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63904)

作品数:30 被引量:137H指数:7
相关作者:曾庆福钱飞跃刘勇弟阮新潮孙贤波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纺织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废水
  • 10篇印染
  • 10篇印染废水
  • 8篇印染废水生化...
  • 8篇生化出水
  • 8篇出水
  • 6篇光催化
  • 6篇催化
  • 5篇有机物
  • 5篇降解
  • 4篇混凝
  • 4篇活性艳蓝
  • 4篇活性艳蓝KN...
  • 4篇臭氧
  • 4篇处理印染废水
  • 3篇水处理
  • 3篇内电解
  • 3篇回用
  • 3篇回用水
  • 2篇性能研究

机构

  • 20篇武汉纺织大学
  • 9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北京碧水源科...

作者

  • 13篇曾庆福
  • 9篇刘勇弟
  • 9篇钱飞跃
  • 8篇阮新潮
  • 7篇孙贤波
  • 7篇杨俊
  • 6篇李新
  • 6篇李暮
  • 6篇李欣珏
  • 5篇杨小俊
  • 4篇艾锐
  • 4篇刘恋
  • 3篇蔡亚君
  • 3篇夏东升
  • 3篇金霄
  • 2篇张绍栋
  • 2篇朱虹
  • 2篇李锋
  • 2篇胡惠媛
  • 2篇谭亮

传媒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环境化学
  • 4篇广州化工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武汉科技学院...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印染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针织工业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技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染料废水光催化降解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在光催化剂TiO2存在条件下,利用光化学方法对模拟活性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波长、光照强度、染料浓度、染液pH和催化剂投加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料浓度降低、反应时间延长和光照强度增加,染料降解效果增强,254nm波段紫外光源对染料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365nm,蒽醌染料比偶氮染料更难降解。染料的降解机理可能是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首先被破坏,形成无色有机中间产物,随后才是中间产物的降解过程,染料从大分子结构逐步变为小份子结构并最终被矿化。
刘恋曾庆福杨俊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艳蓝KN-R活性艳红X-3B光强
铁盐和铝盐混凝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特性被引量:9
2012年
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铝为混凝剂,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并利用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通过小试实验探讨了2种混凝剂对生化出水中各类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疏水性物质,以DOC表征时占总DOC的75%,其中疏水酸约占41%,疏水性物质也是引起色度的主要物质,所占比例以ADMI7.6表征时为89%,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52%,并且非酸疏水物质中不饱和双键或芳香环有机物的含量较高。在三氯化铁和硫酸铝各自最佳的混凝条件下,均能够有效去除由疏水性物质(疏水酸和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但三氯化铁对弱疏水性物质以及亲水物质的去除率高于硫酸铝,这使得三氯化铁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硫酸铝。并且三氯化铁和硫酸铝混凝工艺均能明显降低生化出水的毒性。
李暮钱飞跃李欣珏李新孙贤波刘勇弟
关键词:印染废水生化出水混凝三氯化铁生物毒性
光催化氧化(UV+TiO_2)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及其各类有机物去除被引量:26
2013年
采用UV+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TiO2投加量以及初始pH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800 mg·L-1,反应时间8 h,反应pH为原水pH(6.5~8.0),在此操作条件下,ADMI7.6、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20%及46%;选取两组反应条件,对其进出水采用XAD-8/XAD-4树脂联用技术,分析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UV+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都能够长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弱疏水物质、疏水物质和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
陈志铮刘勇弟化艳娇钱飞跃谭亮
关键词:光催化氧化TIO2印染废水生化出水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及在硫酸镁混凝过程中的去除行为被引量:10
2012年
以某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中各组分含量、分子量分布特点等特性,以及各类有机物在硫酸镁混凝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疏水性物质,以溶解性有机碳(DOC)表征时占总DOC的78%,其中非酸疏水物质约占46%,而以UV254表征时约占总55%,以美国染料生产协会色度值(ADMI7.6)表征时为97%,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66%,并且非酸疏水物质中不饱和双键或芳香环有机物的含量较高.生化出水中的DOC主要集中在小于1000 D的有机物上,占37%.在硫酸镁的最佳混凝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去除由大分子量的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而对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李暮钱飞跃李欣珏李新孙贤波刘勇弟
关键词:印染废水生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混凝硫酸镁分子量分布生物毒性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各类有机物在Fenton氧化过程中的去除效果被引量:11
2012年
考察了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时,不同因素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即[H2O2]∶[Fe2+]为6∶1,反应初始pH为4.0,H2O2和FeSO4的投加量分别为3.6 mmol/L和0.6 mmol/L,反应时间为30min,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52%和84%,ADMI7.6和稀释倍数表征的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和96%。通过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疏水性物质是引起色度的主要物质,所占比例以ADMI7.6表征时为92%,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53%。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对此水样中的非酸疏水物质和疏水酸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弱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去除率较低。
李新刘勇弟孙贤波徐宏勇钱飞跃李欣珏李暮
关键词:印染废水生化出水FENTON试剂氧化
回用水水质对棉织物染色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将模拟回用水代替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废水回用于染色工艺中,分别配制不同组成的模拟回用水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其对棉织物染色的各项染色牢度、色光、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组成的回用水对棉染色的各项牢度基本没有影响,仅对单色棉织物的耐汗渍牢度有一定影响;但回用水中的无机盐浓度对染单色的棉织物色光影响较大;COD、电导率和氨氮任意一个因素处于较大值时,均会对拼色棉织物的色光造成影响;采用不同组成的回用水对棉织物染色时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影响不大。
胡惠媛朱虹张绍栋邓丽君
关键词:回用水棉织物染色性能色光COD色度
O_3-内电解组合工艺处理高浓蜡染废水
2015年
采用O3-内电解组合工艺处理实际高浓蜡染废水,探讨了臭氧协同内电解处理蜡染废水中臭氧量、铁碳比、反应时间、p H值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量为12 g/L,p H值为5,铁碳体积比为1∶2,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95%,COD去除率达到了75%。
王亚晶李朝晖陈婉荣何鹏阮新潮
关键词:臭氧内电解
工业废水色度的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考察了浊度去除方法、pH及颜色对工业废水色度测定的影响,分析了稀释倍数与ADMI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45m滤膜过滤更适于去除色度测定前的浊度。当pH为6.0~9.0时,pH对色度的影响较小。此外,稀释倍数与ADMI值的相关性与颜色种类无关,稀释倍数=0.19×ADMI31(R^2〉0.991)。
钱飞跃孙贤波刘勇弟李暮李欣珏李新
关键词:色度工业废水
一体化膜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针对一种一体化膜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以间歇方式运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滤膜出水,该处理方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可实现自动化运行;当厌氧反应时长1.5 h、好氧曝气及出水时间共4 h、好氧阶段溶解氧3~4 mg/L、充水比0.33时,反应器中CODcr、氨氮、总氮、总磷、浊度的出水平均值分别为38.00 mg/L、2.82 mg/L、10.50 mg/L、0.39 mg/L和1.55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1%、83.5%、58.0%、81.3%和98.6%;反应器中形成大量高端营养级水平微生物种群,食物链长且相互交叉,呈明显的网状结构(食物网),能保证系统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杨小俊贾海涛蔡亚君蔡映杰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镍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镍掺杂的二氧化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X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结果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在550℃下煅烧的产物主要是锐钛型二氧化钛,镍的掺杂使得二氧化钛的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明显红移,且镍掺杂二氧化钛的粒度减小,团聚程度下降。以活性艳蓝KN-R为模型降解目标物,通过比较镍掺杂二氧化钛、纯二氧化钛以及标准P25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发现镍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当钛酸正丁酯/乙醇比为1:25;钛酸正丁酯/冰乙酸比为1:1;钛酸正丁酯/硝酸镍比为1 000:3;煅烧温度为550℃,煅烧时间为2 h时,镍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效率最高,达到73.3%。
阮新潮王文静艾锐金霄曾庆福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镍掺杂二氧化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