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6074)

作品数:23 被引量:117H指数:8
相关作者:马淳安李美超褚有群陈松王晓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嘉兴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电极
  • 12篇硝基
  • 11篇电化学
  • 9篇电还原
  • 8篇硝基苯
  • 5篇电化学还原
  • 5篇电化学行为
  • 5篇循环伏安
  • 5篇微盘电极
  • 5篇离子
  • 5篇离子液
  • 5篇离子液体
  • 5篇
  • 4篇光谱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4篇苯酚
  • 3篇电还原特性
  • 3篇循环伏安法

机构

  • 2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作者

  • 22篇马淳安
  • 11篇李美超
  • 6篇褚有群
  • 5篇陈松
  • 5篇王晓娟
  • 4篇毛信表
  • 3篇刘艳娜
  • 3篇盛江峰
  • 3篇朱英红
  • 3篇李国华
  • 2篇王连邦
  • 2篇王晓军
  • 2篇张诚
  • 2篇葛小芳
  • 2篇屠晓华
  • 2篇胡佳琦
  • 1篇叶慧
  • 1篇龚金星
  • 1篇禇有群
  • 1篇徐意

传媒

  • 6篇浙江工业大学...
  • 5篇化工学报
  • 5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水体系中铂微盘电极上甲酸的电催化氧化行为
2007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铂微盘为工作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了甲酸在含有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电解质的乙腈有机溶液中的电氧化行为,并探讨了扫描速度、底物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甲酸电化学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
盛江峰马淳安徐意张诚
关键词:非水体系甲酸微盘电极循环伏安法
质子惰性介质中硝基苯在铂微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了硝基苯在含有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电解质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有机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扫描速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硝基苯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属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
马淳安盛江峰王晓娟张诚王连邦
关键词:硝基苯电化学行为微盘电极循环伏安法
硝基苯在离子液体BMimBF_4-H_2O中的电还原被引量:23
2007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BF_4-H_2O中硝基苯在微铂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实验表明,在BMimBF_4中,随着硝基苯和水的浓度变化,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峰电流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硝基苯在铂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为双分子8电子3步骤电化学过程,第一步反应为准可逆单分子单电子转移步骤,产生阴离子自由基,第二步为2电子转移步骤,并伴有随后的双分子不可逆自由基偶合化学反应,主要产物为氧化偶氮苯,第三步是2电子转移产生偶氮苯的过程.
马淳安陈松褚有群毛信表
关键词:硝基苯离子液体电还原
质子惰性介质中o,m,p-硝基甲苯在铂微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006年
在298 K下,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在含有0.1 mol/L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为支持电解质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有机溶液中分别测定了0.01 mol/L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循环伏安曲线,讨论了扫描速度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硝基甲苯还原反应是转移电子数为1的受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并对不同位甲基取代硝基甲苯的电还原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质子惰性介质中,间硝基甲苯最容易被还原,对硝基甲苯次之,而邻硝基甲苯最难被还原.
马淳安王晓娟李美超毛信表盛江峰
关键词:硝基甲苯微盘电极电化学行为
质子惰性介质中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铂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以铂微电极为工作电极,大面积铂丝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了不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NA)(硝基苯、硝基萘和间二硝基苯)在含有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电解质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有机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扫描速率、硝基数目和苯环数目等因素对硝基电化学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铂微电极上的反应均为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苯环上硝基数目的增加容易使硝基在较低电位下还原;苯环数目的增加导致硝基的还原峰电流急剧减小.
屠晓华褚有群马淳安
关键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微电极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碱性溶液中对氯苯酚电还原反应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循环伏安和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对氯苯酚(4-CP)在碱性体系中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对氯苯酚在Ag电极、Pt电极和GC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表明,Ag电极对4-CP有较好的电还原活性,能在较正的电位下还原4-CP。通过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对4-CP在Ag电极上的电还原机理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4-CP首先在电极表面形成自由基负离子,随着电位的进一步负移,生成苯酚负离子,从而实现4-CP电化学脱氯降解的目标。
马淳安刘艳娜李美超叶慧
关键词:对氯苯酚银电极电还原
硫化黑2BR 200%在石墨镀银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涂附法制备了石墨镀银电极。用配有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石墨镀银电极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石墨镀银电极和石墨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线性扫描法研究了硫化黑在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还原行为,探讨了溶液pH值对硫化黑2BR 200%电还原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涂附法制备得到的石墨镀银电极表面分布了大量金属银颗粒,该石墨镀银电极对硫化黑2BR 200%的还原反应显示了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其电催化活性高于石墨电极;电解液的pH值越大,硫化黑的电还原反应就越容易。在恒电流电解中,以镀银石墨电极为阴极,电流密度为6.25 mA.cm-2,反应温度为(27±2)℃时,硫化黑的电解实验的电流效率可达92.2%。
马淳安祝占根徐颖华褚有群周亚明龚金星
关键词:染色还原染料
芳族硝基化合物的电还原反应性能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采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以及恒电位电解等测试方法,对o,m,p-氯硝基苯,o,m,p-硝基甲苯、o,m-硝基苯甲酸等八种芳族硝基化合物在硫酸-乙醇水溶液中的电还原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芳族硝基化合物在苯环上的取代基位置不同以及在相同位置上取代基的种类不同均可使各芳族硝基化合物的电还原性能发生较大差异;吸电子取代基在电还原过程中电位较正,推电子取代基的电还原电位较负;邻位取代基在反应过程中由于空间位阻效应,苯环上的硝基在电还原时电位往负方向移动。在电还原过程中,还原峰电流和表观活化能的大小均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相关,同时取代硝基氯苯得3个电子将还原生成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邻、间硝基甲苯、硝基苯甲酸得4个电子将还原生成酚类化合物;对硝基甲苯得6个电子将还原生成胺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芳族硝基化合物的电还原机理。
马淳安葛小芳朱英红王连邦
关键词:电化学还原电子效应空间位阻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对氯苯酚在Pt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碱性条件下对氯苯酚(PCP)在Pt电极上电化学氧化的脱氯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t电极对PCP有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其氧化过程首先是对氯苯酚负离子氧化生成对氯苯氧自由基,该自由基可与对氯苯酚负离子作用生成芳香醚低聚物;随着电位升高,对氯苯酚负离子经电化学氧化生成了苯二酚盐(还可能存在其氧化产物不饱和羧酸盐);当电位继续升高,苯二酚盐进一步氧化形成苯醌;最后,在Pt表面生成小分子羧酸盐,同时生成了最终产物CO2.但由于芳香醚低聚物等不溶性聚合物膜的形成并吸附在Pt电极表面,可造成Pt电极毒化,使得Pt电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活性.
马淳安刘艳娜李美超
关键词:原位红外光谱法PT电极对氯苯酚电氧化
间硝基苯磺酸钠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等方法研究了温度、酸度、扫描速度等因素对间硝基苯磺酸钠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在实验中发现,间硝基苯磺酸钠具有比硝基苯更好的电化学还原活性,间硝基苯磺酸钠的电还原过程受液相扩散控制.当硫酸浓度大于1 mol/L时,间硝基苯磺酸钠在铜电极上还原反应速度并不受H+参与步骤控制,即间硝基苯磺酸钠电还原过程中的质子化反应属快步骤.初步的电解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酸度及温度的范围内电解还原间硝基苯磺酸钠,可制得较高产率的间氨基苯磺酸.
马淳安黄祥岳禇有群屠晓华王素琴
关键词:间硝基苯磺酸钠电还原铜电极间氨基苯磺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