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114)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1H指数:6
- 相关作者:齐绍洲李锴王班班范如国蔡海霞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原工学院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出口贸易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关系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与能源大背景下,中国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探寻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碳排放与出口贸易尽管都是非平稳的,但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联系。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进一步显示,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存在负面的影响。
- 白红菊李晓铮
- 关键词:碳排放出口贸易
- 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
- 2011年
- 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在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降低能耗切实可行,但不能因片面强调能耗下降而牺牲应有的经济增长。因此,本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关的研究结果。
- 杨书杰
- 关键词:能源强度经济增长
-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被引量:353
- 2011年
- 本文首先估算了1997—2008年中国30个省区的CO2排放量,并利用面板数据全面客观地考察贸易开放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不同的模型设定——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以及不同的工具变量策略——外部工具变量、滞后期工具变量以及动态模型设定时的内部工具变量组合,来控制有关变量的内生性。研究结果发现:在加入了人均收入和其它控制变量之后,贸易开放增加了中国省区的CO2排放量和碳强度,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影响是负面的,向底线赛跑效应大于贸易的环境收益效应,但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环境贸易形势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长远来看,政府应该加强环境规制。
- 李锴齐绍洲
- 关键词:贸易开放二氧化碳排放
- 中国高耗能产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考察中国工业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十大高耗能产业,用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刻画了这些产业在各省区的转入、转出情况;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产业转移对东、中、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实证结论发现,我国高耗能产业近年来确实发生了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而这种产业转移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区域存在很大差异。中、西部地区需审慎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产业的转移。
- 王班班杨光星齐绍洲
- 关键词:产业转移能源强度高耗能产业
- 建设碳交易市场的金融创新探析被引量:6
- 2014年
- 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业普遍处于忽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下,将商业银行业强制纳入碳交易市场,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量的发放、低碳融资模式以及低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可使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增加,促进碳排放责任划分方式由"生产责任"向更为公平的"共担责任"的转变。
- 张继宏张希良
- 关键词:碳排放金融创新
- FDI技术溢出与中国企业创新产出被引量:34
- 2012年
- 采用2004年至200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分析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可行性,揭示FDI、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3个投入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间的固定替代弹性系数不等于1,因而证明了运用CES生产函数的可行性;FDI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FDI流入量每增加1%,能使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0.18%;但是通过计算1990年至2008年FDI对企业创新的产出弹性发现,该产出弹性并没有随FDI引进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下降;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企业对FDI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国R&D人力资本的缺乏抑制了企业吸收FDI知识溢出的能力。
- 范如国蔡海霞
- 关键词:FDICES生产函数
- FDI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区域性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以此作为技术进步的代表量,分析各个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当地能源强度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为:第一、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体现在纯技术效率上,中部地区体现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上,西部地区体现在技术变化上。第二,东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对本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中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强度,西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强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东、中部地区应该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和能耗门槛,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吸引更多更好的FDI,并注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
- 齐绍洲方扬李锴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能源强度知识溢出效应
- 东部沿海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2012年
- 本文分析了1999—2008年我国东部沿海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机制,通过统计数据筛选出东部沿海六省市,即鲁、苏、沪、浙、闽、粤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化幅度最大的十大行业,并以十大行业指标占全行业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度量依据,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的四大影响机制,分别是投资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收入效应。本文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影响的综合性,并发现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向和规模来影响能源强度,而由其引致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十大行业人均收入的领先并不必然导致能源强度的降低,十大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
- 王班班
- 关键词:能源强度制造业
- 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要素替代和中国能源强度分解被引量:19
- 2013年
- 本文将能源视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纳入要素替代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并细致刻画了开放条件下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及其要素使用情况。通过构建一个要素投入需求方程组模型,本文采用SUR回归估计了1998-2009年我国自发技术进步、R&D、技术购买、FDI和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能源要素份额和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效应总体上导致能源强度上升,但R&D和FDI技术溢出均能促使能源强度的降低;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要素替代作用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
- 齐绍洲王班班
- 关键词:技术进步能源强度
- 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传导渠道分析——基于水平、前向和后向关联被引量:5
- 2013年
- FDI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基于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且不同类型的行业在能源消耗模式、外资进入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在这种背景下,从行业角度分析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传导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中国投入产出表构建FDI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指标,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三种传导渠道,以便得到不同传导渠道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强度最可能在水平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两种渠道,但两种渠道产生的作用相反,外资水平关联效应能够降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而外资后向关联效应是负面的,外资前向关联效应不显著。同时本文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 李锴齐绍洲
- 关键词:FDI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