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JY033)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丁旭饶传坤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住房
  • 3篇保障性
  • 3篇保障性住房
  • 2篇区位
  • 2篇居住
  • 2篇城市
  • 1篇宜居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学视角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导向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背景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基础设施
  • 1篇适用住房
  • 1篇小产
  • 1篇小产权
  • 1篇小产权房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万科企业股份...

作者

  • 6篇丁旭
  • 1篇李志明
  • 1篇饶传坤

传媒

  • 2篇建筑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规划师
  • 1篇城市规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城市设计的三要素与城市设计效用的发挥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城市设计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对提高我国城市设计实施效用的研究,指出"科学的城市设计概念、清晰的专业领域、务实有效的实施策略"这三项要素及其相互间契合程度是决定我国当前城市设计效用发挥的关键所在.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关注公共价值领域的环境质量提升;开发与控制是城市设计专业实践领域的切入点;构建以"内容整合,全面渗透,弹性挤压,设计审查,公众参与"为特点的城市设计控制策略是弥补城市设计制度缺失的务实选择.
丁旭
关键词:城市设计
保障性住房适建性评价及其空间区位选择——以杭州为例被引量:22
2012年
通过对研究现状述评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的分析,发现不恰当的居住空间区位分布直接导致了保障性住房效用发挥的低下。区位选择的本质也即适建性评价。结合民意调查,发现保障性住房有3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技巧性的评价路径设计,论文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的度量分析,并基于"好区位的认定标准"与"三因素综合原则",提出了多因子叠加的保障性住房适建性评价方法。最后在评定结果基础上,指出了杭州保障性住房区位选择的发展策略。
丁旭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空间区位
杭州市不同种类保障性住房居民满意度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保障性住房具有针对弱势群体、政府资助、标准限定三个基本属性,其类别可根据具体城市情况而定。杭州市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2004年以后)、限价商品房(城市拆迁安置房)、经济租赁房和危旧房五种类型。杭州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拆迁安置房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点;区位矛盾随着小区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逐渐凸显;地铁是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公平的最佳着力点;租金与价格是保障性住房的最核心要素;遵循居民意愿的"居住隔离"调控机制是城市规划的应循之道。
丁旭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居住隔离
空间政治学视角下小产权房的成因机制解析
通过对南京市栖霞区兴卫村小产权房的实地调查,分析其发展演变的政策背景及其造成的空间效应,最后从空间政治学的视角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发现:兴卫村小产权房的发展起初抓住了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的政策机遇,由农民中心村建设逐渐...
李志明
关键词:小产权房
文献传递
基于生态、人文、发展导向的宜居空间塑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不同发展阶段,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各不相同。注重经济发展与注重环境保护是我国当前宜居城镇发展的基本前提,强调空间环境与社会活动的互动,是实现宜居城镇的基本策略。文章以金华曹宅镇为例,分别从生态、人文、发展角度阐述了宜居空间的塑造方法。
丁旭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人文导向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利用绩效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2011年
以杭州市案例,对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发展、建设情况、空间分布、供需状况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利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与利用进行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的优化对策。
饶传坤郑芳
关键词:经济适用住房绩效评价
和谐社会背景下居住空间分异控制与保障性住房分布模型建构被引量:2
2013年
居住空间分异控制的本质即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点.和谐社会理念强调"科学发展、效率优先与以人为本",落实在居住空间发展上也即提倡适度"规模分异",反映并符合不同阶层的居住意愿等.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理性保障性住房分布设计模型"及其5点主要内容."小聚居"规模控制主要取决于4方面因素,同时指出同质社区最小规模以"C级"单元为宜,也可以成倍数开发.在建造模式与建设比例方面,提出了基于理性分布模型的杭州保障性住房发展策略.
丁旭
关键词:和谐社会居住空间分异保障性住房
城市规划的内涵及其城市规划教育被引量:7
2011年
城市规划的外延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然而城市规划作为满足城市社会之需求进行空间环境塑造(含土地利用)的本质内核却从未改变.城市规划教育应强调:"三位一体"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教育的阶段性与地方多样性;本科教育的模块化与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
丁旭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