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TY006)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闫艺张怡王厚雷朱梅新赵凤霞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体育
  • 6篇少数民族
  • 6篇民族
  • 6篇传统体育
  • 4篇西北少数民族
  • 4篇民族传统
  • 4篇民族传统体育
  • 3篇体育文化
  • 2篇民族地区
  • 2篇传承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地区
  • 1篇新疆民族传统...
  • 1篇新疆少数民族
  • 1篇人类学视域
  • 1篇社科
  • 1篇社科基金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体育
  • 1篇体育公共服务

机构

  • 8篇石河子大学
  • 5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闫艺
  • 3篇张怡
  • 2篇张新辉
  • 2篇朱梅新
  • 2篇赵凤霞
  • 2篇王厚雷
  • 1篇王强
  • 1篇周成林
  • 1篇熊飞

传媒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四川体育科学
  • 1篇福建体育科技
  • 1篇吉林体育学院...
  • 1篇体育学刊
  • 1篇辽宁体育科技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军事体育进修...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民族体育类课题研究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对1997~2011年民族体育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数量、立项单位、研究主题、命题特征及与“指南”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体育类课题立项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立项单位均为高校,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课题立项与历年“指南”密切相关,研究主题集中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对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功能等方面,注重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仍有很多领域的研究尚显薄弱,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启发与借鉴,同时建议“指南”适当引导,支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考虑多民族省区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
张怡周成林王厚雷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国家社科基金
刁羊运动的变迁被引量:2
2012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个案法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刁羊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刁羊运动项目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场地器材、竞赛规则、运动技术、比赛形式、主体的思维意识、功能等方面,刁羊运动的变迁对发展和传承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闫艺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新疆独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出北疆、南疆和东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间的不同特征,是各民族体育文化在不断发生碰撞冲突而又相互汲取与融合、继承与弘扬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一体的地域性体育文化。
张新辉赵凤霞朱梅新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该文通过选取一系列反映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典型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优化的TOPSIS方法对2009年8个西部民族地区省区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作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财力的非均等化仍然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大障碍;群众体育组织和效果是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西部民族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为此,要继续加大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投入,努力构建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朱梅新熊飞
关键词: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TOPSIS法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传承的最佳路径;"社会市场化"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自然选择";城市旅游景点式"发展模式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传承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佳方式;"民俗节庆式"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式;"民运会"发展模式是保证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制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闫艺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西北少数民族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3年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概况、民众参与原因、参加动机、开展时间和传承情况。认为发展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推广;培养民众参与的意识,把体育项目融入到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和健身活动中;根植于学校体育教学,并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场地、经费的投入;培育少数民族体育消费市场,促进少数民族体育科学化、产业化、社会化。
闫艺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传承
历史人类学视域下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变过程、流变内容、流变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是一个渐进的从解构到重构的过程,即在原始社会时期产生萌芽,到奴隶社会时期发展成型,在封建社会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近代时期发展得较为缓慢,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的主要内容分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流变。器物层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流变、场地器械流变、古典文献书籍和文物流变;制度层面包括体育运动规则流变、运动技术流变、管理体制流变;精神层面包括运动主体意识流变、价值观念流变和民族心理流变。流变的客观因素是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类型、项目的不平衡性、地域的不平衡性;流变的主观因素是运动主体的文化意识、冲突与融合、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闫艺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传承的最佳路径;"社会市场化"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自然选择;"城市旅游景点式"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发展的最佳方式;"民俗节庆式"发展模式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式;"民运会"发展模式是保证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制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闫艺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新疆多民族地区群众体育政策导向及组织开展现状被引量:5
2013年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疆10个地区的6个民族群众体育政策导向及组织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级政府一贯关怀和重视新疆多民族地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政策有利于促进新疆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但群众体育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组织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结构差异明显,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建议依据各民族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群众体育政策,完善群众体育政策执行与监控机制,加强组织建设及提高体育组织管理人员服务质量,积极筹措体育活动经费,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王厚雷张怡王强闫艺
关键词:多民族群众体育
新疆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的恢复与构建被引量:2
2011年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体育革命,建立了人与自然、体育和谐发展的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新理念。结合恢复生态学的前沿认识,把生态构建作为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恢复的新视点,提出重构和谐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为现代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寻找可靠路径。
赵凤霞张新辉张怡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体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