的Slit2、ROBO1表达下降,纤维连接蛋白和α-SM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糖时间梯度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的Slit2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557±0.020、0.450±0.055vs.0.943±0.032),ROBO1表达下降(分别为0.600±0.023、0.227±0.028vs.1.000±0.058),高糖24h组、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分别为1.247±0.052、1.733±0.084、2.780±0.090vs.0.970±0.040),α-SMA表达增加(分别为1.277±0.041、1.767±0.120、2.537±0.078vs.1.033±0.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24h组相比,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的Slit2表达下降(分别为0.557±0.020、0.450±0.055vs.0.893±0.034
胡成芳李艺刘军辉王小龙侯世会官涛黄云剑
关键词:SLIT2ROBO1上皮间质转分化高糖HK-2细胞
ROBO4/ARF6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小球中ROBO4/ARF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小球内皮细胞(MGECs)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DKD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参考Tervaert病理分期将DKD肾组织分为早、中、晚期各10例,以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OBO4/ARF6在MGECs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蛋白尿、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 GFR)、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正常MGECs中有丰富的ROBO4表达,而ARF6表达较少。DKD组ROBO4主要在MGECs中表达,而ARF6在MGECs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KD组ROBO4染色阳性强度明显降低(P<0.05),且随病理分期的增加阳性强度逐渐减弱;而ARF6阳性强度随DKD病理分期的增加逐渐增高(P<0.05)。ROBO4在MGECs中的阳性强度与24h蛋白尿呈负相关(r=–0.840,P<0.01),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r=–0.689,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660,P<0.01),与e GFR呈正相关(r=0.589,P<0.01);ARF6在MGECs中的染色强度与血清肌酐、e GFR无相关性(P>0.05),与24h蛋白尿呈正相关(r=0.603,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582,P<0.01)。结论 DKD患者MGECs中存在ROBO4低表达和ARF6高表达,提示ROBO4/ARF6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DKD肾小球内皮、血管的病理损伤和尿蛋白的进展。
官涛郑科刘军辉祝旭飞张均黄云剑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紫癜性肾炎肾小球血管病变病理分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紫癜性肾炎(HSPN)肾小球血管病变百分比评分(GVLPS)系统分级评估HSPN血管炎性病变的可靠性。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确诊的140例HSPN患者肾活检标本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GVLPS分级标准分析每例肾活检标本。GVLPS计算公式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玻璃样变、血管纤维素样坏死、内皮下嗜复红物沉积、细胞新月体、纤维新月体、节段性硬化或球性硬化症的肾小球数量/全部被观察的肾小球数量×100%。按GVLPS值分为HG1至HG4共4个等级:GVLPS<25%为HG1,25%≤GVLPS<50%为HG2,50%≤GVLPS<75%为HG3,GVLPS≥75%为HG4。以2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分析GVLPS与ISKDC分级、肾小球浸润的CD2^+和CD68^+炎性细胞数、24h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红细胞数和血清白蛋白(ALB)的相关性。结果根据GVLPS分级标准,140例患者的肾活检标本中,HG1 37例(26.4%),HG2 46例(32.9%),HG3 40例(28.6%),HG4 17例(12.1%)。GVLPS系统分级较ISKDC分级更能反映血管早期病变的严重程度。GVLPS与ISKDC分级、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数和肾小球浸润的炎性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与eGFR、ALB呈负相关。结论 GVLPS评分能较准确地反映HPSN血管损伤,弥补了ISKDC分级的不足,为今后大样本研究HSPN提供了数据支持。
祝旭飞官涛刘军辉侯世会胡成芳李艺唐璐瑶张均黄云剑
关键词:血管病变紫癜性肾炎炎症细胞
Slit2和Gremlin1负反馈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作用及机制
背景和目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胡成芳
关键词:SLIT2上皮间质转分化高糖
Slit2/Robo1信号通路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与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Tervaert’s糖尿病肾病病理分型Ⅰ~Ⅱa期,患者24 h尿蛋白>30 mg且<500 mg,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90 m L/(min·1.73 m2)等纳入标准的19例2型糖尿病DN标本,以及15例正常肾组织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电镜观察DN肾小球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Slit2、Robo1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分析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与CD3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Slit2、Robo1和CD31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以及e GFR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存在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轻度增多、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增大和增多等典型早期DN病理特征。Slit2表达于肾小球血管内皮、肾小管上皮和系膜细胞区域;Robo1表达于肾小球血管内皮、肾小管上皮和足细胞区域。与正常肾组织相比,早期DN肾小球中CD3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较正常肾组织也显著性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与CD3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r=0.72,P<0.01);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Robo1和CD31表达与e GFR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r=0.81,P<0.01;r=0.57,P<0.05);早期DN肾小球中Slit2、Robo1和CD31表达与24 h尿蛋白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r=0.49,P<0.05;r=0.47,P<0.05)。结论 Slit2/Robo1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参与早期DN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病理性血管生成,从而加速蛋白尿的进展。
刘军辉唐璐瑶侯世会官涛张均黄云剑
关键词:肾小球内皮细胞SLIT2ROBO1CD3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