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70001)

作品数:14 被引量:73H指数:7
相关作者:杨建华邵会秋潘玲张盟包曙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太原市委讲师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欧亚草原
  • 4篇牌饰
  • 4篇青铜
  • 4篇考古
  • 3篇文化
  • 3篇文化交往
  • 3篇考古研究
  • 3篇交往
  • 2篇早期铁器时代
  • 2篇铁器
  • 2篇铁器时代
  • 2篇铜器
  • 2篇青铜时代
  • 2篇青铜文化
  • 2篇文化面貌
  • 2篇夏家店上层文...
  • 2篇墓葬
  • 2篇草原
  • 1篇东汉
  • 1篇东汉晚期

机构

  • 14篇吉林大学
  • 1篇太原市委讲师...

作者

  • 9篇杨建华
  • 7篇邵会秋
  • 3篇潘玲
  • 2篇张盟
  • 1篇包曙光

传媒

  • 6篇边疆考古研究
  • 3篇西域研究
  • 2篇考古
  • 2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北方文物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亚天山、费尔干纳与帕米尔地区的早期铁器时代研究——与新疆地区的文化交往被引量:2
2010年
天山七河、费尔干纳与帕米尔地区位于中亚的东部,与我国新疆接壤,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古代文化交往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这一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面貌以及它的发展演变。
杨建华张盟
关键词:早期铁器时代欧亚草原文化面貌牌饰文化交往
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空首斧的传布被引量:6
2011年
塞伊玛一图尔宾诺遗存(Seima-Turbino)是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考古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最早1912年塞伊玛墓地的发掘至今,很多学者对该类型遗存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然而由于早先的发掘是非专业的,对墓地本身破坏严重,随葬品都失去了出土位置等详细信息,而后来的发现也多为零星采集,少有完整的墓地资料发表,所以虽然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很长一段时间相关研究一直不能够深入。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学者切尔内赫对塞伊玛—图尔宾诺类型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塞伊玛—图尔宾诺跨文化现象的概念。近些年来的研究也都是在切尔内赫的成果基础之上进行的。最近,切尔内赫相关专著《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一书被译成中文,这为国内学者进一步了解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就是以此为基础。
邵会秋杨建华
关键词:空首青铜时代青铜文化
平洋墓葬再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平洋墓葬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是两处隔绰尔河分布的文化面貌相同的墓地——砖厂墓地和战斗墓地的统称,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4年发掘了这两处墓地,共发掘墓葬118座,并于1990年以《平洋墓葬》为名发表了两处墓地的发掘报告。发掘报告的作者根据总结出的陶器演变规律,将两处墓地的墓葬统一分为四期,认为墓地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2002年,笔者和林法先生主要根据对平洋墓葬出土的椭圆形双梁铜泡、金耳饰形制特点的分析。
潘玲
关键词:牌饰文化面貌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草原考古的几个问题——从库兹米娜《印度—伊朗人的起源》一书谈起被引量:1
2012年
爱莱娜·库兹米娜的著作《印度—伊朗人的起源》以考古学为基础,综合了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和人种学等大量的相关资料,给读者展示出了公元前2千纪草原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动态画卷。本文对书中的主要成果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对安德罗诺沃文化联合体和安德罗诺沃的扩张、畜牧文化向游牧文化的转变、草原青铜文化的绝对年代与碳十四测年、印度—伊朗人与吐火罗人四个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邵会秋
关键词:青铜时代
略论秦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收集了中国境内的花格剑与三叉护手剑;并分析了它们的形制、年代以及与欧亚草原的联系;揭示了秦文化在中国北方的花格剑的东西向东传播以及西北文化向西南扩散过程中的传承作用;除了秦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秦文化所具有的西北方文化的特质,才使得秦文化能够接纳这些具有北方文化因素的短剑,并加以改造后传播开来。
杨建华
关键词:秦文化
欧亚草原与中国新疆和北方地区的有銎战斧被引量:10
2013年
对欧亚草原各地流行的有銎战斧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发展和传播进程,可以揭示出汉代以前中国新疆和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的联系。有銎战斧分欧洲与亚洲两个传统,新疆正是这两种战斧交汇的地区。中国的北方和中原地区是亚洲传统战斧起源的重要区域,中原的战斧是通过北方地区对亚洲草原间接地产生影响。
邵会秋杨建华
关键词:欧亚草原
朝阳袁台子甲类墓葬的年代和文化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2010年新出版的发掘报告《朝阳袁台子——战国西汉遗址和西周至十六国时期墓葬》,详细发表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辽宁朝阳袁台子村附近的城址和墓葬的发掘资料④。发掘报告将袁台子村附近的王坟山等地的162座墓葬划分出十类墓葬,其中甲类墓有6座,集中分布于王坟山的南坡,即王坟山墓地的南小区,编号分别为M121、M122、M123、M125、M126、M129。发掘报告将这6座墓葬断代为西周早、中期,认为它们是袁台子年代最早的墓葬,是年代早到西周时期的凌河文化墓葬。凌河文化即过去学界所划分出的“凌河类型”遗存,其早期遗存的年代,
潘玲于子夏
关键词:文化因素墓葬西周时期十六国时期
商文化对中国北方以及欧亚草原东部地区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的研究表明,早商时期是中原与北方文化的结合时期。从晚商时期开始北方青铜器兴起,并向外传播到达了蒙古和米努辛斯克等地,而商文化高超的青铜器制造技术是中国北方青铜器兴起的重要原因。在西周初年,草原文化的兴起又影响到了中国北方地区,这些交往形成了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冶金区,这也是后来匈奴联盟的基础。
杨建华邵会秋
关键词:商文化欧亚草原
新疆苏贝希文化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苏贝希文化是新疆早期铁器时代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该文化遗存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发现,其命名是由陈戈先生提出的,迄今为止经过调查和发掘的遗址和墓葬多达50余处,从已有的发现看,苏贝希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博格达山南北两侧山前地带或山谷间(图一)。
邵会秋
关键词:文化性质竖穴墓
阿尔然大墓在欧亚草原早期铁器时代的作用——兼论中东部文化的分界被引量:2
2012年
欧亚草原在公元前1千纪开始逐渐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经济形态由畜牧经济转为更加专门化的游牧经济,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这种经济类型一直保存到当代。游牧经济在草原的全面普及是在公元前7世纪以后。伴随这种新的技术与生业类型,物质文化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这种文化面貌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所记载的斯基泰人的生活习俗,所以这个时代又被叫做斯基泰时代。
杨建华张盟
关键词:欧亚草原早期铁器时代动物纹夏家店上层文化牌饰玉皇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