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33100)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吴世康解宏智梅明华许慧君沈淑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荧光
  • 8篇电子转移
  • 7篇光诱导
  • 7篇光诱导电子转...
  • 5篇光合作用
  • 4篇化合物
  • 4篇分子
  • 4篇ESR研究
  • 3篇荧光光谱
  • 3篇环糊精
  • 3篇光谱
  • 2篇修饰
  • 2篇衍生物
  • 2篇阴离子
  • 2篇荧光探针
  • 2篇植物
  • 2篇溶剂
  • 2篇探针
  • 2篇配合物
  • 2篇主客体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2篇吴世康
  • 5篇解宏智
  • 5篇刘扬
  • 4篇孙健
  • 4篇张启元
  • 3篇梅明华
  • 3篇王鹏
  • 3篇许慧君
  • 2篇周庆复
  • 2篇艾希成
  • 2篇张兴康
  • 2篇汪鹏飞
  • 2篇伊珊
  • 2篇史向阳
  • 2篇刘海锋
  • 2篇沈淑引
  • 2篇孙照勇
  • 2篇李俊
  • 1篇匡廷云
  • 1篇姜永才

传媒

  • 7篇感光科学与光...
  • 6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中国科学(B...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Chines...
  • 1篇Scienc...
  • 1篇Scienc...

年份

  • 6篇2001
  • 17篇2000
  • 3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诱导电子转移与光合作用人工化学模拟研究—Ⅳ.C60与杂环化合物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ESR研究
C是以它特有的分子构型体现出很强接受电子能力,因此它常在电子转移研究中扮演电子受体的角色。为检验杂环化合物向 C的光诱导给电子能力,本工作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分别检测了吩(口恶)嗪等十余种不同分子结构的杂环化合...
孙健王鹏刘扬
文献传递
冠醚取代蒽醌超分子体系的设计与合成及分子内能量转移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N (2 methyl anthraquinone)diaza 18 crown 6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 between the crown compound as ligand and europium ion was investigated. Selective excitation to the charge transfer band between the ligand and Eu(Ⅲ) emission from Eu(Ⅲ) ion was observed indicating that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excited singlet of the ligand to Eu(Ⅲ) ion occurred. Luminescence decay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encapsulation of Eu(Ⅲ) ion into the cavity of the crown moiety does not completely shield the Eu(Ⅲ) ion from interaction with solvent molecules since three water molecules are still coordinated to Eu(Ⅲ) ion in the Eu(AQ CW)(NO 3) 3·3H 2O consistent with elemental analysis.\;
李晖许慧君周庆复
关键词:二氮杂冠醚蒽醌超分子体系荧光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及其与核苷磷酸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1999年
设计合成 3种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化合物 (Ⅰ ) ,(Ⅱ ) ,(Ⅲ ) .研究了芘丁酸 ,化合物 (Ⅰ ) ,(Ⅱ ) ,(Ⅲ )等与腺嘌呤 ,5 腺苷单磷酸二钠盐 (AMP) ,5 腺苷二磷酸二钠盐 (ADP) ,5 腺苷三磷酸四钠盐 (ATP) ,5 脱氧胸腺嘧啶三磷酸四钠盐 (dTTP)等生物活性分子相互作用时的荧光猝灭光谱 ,运用Stern Volmer猝灭等方程分别求出它们相互作用时的猝灭常数及稳定常数 .结合化合物荧光寿命的测定 ,对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在不同波长激发下所得的荧光光谱以及基态下自由分子的CPK模型等对上述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同核苷磷酸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
李华平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二聚体相互作用
含二萘脲基的主体化合物对直链二酸盐阴离子的识别被引量:1
2001年
合成了含二条萘基的具有预组织结构的主体化合物(简称化合物1),并研究了其与二羧酸盐阴离子相互作用时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二羧酸盐的加入猝灭了化合物1的荧光并且形成一个新的长波发射峰,这些现象是由化合物1与二羧酸盐形成的络合物所引起的.由于化合物1对庚二酸盐具有最佳匹配的构象,因此按荧光光谱和核磁数据得到的庚二酸盐与化合物1的结合常数最大.
梅明华吴世康
关键词:阴离子识别分子识别
不同植物叶绿体中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超快过程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相同的分离技术,从三七、水葫芦和菠菜植物叶子中提取叶绿体.利用吸收光谱和低温荧光光谱及皮秒荧光单光子计数技术对这3种叶绿体的光谱性质和光系统Ⅱ荧光寿命进行了研究.这3种叶绿体吸收光谱相似,暗示着不同的植物都能高效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子.采用三指数动力学模型对测定的光系统Ⅱ荧光衰减曲线拟合,水葫芦植物叶绿体光系统Ⅱ荧光衰减寿命分别是: 138, 521和 1494 ps;菠菜体系叶绿体荧光寿命分别是: 197, 465和 1459 ps ;三七叶绿体体系荧光寿命分别是: 30, 274和 805 Ps ;并且归属了荧光组分,慢速度荧光衰减由叶绿素堆积造成,中等速度荧光衰减源于PSⅡ反应中心重新结合电荷组分,快速度荧光衰减归属于 PS Ⅱ反应中心组分.定义并且基于 20 ps模型计算了三七、水葫芦和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激发能转能效率,分别是60%,87%和91%.实验结果支持20 ps时间常数模型.三七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低转能效率,2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平衡状态差的结果,以及它的光系统Ⅰ激发能红移的现象都与该植物生长速度慢的现象相吻合,显示植物生长速度特性可体现在光合作用原初过程中。
徐四川孙照勇艾希成冯娟张启元张兴康郁飞唐崇钦李良璧匡廷云
关键词:水葫芦叶绿体荧光寿命菠菜
化学修饰环糊精在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包结行为被引量:12
2000年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fluorescence behavior of the chemical modified β-cyclodextrin appended a N,N-dimethylamino-chalcone group (DMAC-CD) and the non-modified β-CD mixed with free dimethylamino-chalcone (DMAC+CD) in alcohol/water mixed solv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work.The fluorescence data obtained——maximum peak wavelength and emission intensity——indicates that the inclusion behavior of the above-mentioned system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mixed alcohol/water solvents.The solvent-induced multi-component complex formation and dissociation and the effect of polarity and size of alcohol used have been also studied carefully by variation of the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c characters.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self-inclusion complex of DMAC-CD has a higher stability in mixed alcohol/water solvents than that in the DMAC +β-CD system.The obtained results and the observed phenomena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s.
解宏智吴世康
关键词:化学修饰环糊精包结配合物混合溶剂醇-水
光诱导聚合蒙脱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用两种光聚合法研究了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用小角X光衍射技术对产物内蒙脱土的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蒙脱土经改性后能很好地使聚合单体及预聚物插入黏土层内并在光照下“就地”聚合生成光聚合复合材料 .
王慧敏梅明华姜永才李青山张晓宏吴世康
关键词:光聚合蒙脱土插层复合纳米复合材料
光诱导电子转移与光合作用人工化学模拟研究—Ⅴ.光活性脂质体内多级跨膜电子传递反应的时间分辨ESR研究
前文中作者曾以咪唑-卟啉-醌为超分子模型体系研究了光系统Ⅱ(PSII)反应中心的光诱导反应机理,但鉴于天然生物体系中电子传递均是在复杂的生物膜内进行,本文将继续讨论由组胺酸-卟啉- 紫精构成的三元光活性脂质体内的跨膜电子...
孙健刘科刘扬张启元
文献传递
多足化合物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研究了含萘脲基多足化合物溶液的稳态和瞬态光物理行为 .由于分子内不同足间脲基的相互作用干扰了萘基的π π叠合 ,使分子内萘基的激基缔合物生成受到影响 .实验表明 :由于三足化合物存在着给电子叔胺基团 ,因此当萘基被激发时、可因分子内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而导致荧光猝灭 .正因如此 ,在三足化合物归一化后的稳态光谱中激基缔合物的发光强度很弱 .用皮秒级单光子记数技术测得该化合物的瞬态荧光为三指数衰变过程 .其中最长寿命的物种 ,即属于生成激基缔合物后再分解为萘激发态的部分仅占总量的 4 % ,与稳态的结果相一致 .工作表明对这类可用作荧光化学敏感器的三足化合物 ,如利用其激基缔合物的强度变化为其识别外来物种的敏感部位并不适合 .相反 ,如引入的外来物种能影响化合物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 ,进而影响萘基的发光强度 。
解宏智孙照勇艾希成张兴康吴世康
关键词:激基缔合物光诱导电子转移主客体化学荧光
光诱导电子转移与光合作用人工化学模拟研究—Ⅱ.C60环加成衍生物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动力学的时间分辨ESR研究
本工作运用时间分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分别对比研究了三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富勒烯环加成衍生物中分子内以及它们与电子给体三乙胺之间的分子间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历程,并通过探索其自由基复合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差异,分析了给...
孙健刘扬陈德文张启元李凤英李玉良朱道本甘良兵黄春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