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800)

作品数:27 被引量:61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惠明丁国华颜奇阳诚张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肾脏
  • 6篇支架蛋白
  • 5篇肾病
  • 4篇肾小管
  • 4篇小管
  • 4篇小鼠
  • 4篇基因
  • 4篇间质
  • 4篇分子
  • 3篇肾小球
  • 3篇肾脏纤维化
  • 3篇IGA肾病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肾间质
  • 2篇肾间质纤维化
  • 2篇肾小管上皮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肾炎

机构

  • 27篇武汉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7篇王惠明
  • 11篇丁国华
  • 7篇颜奇
  • 5篇阳诚
  • 3篇张璐
  • 2篇陈星华
  • 2篇范燕琴
  • 2篇张勤
  • 2篇付强
  • 2篇刘珊
  • 1篇刘珊
  • 1篇汪明
  • 1篇李晨

传媒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6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单中心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评价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的适用人群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AVG和中心静脉导管(CVC)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别纳入AVF组、AVG组和CVC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对AVG术后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及干预措施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 AVG组、AVF组、CVC组最终分别纳入64、138、88例患者。AVG组既往血液透析比例、使用过AVF通路比例高于AVF组和CVC组[87.5%(56/64)比31.9%(44/138)、69.3%(61/88),57.8%(37/64)比14.5%(20/138)、34.1%(30/88)],透析龄长于AVF组和CVC组[25(6,62)个月比0(0,12)、15(0,48)个月](均P<0.05)。AVG组术后初级通畅率低于CVC组(Long-rank P=0.020),2组术后次级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ng-rank P=0.050)。AVG术后并发症中常见狭窄和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627例次/患者年和0.415例次/患者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54例次/患者年。狭窄最常用的干预方式为球囊扩张术,发生率为0.425例次/患者年。血栓最常用的干预方式为经皮血栓清除术,发生率为0.361例次/患者年。结论 AVG适用于自身血管条件不佳、透析龄长、自身血管耗竭的患者。虽然AVG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干预率较高,但具有较高的次级通畅率,可有效延迟或避免CVC的应用。
黄巳悦王惠明
关键词:血管通路并发症通畅率
支架蛋白JLP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肾脏表型的初步观察
2018年
目的繁殖和鉴定支架蛋白JLP基因敲除小鼠,对其肾脏表型进行初步观察。方法将JLP基因敲除杂合小鼠进行配种繁殖,提取子代小鼠的组织DNA,用PCR技术检测小鼠的基因型,并用Western blot法验证基因敲除效果。通过PAS病理染色等观察肾脏微观结构。结果成功繁殖并获得子代小鼠,子代小鼠有3种基因型,包括纯合子(JLP+/+、JLP-/-)和杂合子(JLP+/-)。PCR检测基因型的方法方便且结果准确。结论笔者成功建立了JLP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能够进一步探究发现JLP基因对生物体的作用及机制。
阳诚宋远袁小涵王惠明
关键词:JNKMAPK
CD154分子表达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2015年
CD154分子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它与其受体CD40结合后介导产生一系列免疫效应,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154分子表达水平与其介导炎症应答强度密切相关。同TNF家族成员一样,CD154分子的表达调控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受诸多转录因子的直接调控。这些转录因子通过调控CD154表达水平,在CD154介导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154分子异常表达及其诱导的炎症反应是包括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在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在转录层面对CD154分子表达进行调控将是临床治疗上述疾病的一个关键干预手段。
颜奇王惠明丁国华
关键词:CD154
肾脏特异性高表达支架蛋白JLP转基因小鼠的构建
2020年
目的:构建肾脏特异性高表达支架蛋白JLP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将遗传背景为C57BL/6N的loxp-stop-loxp-mSpag9阳性小鼠与KSP-CreERT2阳性小鼠进行饲养和繁殖,提取其子鼠脚趾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获取基因型为loxp-stop-loxp-mSpag9+/KSP-CreERT2+小鼠,待其长至4~6周龄时予以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表达。选择同窝C57BL/6N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并通过Western Blot及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小鼠各脏器中JLP的表达量,进一步验证肾脏特异性高表达mSpag9转基因小鼠的准确性及特异性。结果:Western Blot及组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经他莫昔芬诱导的loxp-stop-loxp-mSpag9+/KSP-CreERT2+小鼠肾脏中JLP表达量显著高于同窝野生型小鼠,心脏、脾、肺、睾丸等组织中表达量无差异。结论:成功构建肾脏特异性高表达支架蛋白JLP的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研究JLP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动物模型。
袁小涵宋远朱凯田茂青张璐陈朝威颜奇王惠明
自噬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被引量:6
2018年
肾间质纤维化是以间质细胞外基质沉积、肾小管萎缩和炎性细胞浸润等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肾脏病变,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结局。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减缓或逆转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手段。
颜奇王惠明王惠明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分子机制细胞外基质沉积自噬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肿瘤"特征
2021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遗传病。ADPKD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囊肿进行性增多增大、囊内充满液体为特点,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随着对ADPKD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ADPKD具有部分"肿瘤"特性。本文从基因变异、囊肿代谢改变、信号通路、微环境、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多方面综述ADPKD与肿瘤的相似点。
邓美丽王惠明
关键词:肿瘤代谢改变微环境
适合免疫治疗的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模型的建立
2022年
以线性表位肽P14(a3_(127-148))作为抗原建立适合免疫治疗的抗肾小球基底膜(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病大鼠模型。采用大鼠后脚垫三点注射P14(a3_(127-148))与弗氏佐剂乳化物的方法进行单次免疫,免疫前后每周采集24 h尿样和血样,所有大鼠在免疫后7 w处死。大鼠免疫后,肾炎模型组在各时间点的24 h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urine creatinine ratio,ACR)、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循环抗P14(a3_(127-148))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AS染色可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富于细胞型新月体;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肾小球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测可见IgG沿GBM呈强线性沉积;电镜观察到GBM的断裂和收缩;而对照组均未见改变。HE染色在所有大鼠中均未观察到肺部病变。使用P14(a3_(127-148))线性肽免疫WKY大鼠成功建立了大鼠抗GBM病模型,有助于开发更为特异的免疫疗法。
彭灿灿王惠明
关键词: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免疫治疗
JNK信号转导通路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肾脏纤维化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几乎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均为肾脏纤维化。在肾脏纤维化进程中,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其中,如c-Jun氨基末端激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tress-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JNK/SAPK) 信号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Jagged/Notch、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和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等。
宋远王惠明
关键词:JNK信号转导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C-JUN氨基末端激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应激活化蛋白激酶肾脏纤维化
细胞自噬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较血液透析有诸多优势。但长期的腹膜透析会导致腹膜进行性纤维化,造成超滤功能衰竭,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细胞自噬是细胞的一种防御性机制,但自噬的抑制和过度激活都会在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不利作用。本文系统性回顾了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领域的相关研究,旨在综述其机制,为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潜在的新靶点。
田茂青张璐王惠明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自噬
硫化氢延缓肾脏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CKD)最常见的表现,现有的治疗方法只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而不能治愈。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硫化氢(H_(2)S)作为一种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多种器官系统中发挥强大的细胞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硫化氢可以通过抑制炎症、改善缺氧、抗氧化应激等机制来改善肾脏纤维化。本文综述了有关硫化氢延缓肾脏纤维化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硫化氢应用于肾脏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李晨王惠明
关键词:硫化氢肾脏纤维化慢性肾脏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