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7ZD09)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江勇王瑞旋彭文姜敬哲苏亚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杂色鲍
  • 2篇学成
  • 2篇血蓝蛋白
  • 2篇弧菌
  • 2篇花木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哈维氏弧菌
  • 1篇血细胞
  • 1篇溶菌活力
  • 1篇软体动物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抗菌活力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氧
  • 1篇发育分析

机构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医院

作者

  • 5篇王江勇
  • 3篇王瑞旋
  • 2篇吉腾飞
  • 2篇姜敬哲
  • 2篇彭文
  • 2篇田晋
  • 2篇苏亚伦
  • 1篇苏友禄
  • 1篇杨建波
  • 1篇刘广锋
  • 1篇杨啊晶
  • 1篇丁雪娟
  • 1篇孙秀秀
  • 1篇冯娟
  • 1篇郭志勋
  • 1篇张微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南方水产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杂色鲍血细胞免疫特点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感染病毒后血细胞总浓度呈现上升趋势,颗粒细胞与无颗粒细胞浓度与百分比均呈现不同的变化;感染鲍抗菌活力在第24h时最高,说明病毒感染刺激病鲍血细胞产生抗菌活性,第36h时的抗菌活力大大下降;感染鲍在第6h时,溶菌活力大大下降,且一直持续至36h;血细胞内的活性氧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受感染的血细胞出现细胞器空泡化和分解。说明病毒感染对杂色鲍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非常明显。
王江勇郭志勋冯娟王瑞旋
关键词:病毒感染溶菌活力活性氧
软体动物血蓝蛋白的结构和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类物种,种类繁多,体制差异大。它们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也具有多样性,尤其是体内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差别很大,分别为血蓝蛋白和血红蛋白。血蓝蛋白主要分布于头足纲。
彭文王江勇
关键词:软体动物血蓝蛋白免疫功能
万花木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万花木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制备薄层,对万花木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反复色谱分离;采用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万花木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6-烯-19-羧基贝壳杉烷(1),16α,17-二羟基贝壳杉烷(2),16-烯-19,20-贝壳杉烷型内酯(3),16-烯-6,19-贝壳杉烷型内酯(4),3β,19-二羟基-16-烯贝壳杉烷(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徐芳赵军田晋苏亚伦吉腾飞
关键词:化学成分
万花木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对菊科蚂蚱腿子属植物万花木(Myripnois dioica Bunge)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柱层析对万花木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反复色谱分离,从中分得15个化合物,并采用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阿魏酸(1)、木栓酮(2)、木栓醇(3)、1-无羁萜烯-3-酮(4)、3-乙酰基齐墩果酸(5)、1-无羁萜烯-3-醇(6)、3α-乙酰基木栓醇(7)、槲皮素(8)、5,7,3′,4′-四羟基黄烷酮(9)、花旗松素(10)、ixerin A(11)、14-oxomelampolide(12)、ainsliaside B(13)、β-谷甾醇(14)和β-胡萝卜苷(1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田晋王伟杨啊晶王彦改杨建波苏亚伦吉腾飞
关键词:化学成分
理化因子对杂色鲍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部分理化因子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最适温度34℃、最适pH6.4;铜离子(Cu2+)能极其显著增强血蓝蛋白的酚氧化酶活性,增强率为264%,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镁离子(Mg2+)和锌离子(Zn2+)则能极其显著地抑制其活性,EDTA的抑制效率最高,抑制率为52.8%,Mg2+和Zn2+的抑制率分别为27.8%和25%。钙离子(Ca2+)对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彭文姜敬哲王江勇丁雪娟
关键词:杂色鲍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
杂色鲍肌肉萎缩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近几年中国南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Reeve)养殖场频繁爆发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该病能感染各种规格杂色鲍,死亡率很高。病鲍症状主要表现为外套膜和内脏团萎缩、无生气,附着力下降,最终死亡。该试验从病鲍组织分离到1株优势菌WS,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健康杂色鲍有很强致病性,且与自然发病的杂色鲍症状相同。对菌株WS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最为接近。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1对通用引物扩增其16S rDNA序列片断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对比,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WS与弧菌属的V.harveyi[AY750577]聚为1个分支,且同源性达99.70%。综合上述3种鉴定结果,确定该菌为哈维氏弧菌。
王江勇孙秀秀王瑞旋苏友禄
关键词:杂色鲍哈维氏弧菌生理生化系统发育
哈维氏弧菌感染的杂色鲍全组织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3
2010年
提取了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ryi)感染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Reeve)总RNA,采用SMART方法合成双链cDNA,并用双链特异核酸酶进行均一化处理。割取0.5~1.0和1.0~3.0kb的片段分别连接pDNR-LIB并转化大肠杆菌(Esherichia coli),最终构建2种片段大小的杂色鲍全组织均一化cDNA文库。2文库库容均在2.5×105cfu.mL-1左右,PCR检测阳性重组率为100%。随机挑取200个克隆测序,获得高质量EST序列174条。组装后得到149条Unigenes,冗余率为14.37%。序列注释结果表明,有39条Unigene序列与已知基因高度相似。综上所述,文章所建cDNA文库质量良好,可以满足后续研究工作的需要。
姜敬哲张微王江勇王瑞旋刘广锋
关键词:杂色鲍CDNA文库哈维氏弧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